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祭奠

網上祭奠

所謂網上祭奠,就是廣大用戶通過在網際網路上為逝去的親友建立網上紀念堂或者網上墓地,並在其親友的重要日子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祭奠,藉以追思,悼念和懷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上祭奠
  • 方式:網際網路
  • 推出時間:2007年清明節
  • 舉辦部門:民政部
  • 類型:文明祭祀方法
  • 特點:便捷性,永久性,環保性
提倡,意義,特點,便捷性,永久性,民眾接受,

提倡

民政部在2007年清明節前下發《民政部關於做好清明節期間民眾祭奠活動相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第二條<倡導新風,推動形式多樣的文明祭祀活動>中明確指出,推廣“家庭追思會”、“網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法。
“最美司機”吳斌網墓(中國祭奠網)“最美司機”吳斌網墓(中國祭奠網)

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這不僅發揚了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釋放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寄託哀思的平台。網上祭奠平台可把先人的文字資料及圖像和聲像資料永久保存下來,隨時隨地可讓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現眼前,讓子孫萬代了解祖輩的光榮與夢想。當失去親人時,我們會感到恐慌、孤單、無助,甚至有種想追隨逝者而去的衝動,給失去親人的朋友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也讓眾多失去至親的朋友打消了這個念頭。網上祭奠這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祭奠方式,可以滿足人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需要。他們可以每天為遠在天堂的親人獻上鮮花、飯菜和衣物,並和他們訴說心裡話。同時,有這樣一個平台讓他們敞開心扉訴說,也減少了一些朋友因失去親人造成心理疾病。
據調查,美國每年平均死亡人數是180萬,其中4萬人採用網上墓地安葬,我國目前每年去世人口約為840萬,並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還會增加。在中國推廣和發展“網上掃墓”,實際上有利於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網上墓地的盛行,將是中國人對傳統火葬、樹葬、土葬等殯葬形式 的一次全面革新。

特點

便捷性

現代人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加上生活節奏繁忙,不可能在每年的清明節、重陽節等祭祖日子親臨現場祭掃。網路祭奠平台可讓用戶可突破時空的阻隔,實現全天候、全球化的緬懷、祭掃。用戶可隨時隨地在網路平台上對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滿足“日思夜念”願望。
“最美司機”吳斌網上紀念館(中國祭奠網)“最美司機”吳斌網上紀念館(中國祭奠網)

永久性

儘管許多家庭都有家譜,但是人們只能從家譜中獲得簡單的信息。網路祭奠平台可把先人的文字資料及圖像和聲像資料永久保存下來,隨時隨地可讓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現眼前,讓子孫萬代了解祖輩的光榮與夢想。
環保、安全、節約
據報導,我國一些大城市每年清明節祭祖費都超過千萬元,燃燒紙品引發的火災所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網路祭掃這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拜祭方式,既滿足人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需要,又可以避免上述問題。
方便、快捷,不受時空的限制,容易祭奠。
綠色、低碳:用鮮花和音樂代替了現實中煙霧繚繞的香、燭、煙火等,實現低碳環保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文明、和諧:通過網際網路,方便了旅居各地的親朋好友增強溝通和交流。

民眾接受

目前來說網上祭奠網上掃墓還並未被大眾人群所接受,尤其是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他們甚至還不熟悉網路,更無法相信接受這種祭奠方式可以取代傳統。這跟中國人民傳統觀念有巨大的聯繫,認為身切感愛、掃墓上墳這才是行孝義。當然,網上祭祀也只是延伸和彌補現實掃墓祭奠的不足,很多人群因事未能如期掃墓看望故人,這樣就有了一個行動表達思念的平台。用戶可以不受現實的約束,在網上給故人建墓,記錄逝者的生前故事。在網上祭奠系統中也可以給逝者行禮、獻花、上供品、點燭上香等掃墓操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