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資本:中國新能源行業透視

綠色資本:中國新能源行業透視

《綠色資本——中國新能源行業透視》收錄了苗連生、陳榮華、王傳福等17位新能源企業領袖人物有關新能源行業發展和未來戰略的訪談,用對話的形式對綠色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歸納總結和前瞻性分析,並對國內製造業的綠色發展戰略給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 《綠色資本——中國新能源行業透視》適合新能源企業、家電企業和其他行業企業管理人員、市場行銷人員,以及對新能源行業有興趣的風險投資機構、行業分析師、諮詢顧問和相關研究學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資本:中國新能源行業透視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5316112, 9787115316110
  • 作者:博鋒 池小紅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與國家推行的“美麗中國”戰略相一致,將受到更多政策利好的影響;
收錄多篇領袖級企業創始人的精彩論述,對於行業內的企業管理者有較大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博鋒,上海極品策略品牌行銷策劃機構CEO、歐洲經濟論壇亞太區顧問、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客座教授。曾在多家世界百強跨國公司和中國領袖企業任品牌總監、行銷總監、合資公司總經理等高職。曾獲“亞洲品牌貢獻獎”,是第11屆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活動策劃人之一、亞洲品牌管理學會高級研究員、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年創業導師。近十年持續從事中國新能源產業啟蒙工作。系統實踐總結了“品牌稀缺價值理論”。累計發表《品牌戰略》等論文1000餘篇。系列經典企劃案例被收入中國高校文科教材以及國內外100餘部企劃作品。已出版《名牌之路》、《行銷標桿》、《思想》等作品。
池小紅,《亞洲新能源》雜誌主編,新能源行業獨立觀察家,資深經濟人文傳播學者、企業文化傳播學者和公共關係顧問。多年來一直從事品牌文化、企業文化、新聞傳播、危機公關、大型社會活動的策劃工作。現從事公司“首腦經濟”的系統研究。已出版《影響》、《行銷標桿》、《思想》等作品。

圖書目錄

第1章中國光伏產業的燕趙俠士——苗連生的綠色資本觀
第2章公益彰顯大品牌力量——陳榮華的綠色資本觀
第3章從拆解技術到整合資源的蛻變——王傳福的綠色資本觀
第4章多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的幕後推手——朱慶國的綠色資本觀
第5章品牌,最受尊重的資產——李駿的綠色資本觀
第6章中國空氣能產業的旗手——方建軍的綠色資本觀
第7章以和興企,有容乃大——范朝洪的綠色資本觀
第8章太陽能也在“修德”——程翠英的綠色資本觀
第9章地球,綠色為金——蔣鐘偉的綠色資本觀
第10章以優雅淡定的姿態做空氣能——葉萍的綠色資本觀
第11章道法自然,德行天下——黃道德的綠色資本觀
第12章技術領袖的經營哲學——殷建平的綠色資本觀
第13章做基業長青的事業——何啟強的綠色資本觀
第14章大舍與大予——王天舒的綠色資本觀
第15章用心做事業、做品牌、做人——梅建中的綠色資本觀
第16章孝道、商道——葉世樂的綠色資本觀
第17章新能源,重構中國製造競爭力——博鋒的綠色資本觀

序言

隔著太平洋,收到《綠色資本》一書的樣稿,儘管每章節的英譯稿只有一部分,但我還是了解了作者寫這本書的意圖,另外,通過本書我還了解到中國新能源的概況,以及一些十分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
作為一個地道的美國人,我很早就領略到了中國製造的強大規模和感染力。在離我家不遠的超市里,就擺滿了“中國製造”的和生活有關的所有產品。但我也為中國製造惋惜,低價已成了中國工業產品的代名詞,中國製造的產品目前只能在美國的超市和雜貨鋪里出售,如果想要賣個好價錢,只能隱藏在美國品牌的背後,這對那些歷盡千辛萬苦把產品生產出來再運到太平洋對岸的中國企業家來說,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在我認識的為數眾多的亞洲專業人士裡面,博鋒先生是極其優秀的一個,不僅在於他硬朗的外表和優雅的風度,更多的是他對產業經濟理論的領悟,對新能源產業成長趨勢的洞察力和戰略分析能力。他從不拘泥於技術,但能把技術的整體趨勢和社會商業化套用的趨勢結合起來。早在2007年,當太陽能光熱產品風起雲湧地在中國農村市場興起時,我就注意到博鋒先生的觀點,他呼籲中國工廠著重考慮平板太陽能進入城市建築一體化的套用。四年後,他的觀點被現實應驗,這完全得益於他在中國、德國、日本的大型企業長期擔任市場行銷工作時的積累和思考力,還有他對中國產業經濟競爭力持續20年的深度思考。
基於當前流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觀點,我很認同博鋒先生的理論,他倡導建立品牌“稀缺價值”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內涵就是通過品牌靈魂獲得經營的溢價,這對大量靠低價格生存的中國企業來說具有革命性的啟迪意義。
我欣賞博鋒和他的極品策略團隊,以及他們對工業革命進化歷史的了解與前瞻洞察力。據我了解,極品策略機構從2004年開始正式介入中國新能源產業,當然,他們涉及的是充分市場化的產業,如太陽能、熱泵產業。充分市場化的產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參與競爭,競爭的結果不是做低產業價值,而是提高產業投資價值。提升產業投資價值的措施有很多種,但以下幾項原則已成為共識。
第一,擴大這個產業的影響力,能夠給社會創造充分的價值。
第二,鼓勵產業創新,新能源產業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第三,一個新興產業的形成和壯大,也正如博鋒先生的觀點,需要一批品牌群來支撐,而不是靠價格群來支撐,因為品牌可以獲得社會的綜合關注。
作為一個能源管理與套用的專業人士,我非常關注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進展。我先後三次到中國觀摩、學習中國能源產業。
期待著《綠色資本》被引進到美國出版,因為這本書可以讓更多的美國同行了解大洋彼岸神秘的中國,了解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一批具有創新意志的企業家。
詹姆斯·弗里奇,美國科諾爾能源管理公司CEO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2012。12。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