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綪”是一個字,讀音是qiàn,一種赤色的絲織品,也說青赤色,古書上說的一種染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綪
  • 拼音: qiàn
  • 總筆畫:14
  • 部首:糹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基本信息

綪 qiàn
部首筆畫
部首:糹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4
五筆86:XGEG 五筆98:XGEG 倉頡:VFQMB
筆順編號:55444411212511 四角號碼:259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DAA
基本字義
1. 一種赤色的絲織品。
2. 青赤色。
3. 古書上說的一種染草。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糸( mì),青聲。本義:青赤色絲織品)
2. 同本義 [black-red silk]
綪,赤繒也。以茜染,故謂之綪。——《說文》
3. 又如:綪畫(在紅色繒帛上的彩繪)
4. 用於人名
綪 qīng
基本字義
1. 淺碧色。
綪 zhēng
基本字義
1. 屈曲。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糹字部】綪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倉甸切,音蒨。《說文》綪,赤繒也。以茜染,故謂之綪。《廣韻》靑赤色。《左傳·定四年》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注》綪茷,大赤,取染草名也。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淺碧色。 又《廣韻》側莖切《集韻》甾莖切,𠀤音爭。䋫或作綪。《儀禮·士喪禮》陳襲事於房中,西領南上不綪。《注》綪讀為䋫,屈也。江沔之閒謂縈收繩索為䋫。《禮·玉藻》齊則綪結佩而爵韠。《注》綪,屈也,結又屈之。《史記·楚世家》綪繳蘭台。《注》縈也。
考證:〔《儀禮》陳襲事於房中,而領南上不綪。〕 謹照塬文而領改西領。

說文解字

【卷十叄】【糹部】綪
赤繒也。從茜染,故謂之綪。從糹靑聲。倉絢切
赤繒也。定四年左傳。分康叔以綪茷。茷卽旆也。杜曰。綪,大赤。取染草名也。襍記注作蒨旆。蒨卽莤也。㠯莤染故謂之綪。莤者,茅蒐也。韋部又曰。茅蒐染韋。一入曰韎。然則必數入而後謂之綪。今不得其詳矣。莤與綪合韻而同音。故莤染謂之綪也。從糹。靑聲。倉絢切。古音在十一部。莤在十叄部。以雙聲合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