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路線同位素顯示法

把同位素示蹤方法運用於探索經脈循行線的客觀存在,並觀察示蹤物質的沿經運動狀態。顧涵森用125I—碘化鈉從內關穴注入,沿心包經穴位及穴旁5mm進行測量,發現穴位點同位素濃度遠高於對照點,並以每秒6cm的速度向心傳導。並且隨著距離的延長,傳播速度變慢,在穴位點之間的傳播速度一般比對照點之間快。孟競壁和法國Vernejoul均證明,用閃爍照像方法可以觀察到示蹤的放射性同位素的遷移有穩定的、清晰可見的線狀軌跡。它既不屬於淋巴,也不是血管或神經系統。孟氏等還採用在體表穴位處預置點狀鑽源方法觀察到99個穴位中有70個穴位正好在放射性物質移行軌跡上。吳善令等採用微量放射性同位素標記不同的化合物,沿經絡路線長時間連續掃描或選擇3~4點同時、快速、連續測量放射性強度隨時間、空間的變化,觀察到被標記的化合物沿經絡運行時,其強度不是單調、平滑的變化,而是呈有規律的波動狀態,具有確定的周期、振幅、波長。他們同時提出用以描繪氣血運行的五項參數:流量、流速、周期、振幅、波長。吳善令等還和李定恩等合作發現,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針刺出現感傳前後,示蹤物沿經的流量呈有規律的改變,並且波動的周期也呈有規律的改變,證明感傳具有沿經的物質基礎或運動狀態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