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文科

綜合文科

《綜合文科》是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黔勛。《綜合文科》貫徹了注重融合、突出運用、培養能力、提高素養的指導思想,力圖體現中等職業教育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基本要求。

基本介紹

  • 書名:綜合文科
  • 作者:於黔勛 主編
  • ISBN:9787040128635
  • 類別:教材教輔
  • 頁數:216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8-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提要,目錄,前言,

內容提要

《綜合文科》分為10個專題,分別介紹了宇宙探索、地球家園、近現代戰爭、國際格局、可持續發展、科技進步、古代文明、近現代文明、世界遺產、藝術瑰寶等人文科學基本知識。本書貫徹了注重融合、突出運用、培養能力、提高素養的指導思想,力圖體現中等職業教育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基本要求。本書內容淺顯、語言通俗、圖文並茂,適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學生使用。
《綜合文科》主要內容:面臨21世紀人才和職業崗位的激烈競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僅靠熟練的專業技術能力是不夠的,必須同時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成為一個全面的、和諧發展的人。《綜合文科》正是根據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教育部《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的原則要求,在調查、分析、論證中等職業教育人文科學教育現狀和需要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

目錄

第1專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一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天書
1迷人的天空
2動人的傳說
3小小寰球
二一幅描繪不完的圖像
1天圓地方
2地心說
3日心說
4爆炸一膨脹說
5現代宇宙觀
三一種永無止境的探索
1漫漫的探索之路
2探索宇宙的意義
3宇宙,永遠的謎
第2專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一人類的生存環境
1美麗的大自然
2生存環境形成史
3大自然的“回報”
4人類必不可少的要素——自然資源
二資源短缺與環境危機
1人類利用資源的歷史
2全球性資源問題
3“生存危機”的產生
4全球性環境問題
三中國的資源與環境
1中國自然資源的主要特點
2不容忽視的生態環境問題
3我國環境保護初見成效
四善待資源,保護環境
1珍惜地球
2善待資源,永續利用
3保護環境,共創美好的明天
第3專題近現代重要戰爭與國際關係
一戰爭:一個沉重的話題
1戰爭面面觀
2軍事名著與軍事謀略
3科學技術與武器的發展
二近代重要戰爭與國際關係
1西歐諸國爭奪殖民霸權的重要戰爭
2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重要戰爭
三兩次世界大戰與國際格局的改變
1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戰及雅爾達體系
3“冷戰”與美蘇爭霸
第4專題國際格局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格局轉變
1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3新軍事革命的挑戰
二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l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2和平與發展大潮中的逆流
3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鬥爭
4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第5專題社會發展的動力——科技進步
一科技進步創造的歷史奇蹟
1科學技術的發達締造了中國封建大帝國
2先進的科學技術使英國率先成為工業強國
3弘揚科學技術讓德國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4科學技術為本使美國躋身世界經濟強國
5科學技術立國使日本變為經濟大國
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觀點的提出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內涵
三當代世界科技革命的洶湧浪潮
四面對世界科技革命的嚴峻挑戰
第6專題可持續發展與人類進步
一嶄新的發展觀——可持續發展
二可持續發展道路不平坦
三可持續發展在中國
四共建地球家園
第7專題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
二人類文明的搖籃
三交相輝映的古代文明成
四世界三大宗教
第8專題近現代文明的傳承與成就
一從“神”到人的偉大轉折——文藝復興
二資產階級啟蒙時期的文化
三工業革命進程中的文化
四20世紀文化的多元化
五新舊交替的中國近代文化
六高歌猛進的中國現代文化
第9專題遠古的饋贈——世界遺產
一世界遺產走進現代人的視野
二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明珠
三世界自然遺產中的奇葩
四世界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第10專題充滿魅力的人類藝術瑰寶
一色彩的王國——繪畫藝術
二“上帝”的手藝——雕塑藝術
三永恆的瞬間——攝影藝術
四沒有國界的語言——音樂藝術

前言

一、為什麼要學綜合文科
插圖1插圖1
當同學們拿到綜合文科課本,一定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學綜合文科呢?
首先,綜合文科能幫助同學們學到必需的人文科學①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
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思想品德素質、身心素質、職業技術素質和文化素質。這四者之間有交叉,有滲透,是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不能彼此替代。文化素質是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十分重要。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往往反映為他的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通過人文學科學習和環境薰陶逐步培養的。綜合文科課本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需的人文知識,選編了有關內容提供同學們學習。
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楊振寧的文化修養十分深厚,他對中國古典文學、史學、考古等都相當了解,對音樂、攝影等藝術也有廣泛的興趣,並能寫詩作詞。他在讀初一、初二時,曾利用暑假跟從老師學習《孟子》,經過一個半暑假的學習,就可以把《孟子》從頭到尾背出來。他回憶道,《孟子》中的儒家哲學使他“了解整箇中國的思想方式,對自己整個的思路有很大影響”。他認為,學習中國文化,“不僅對於思路、做人的方法,而且對於一個人的整個素質,都有很大影響”。
學習綜合文科,除了了解一些人文學科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感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對社會負責,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正確。
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每當一位新老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教師一封信,信中這樣說:“親愛的老師,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見到的情景:毒氣室是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其價值。”
插圖2插圖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