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製造與再製造概論

綠色製造與再製造概論

《綠色製造與再製造概論》是2018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延海、梁秀兵、周峰。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製造與再製造概論
  • 作者:程延海、梁秀兵、周峰 
  • ISBN:9787030579263 
  • 頁數:216頁
  • 定價:80.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發展先進綠色製造技術與產品,突破製造業綠色產品設計、環保材料、節能環保工藝、綠色回收處理等關鍵技術,強化製造核心基礎件和智慧型製造關鍵基礎技術,支撐製造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製造業及工科高等教育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亟需研究的課題。
《綠色製造與再製造概論》總結作者近些年的研究成果。第1章介紹循環經濟和綠色製造的內涵。第2章介紹綠色設計的基本概念、關鍵技術和主要方法以及綠色設計評價體系。第3章提出清潔生產的定義、內涵和內容,闡述清潔生產審核的原則和程式。第4章論述再製造工程基礎,指出再製造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第5章論述電刷鍍和化學鍍的基本原理、工藝方法、技術特點、鍍層性能、分類和套用。第6章論述再製造表面覆層技術。第7章介紹3D列印快速成型技術、3D金屬列印的優點、分類以及重點套用。第8章介紹典型產品再製造工藝與技術。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循環經濟及其內涵 1
1.1.1 循環經濟的定義 1
1.1.2 循環經濟的內涵 1
1.2 循環經濟的特徵與原則 2
1.2.1 循環經濟的特徵 2
1.2.2 循環經濟的原則 4
1.3 綠色製造及其目的和意義 5
1.3.1 綠色製造的目的 6
1.3.2 綠色製造的意義 6
1.3.3 實施綠色製造的必要性 9
1.4 綠色製造的研究內容 12
1.4.1 綠色製造的理論體系和總體技術 13
1.4.2 綠色製造的專題技術 13
1.4.3 綠色製造的支撐技術 14
1.5 綠色製造的發展趨勢 15
1.5.1 綠色製造技術的巨觀發展趨勢 15
1.5.2 機電產品綠色設計與製造的發展趨勢 17
1.5.3 綠色製造研究的科學價值和套用前景 17
參考文獻 18
第2章 產品綠色化及其評價 19
2.1 綠色設計的基本概念 19
2.1.1 綠色設計的提出 19
2.1.2 綠色設計的需求 19
2.1.3 綠色設計的定義 22
2.2 綠色設計的關鍵技術 23
2.2.1 綠色材料及其選擇 23
2.2.2 拆卸技術 25
2.2.3 回收技術 28
2.2.4 綠色設計資料庫和知識庫 31
2.2.5 綠色設計工具及其開發 33
2.3 綠色設計的主要方法 35
2.3.1 生命周期設計方法 36
2.3.2 並行工程方法 39
2.3.3 系統設計法 42
2.3.4 模組化設計法 42
2.3.5 基於綠色準則的設計 44
2.4 綠色設計評價體系 46
2.4.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原則 46
2.4.2 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 47
2.4.3 質量目標 48
2.4.4 職責與許可權 48
2.4.5 編制企業體系檔案 48
2.4.6 綠色設計評估程式 49
2.4.7 結論 49
2.5 綠色產品的定義及特點 49
2.5.1 綠色產品的定義及內涵 49
2.5.2 綠色產品的特點 52
2.6 產品綠色度評價原則與指標體系 53
2.6.1 產品綠色度定義 53
2.6.2 產品綠色度評價原則與指標體系 53
參考文獻 55
第3章 清潔生產 57
3.1 清潔生產的提出及必要性 57
3.1.1 清潔生產的背景與提出 57
3.2 清潔生產的定義及主要內容 59
3.2.1 清潔生產的定義 59
3.2.2 清潔生產的內涵 60
3.2.3 清潔生產的內容 61
3.3 清潔生產審核 62
3.3.1 什麼是清潔生產審核 62
3.3.2 清潔生產審核原則 63
3.3.3 生產活動分析與清潔生產審核程式 63
參考文獻 69
第4章 再製造工程基礎 70
4.1 再製造概述 70
4.1.1 再製造工程的定義 70
4.1.2 再製造在產品全壽命周期中的地位 71
4.1.3 裝備再製造與裝備維修及再循環的關係 71
4.1.4 再製造的主要特徵 73
4.1.5 再製造工程的學科體系 74
4.1.6 再製造工程的關鍵技術 74
4.1.7 再製造工程的質量控制與技術設計 75
4.1.8 再製造國內外發展現狀 76
4.2 再製造過程 83
4.2.1 再製造逆向物流 83
4.2.2 再製造拆解 86
4.2.3 再製造清洗工藝與技術 89
4.2.4 再製造損傷評價與壽命評估技術 94
4.2.5 再製造成形加工技術 97
4.2.6 再製造裝配技術 100
4.2.7 綠色製造與再製造 101
4.2.8 再製造標準體系 103
4.3 可再製造性分析 105
4.3.1 可再製造性概念及影響因素 105
4.3.2 可再製造性定性評估 106
參考文獻 107
第5章 再製造表面鍍層技術 109
5.1 電刷鍍技術 109
5.1.1 概述 109
5.1.2 電刷鍍技術工藝 110
5.1.3 電刷鍍層的性能 111
5.1.4 納米複合電刷鍍技術 113
5.1.5 電刷鍍技術的主要套用 120
5.1.6 電刷鍍技術展望 121
5.2 化學鍍技術 124
5.2.1 概述 124
5.2.2 鍍層基本工藝 124
5.2.3 鍍層表面形貌 127
5.2.4 鍍層成分 128
5.2.5 鍍層沉積速度 130
5.2.6 結構形態分析 133
5.2.7 熱穩定性分析 134
5.2.8 顯微硬度 137
5.2.9 耐腐蝕性 138
5.2.10 表面自由能 140
5.2.11 抗垢性能 143
5.2.12 化學鍍套用 146
參考文獻 146
第6章 再製造表面覆層技術 148
6.1 噴塗技術 148
6.1.1 概述 148
6.1.2 噴塗工藝流程及特點 156
6.1.3 噴塗材料 157
6.1.4 噴塗設備 158
6.1.5 噴塗技術的套用與展望 167
6.2 堆焊技術 168
6.2.1 概述 168
6.2.2 堆焊技術工藝特點 173
6.2.3 堆焊材料 174
6.2.4 堆焊設備 176
6.2.5 堆焊套用及發展趨勢 177
6.3 雷射熔覆技術 179
6.3.1 概述 179
6.3.2 雷射熔覆工藝流程及特點 186
6.3.3 雷射熔覆材料 188
6.3.4 雷射熔覆設備 196
6.3.5 雷射熔覆技術的套用與展望 204
參考文獻 208
第7章 再製造3D列印技術 210
7.1 3D列印技術概述 210
7.1.1 3D列印技術的定義 210
7.1.2 3D列印技術的產生與興起 211
7.1.3 3D列印技術的原理 213
7.1.4 3D列印再製造及其流程 214
7.2 3D列印技術分類 215
7.2.1 光固化成形技術 216
7.2.2 熔融沉積成形技術 217
7.2.3 選擇性雷射燒結技術 218
7.2.4 分層實體製造技術 219
7.2.5 三維印刷技術 220
7.2.6 無模鑄型製造技術 221
7.2.7 直接金屬沉積技術 222
7.3 3D金屬列印技術 222
7.3.1 雷射工程化淨成型技術 223
7.3.2 雷射選區熔化技術 224
7.3.3 電子束選區熔化技術 225
7.3.4 電子束熔絲沉積技術 227
7.3.5 等離子熔積成形技術 227
參考文獻 229
第8章 再製造典型產品工藝與技術 230
8.1 再製造技術選擇 230
8.2 典型車輛再製造 231
8.2.1 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的現狀分析 231
8.2.2 汽車發動機再製造 233
8.3 典型礦山機械再製造 238
8.3.1 礦山機械行業現狀 238
8.3.2 礦山機械產業生產工藝與技術特點 240
8.3.3 礦山機械再製造典型部件及處理技術 247
8.3.4 礦山機械再製造 250
8.4 典型冶金設備再製造 255
8.4.1 冶金行業分析 255
8.4.2 典型冶金裝備再製造 256
8.5 盾構機再製造 258
8.6 風機葉輪再製造 259
參考文獻 2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