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管理

綠色管理

綠色管理(Green Management)就是將環境保護的觀念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它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過程,要求在企業管理中時時處處考慮環保、體現綠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管理
  • 外文名:Green Management
  • 類別:管理方式
  • 原則:研究、消減
基本特點,實施原則,5R原則,全程控制原則,雙贏原則,保護性原則,實施對策,建立企業文化,制定管理戰略,發展組織結構,實行綠色設計,進行綠色採購,研究綠色技術,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綠色行銷,開發綠色投資,實行綠色會計,執行綠色審計,推行意義,

基本特點

與傳統的其他管理理念相比,綠色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綜合性。綠色管理是對生態觀念和社會觀念進行綜合的整體發展。
(2)綠色管理的前提是消費者覺醒的“綠色”意識。
(3)綠色管理的基礎在於綠色產品綠色產業
(4)綠色標準及標誌呈現世界無差別性

實施原則

5R原則

可概括為“5R”原則:
(1)研究(Research)。將環保納入企業的決策要素中,重視研究企業的環境對策。
(2)消減(Reduce)。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或消除有害廢棄物的排放。
(3)再開發(Reuse)。變傳統產品為環保產品,積極採用“綠色標誌”。
(4)循環(Recycle)。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處理,循環利用。
(5)保護(Rescue)。積極參與社區內的環境整治活動,對員工和公眾進行綠色宣傳,樹立綠色企業形象。

全程控制原則

企業大多只注重於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而對產品在發揮完使用功能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則缺乏相應的管理。因此,實施以產品為龍頭,面向全過程的管理是綠色管理的原則之一。

雙贏原則

即在處理環境與經濟的衝突時,必須追求既能保護環境,又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方案。這就是經濟與環境的雙贏,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時這一原則表現為彼此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的相互做出的一定程度的妥協,而不是雙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

保護性原則

實施綠色管理的企業,不但應該做到自身不破壞環境,而且應該向企業的員工和社會公眾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積極參與社會和社區內各種環境整治的活動,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起綠色企業的良好形象。

實施對策

建立企業文化

綠色企業文化是企業及其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為全體職工認同、遵循,具有企業特色的,對企業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對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及其與企業成長關係的看法和認識的總和,包括價值觀、行為規範、道德風尚、制度法則、精神面貌等,其中處於核心地位的是價值觀。綠色企業文化既是綠色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實施綠色管理的前提。

制定管理戰略

綠色經營戰略是企業根據企業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實現企業可持續成長的理念,結合外部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從總體上和長遠上考慮成長目標,明確成長方向,並制定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措施。制定綠色戰略是企業長期穩定、持續實施綠色管理,避免一朝一夕短期行為,使綠色管理變成企業成長有力、持續、不可缺少的推動力量的保證,是企業採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措施的綱領。

發展組織結構

綠色管理不僅需要全體職工有綠色意識,還需要有有形的具體的職能部門來履行綠色管理的職能,需要設定相應的計畫制定部門,執行部門,以及監督部門。例如,在企劃部門中設立綠色環保規劃處,綠色認證研究部門,設立產品質量環保成效監督部門,綠色產品研發部門,綠色技術研發部門,綠色市場開拓部門等,使企業形成一個綠色管理的網路。

實行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包括材料選購、生產工藝設計、使用乃至廢棄後的回收、重用及處理等內容,即進行產品的全壽命周期設計,要實現從根本上防止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產品及工藝對環境產生的副作用,並將其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或最終消除。

進行綠色採購

產品原材料的選擇應儘可能地不破壞生態環境,選用可再生原料和利用廢棄的材料,並且在採購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採用合理的運輸方式,減少不必要的包裝物等。

研究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貫穿於綠色生產的始終,是綠色生產的關鍵所在。企業應最大限度地研究並套用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有利於人類生存而使用的各種現代技術和工藝方法。

推行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綠色設計,綠色技術的綜合實施過程,也是綠色管理的重點。

發展綠色行銷

綠色行銷是企業綠色管理的一種綜合表現,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綠色產品、綠色價格、綠色渠道、綠色促銷等。

開發綠色投資

企業應抓住機遇,投入綠色環保項目,發展綠色產業,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綠化程度。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局限於現有規模,應適當的開發新項目,增強企業實力,綠色投資可以作為企業綠色管理中的一個突破點。

實行綠色會計

企業進行會計成本核算過程中,除了包括自然資源消耗成本外,還應包括環境污染成本,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及產生的社會環境代價評估,以便全面監督反映企業綠色管理的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

執行綠色審計

綠色審計對企業現行的運作經營,從綠色管理角度進行系統完整的評估,發現其中的薄弱環節,為開展綠色管理決策提供依據。這樣即可降低潛在危險,又能比較準確判斷綠色管理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有助於企業發現市場中的新機會。

推行意義

(一)企業推行綠色管理是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
據世界銀行測算,從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間,中國經濟成長對世界GDP的貢獻率為14%,但中國也由此付出了資源消耗、高能耗和環境破壞的巨大代價。2007年環境綠皮書指出,我國湖泊約有75%的水域受到顯著污染,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達到高達90%以上,全國300多個城市缺水。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環境污染對經濟造成的損失每年約占GDP的10%左右。我國耕地面積以平均每年約16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另據統計報告,200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約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鋁占25%,鋼材占28%,水泥占50%,這種粗放式的經濟成長方式已使中國面臨嚴重的資源和能源危機。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國家卷)》指出:中國能源和資源被超常規利用;中國生態環境問題非常嚴重。2006年初,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節能降耗約束性指標與經濟成長指標相提並論,即“十一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7.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要求必須實現“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社會體制相適應的粗放式增長方式”向“集約增長方式”轉變。“總綱”同時提出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50年全面達到世界中等已開發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二)企業推行綠色管理戰略是創造國民良好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基本保障
據2007年環境綠皮書披露,我國工業產生的廢污水80%以上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講河湖庫,8億農民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全國至少3.2億人的飲用水不安全,接近1/4的河流因污染而不能滿足灌溉用水要求。西方國家預測200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目前國內2/3的城市空氣品質未達到二級標準,約25%的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嚴重超標,其中主要來源於工業煙塵排放量。
(三)企業推行綠色管理也是企業自身生存與發展的迫切要求
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衝破關稅壁壘只是時間問題,但非關稅壁壘特別是國際上對環境標準的要求很高,在WTO框架中,幾乎所有行業都滲透著對污染程度和允許的資源開發方法、數量加以限制的要求,即“綠色壁壘”。我國很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因此而受到衝擊,如2003年我國有39%的出口產品遭遇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造成損失約170億美元,其中我國的冰櫃、空調等數百個產品品種、50多億美元的出口產品,因使用氟利昂製冷劑,違反了保護臭氧層的有關國際公約而受到限制出口。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加入WTO之後面臨的嚴峻現實:在一個低環保標準的國度,無法開發出高環保標準的有競爭性的產品,環保問題還可能演化為貿易爭端。企業必須進行清潔生產,切實執行ISO14000的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大幅度提高綠色產品的比例,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儘可能減少“綠色壁壘”對我國企業造成的損失。
(四)綠色管理是適應綠色消費浪潮的必然選擇
消費者趨向於綠色消費主要源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經濟發展在為社會及廣大消費者謀福利的同時,造成惡劣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已直接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人們迫切要求治理環境污染,要求企業停止生產有害環境及人們身體健康的產品;二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廣大居民個人收入迅速提高,他們迫切要求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及高質量的消費,亦即要求綠色消費。
(五)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必須實施綠色管理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世界範圍內興起了一場“綠色革命”,環境與發展問題已成為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的中心,即“綠色回合”。由於WTO允許各成員國採取相應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因此,綠色壁壘將必然存在,而且會成為最重要的“變相貿易壁壘”。為了遵循這些綠色貿易規則,衝破綠色壁壘,免遭貿易制裁,企業必須實施綠色品牌戰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發展。
(六)社會環境要求企業實施綠色管理戰略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首先是巨觀環境的壓力,諸如保護消費者利益運動和保護生態平衡運動的壓力,以及政府規範化立法的壓力,從而驅使企業必須樹立環保觀念,實施綠色品牌戰略,順應時代要求;其次是廣大消費者對綠色消費的需求劇增,企業必須順應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開展綠色經營,才能贏得顧客;最後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規律的作用,迫使企業改變經營觀念,塑造綠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對付競爭對手,不斷地提高市場占有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