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

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

《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是2010年3月1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住建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259頁
  • 開本:16開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作者:住建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211872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以中國傳統建築思想和技藝的發展為主線,分析、整理其中綠色建築的元素並加以升華。目的不是厚古薄今,而是深刻認識建築發展的連續性,取其精華,奠定和夯實綠色建築發展的人文基礎。 《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什麼是綠色建築?
二、為什麼要推行綠色建築?
三、什麼是綠色建築人文理念?
四、怎樣建構綠色建築人文理念?
第一章 世界建築綠色要素探源
第一節 世界古代建築綠色要素探源
一、中國古代建築綠色要素探源
二、西方古代建築綠色要素探源
第二節 世界近代建築發展中的綠色要素探源
一、近代西方崇尚自然美的風景式園林
二、世界近代城市公園運動與綠地建設
三、世界近代城市規劃中的綠色要素
四、世界近代建築設計中的綠色要素
第三節 世界現代建築實踐中的綠色要素舉要
一、與綠色建築相關的憲章與理論建樹
二、與綠色建築相關的國際組織與國家的行動
三、與綠色要素相關的一些現代城市建設和建築設計理論及實踐
第二章 世界綠色建築觀的興起與當代文明的轉向
第一節 世界綠色建築觀興起的現實背景
一、全球化與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世界建築發展的現狀
二、世界建築發展的現代主義趨向
三、世界建築發展的後現代主義趨向
四、世界建築發展的生態主義趨向
第二節 現代主義建築觀的反思
一、現代主義建築觀的內涵、本質與缺陷
二、現代主義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三、現代主義建築與歷史文化的關係
第三節 後現代主義建築觀的反思
一、後現代主義思潮對現代主義建築觀的批判
二、後現代主義建築觀的貢獻與問題
三、當代世界建築與人類生存發展的矛盾
第四節 生態文明時代的綠色建築觀
一、文明的四種形態與人類的棲居方式
二、當代文明的轉向與工業文明建築觀的衰落
三、生態文明的來臨與當代綠色建築觀的興起
第三章 綠色建築人文理念建構
第一節 建構綠色建築人文理念的基本原則
一、“生態性”原則
二、“科學性”原則
三、“民族性”原則
四、“大眾化”原則
第二節 天人和諧持續發展
一、“天人和諧”應當成為綠色建築的價值理想
二、可持續發展是綠色建築的價值目標
第三節 安全健康經濟適用
一、“安全”“健康”是對綠色建築質量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二、“經濟”是培育綠色建築市場的客觀需要
三、“適用”是綠色建築的基本功能
第四節 地域適應節約高效
一、“地域適應”是綠色建築尊重自然、融人自然的基本設計理念
二、“節約”資源是綠色建築的基本特徵和評價的基本標準
三、“高效”應當是綠色建築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以人為本詩意安居
一、“以人為本”是綠色建築的根本出發點之一
二、“住有所居”是綠色建築體現社會公平的基本理念
三、詩意安居——綠色建築追尋的永恆理想
參考文獻

序言

《綠色建築的人文理念》一書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綠色人文學組”集體研究的成果。2008年12月,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了“綠色人文學組”,並將研討、宣傳綠色建築人文理念,推動我國綠色建築健康發展作為學組的工作宗旨。在2009年4月召開的“綠色人文學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上,將編寫一本探討和闡述我國綠色建築人文理念的著作作為2009年學組的主要工作,並以此作為學組宣傳和普及綠色建築人文理念的載體。該項目被列入“2009年科學技術項目計畫”,同時陝西省教育廳將“綠色建築人文理念和實踐研究”納入“陝西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建設項目”。
根據“綠色人文學組”的建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長安大學組建了由教授、博士組成的項目研究小組,該研究小組經過反覆研討,並多次徵求專家意見,形成了本書的編寫大綱,通過10個月的努力,終於成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陳宜明司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為本書寫了序言,並對本書的編寫工作十分關注,提出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綠色人文學組”的宋凌、黃志斌、袁鑌、林樹枝、葉青、項勤、陳如桂、王清勤、束建等專家及馬欣伯博士為本書的研究和編寫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寶貴的修改意見。項目研究小組還邀請趙立贏教授、曾孝威教授、張光教授、劉加平教授、顧寶和教授作為顧問詳細審閱了全書,儘管他們中的四位已年過古稀,但仍不辭辛勞,嚴格把關,為提高本書的編寫水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此外,在項目的研究和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不少學者的研究成果,並得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感謝!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趙安啟、西安交通大學周若祁以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張建、鄧波等策劃和組織了本項目研究及本書的編寫工作。參加本書研究和編寫的人員有:緒論:趙安啟、張建;第一章:周若祁、王軍、張定青、劉啟波、張雲龍、黨纖纖、周晶、劉培芳、劉啟泓、朱瑾、張紅、虞春隆、班婧、李江、張復吳、趙安啟;第二章:鄧波、曹勇、劉浩、張曉霞、羅麗、張雲龍、張穎;第三章:韓魯華、趙安啟、李仙娥、顧凡、張宏程、薛敏、全銳、裴世荷、楊航征、李小鴿、趙素蘭、高鳳妮、王樹聲、劉蘭劍、劉念、徐曉飛、賈宇、徐欣、苗青婷、劉曼。趙安啟、周若祁、鄧波負責統稿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