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金墉堤

據文物專家介紹,金墉堤始建於清道光十二年,是原綦江縣城一道防洪工程。該堤是綦江清代道光縣令鄧仁坤在任時修建,命名“金墉堤”意為大堤固若金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綦江金墉堤
  • 建於:清道光十二年
  • 任時修建:鄧仁坤
  • 意為:大堤固若金湯
簡介,歷史發展,

簡介

綦江整治河濱工程時,施工人員挖出一塊古石碑。石碑上陰刻的“金墉 堤”三個大字清晰可見,旁書“綦河自黔匯眾而下,直衝城南。每當夏潦湍急,堧坼善奔,非厚布之堤以防射訊,而城不可規,民不免患,爰揆勢度址,自南而東,砌如城式,中填土石……”記載了180年前“金墉堤”修建的全過程。

歷史發展

《清史稿》載,鄧仁坤出生於湖南武岡,道光五年,年僅15歲的他說服父親,頂替逝世的兄長參加朝考,後歷任綦江、梁山、江油、洪雅、富順等地知縣,官至江西督糧道。
綦江當地縣誌記載,當時,地處川黔要衝的綦江,縣令已經空缺年余,主事的師爺勾結賊人,為非作歹,加之綦河年年漲水,百姓苦不堪言。16歲的鄧仁坤任綦江縣長,人稱“娃娃縣太爺”。
鄧仁坤上任後提出修建堤壩防洪,卻遭到當地大戶阻撓,認為破壞了風水。鄧仁坤智斗土豪劣紳,同時號召大戶捐助。鄧仁坤率先垂範,當場捐出5000兩銀票。經過全縣人民的努力,在夏季洪水到來之前,一條800多米長、10米高的大堤橫臥在河邊,擋住了咆哮而來的河水。
在綦江為官5年,鄧仁坤做了很多好事,後來調任富順縣任縣令,綦江鄉民撐起萬人傘,設宴為他送行,酒宴席從縣衙門大堂一直擺到綦河邊。他離開時,綦江鄉民上千人跟在鄧仁坤的車轎後面跑,依依不捨,送出十餘里。
目前,金墉堤已是綦江重點保護的文物,是綦河邊靚麗的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