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研究,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研究,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研究,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是2018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仲偉、閔緒國、魏鋼。

基本介紹

  • 書名: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研究,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 作者:徐仲偉、閔緒國、魏鋼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 頁數:323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26014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網路社會公德是社會成員在使用網路過程中或者從事與網路有關的社會生活中逐步建立並遵守的共同社會公共道德要求和道德規範。網路社會是現實社會在網路中的延伸、反映和再現,但網路社會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並與現實社會有十分緊密的聯繫。網路社會公德建設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大量的有關社會調查反映出我們當前的網路社會公德建設充滿著許多的矛盾和問題,而且遠沒有達到應有的建設目標。網路社會公德建設具有特定的內涵和特徵,網路社會公德建設應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帶領,堅守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原則,抓好網路社會公德主體的建設,形成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有效的載體,找準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有效途徑與有利措施,形成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構建起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自律與他律機制,從而有力地推進我國網路社會公共道德的建設。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社會公德理論和實踐問題
一、道德與社會公德的理論及其歷史演進
(一)道德與社會公德的內涵
(二)道德與社會公德理論的歷史演進
二、國外社會公德研究的現狀
(一)國外社會公德理論研究的特點
(二)國外社會公德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國外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研究的主要觀點
三、我國社會公德研究和社會公德建設的現狀
(一)我國的社會公德研究
(二)我國社會公德建設的現狀
第二章 網路社會的形成及其公德建設的意義
一、網路社會的形成及其特徵
(一)網路社會的形成
(二)網路社會的特徵
二、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關係
(一)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的統一性
(二)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的差異性
三、網路社會主體構成
(一)網民
(二)網路群體和網路組織
四、網路社會的矛盾
(一)網路社會的基本矛盾
(二)網路社會的基本矛盾對其他矛盾的影響
(三)正確應對網路社會中的矛盾衝突
五、網路社會公德的失范問題
(一)網路內容失范
(二)網路知識侵權問題
(三)網路誠信問題
六、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意義
(一)網路社會公德建設是現實社會公德建設的拓展和深化
(二)網路社會公德建設引導社會良性有序發展
第三章 網路社會公德的內涵和特徵
一、網路社會公德的內涵界定
(一)關於社會公共道德
(二)網路社會公德概念的界定
二、網路社會公德與傳統社會公德
(一)網路社會生活與傳統社會生活的關係
(二)網路社會公德與傳統社會公德的一致性
(三)網路社會公德與傳統社會公德的差異性
三、網路社會公德的標準
(一)網路社會公德標準應該以傳統社會公德為基礎
(二)網路社會公德標準應該符合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則
(三)網路社會公德標準應該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四、網路社會公德的特徵
(一)網路社會公德具有普適性
(二)網路社會公德具有自主性
(三)網路社會公德具有自律性
(四)網路社會公德具有開放性
……
第四章 網路社會生活對社會公德建設的影響
第五章 我國網民網路社會公德狀況的調查
第六章 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第七章 網路社會公德主體的建設
第八章 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載體和措施
第九章 網路社會公德建設的他律自律機制與環境建設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