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海寺

經海寺

經海寺是一座喇嘛廟,一種說法這是一座家廟。廟的下面是前營子,前營子以前的名字叫赤布底營子(音)。村子裡面大多數是蒙古族,而蒙古族中絕大多數是陳姓,赤布底營子譯成漢語是“陳家屯”。在上世紀70年代未,廟裡面還有一個長海喇嘛和白喇嘛。七十年代的時候老人們還講,陳姓的蒙古族姓“其木德”。也有可能其木德就是赤布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經海寺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朝陽縣勝利鄉五家村
  • 廟會:農曆4月15日
  • 又名:喇嘛廟
經海寺,前營子村史,前營子的陳姓:乞顏·其木德,小小經海寺 默藏“大藏經”,

經海寺

長海喇嘛亦僧亦醫,主要治療婦科疾病。長海喇嘛和白喇嘛去世之後,醫術已經失傳了,從此之後前營子再也沒有喇嘛了。而在喇嘛之間代代相傳的醫術便銷聲匿跡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廟裡沒有僧人長住。近幾年才有甘肅喇嘛來住。
這座古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一次修善,但這一次修善也有很多的弊端,也是由於技術問題不可避免的。正殿上面的瓦當原來是相當的精美,可惜當時已經沒有那種瓦當。本世紀初,當地的人將這座古廟重新建了一次,大體保留了原來的樣子,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已經只是仿古建築了。
在文革時代,包經書的經板被取走做了語錄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廟上沒有人住,所以有好幾次被盜。廟裡面有一口鑄鐵大鐘,鐘的上面有一些人的名字。大鐘也曾在生產隊裡面用。後來生產隊解散了,大鐘又回到了廟上。曾經有人將大鐘偷走,在路上被人發現,才逃過一劫。
經海寺座落在前營子西面的山上,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小村莊的一部分。這個小村莊有100多戶,400多人。這個小村子和附近的村子比土地比較平整,村前村後都是可以灌溉的良田。這裡種的作物主要有,高粱、大豆、小麥、玉米等。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菜園,長期以來過活自給自足的生活。近年來村裡的人們到全國各地打工。村里曾經出現過30個建築小包工頭,隨著歲月的流逝,有的又去做建築工,有的做起了小生意。新的一代慢慢的主載著小村莊的命運。有的考取了大學在大城市裡面找到工作,並且娶妻生子,也有一些人四處奔波尋找著發展的道路。

前營子村史

據本地老人們講,他們是從歸化城搬來的。而歸化城的名字,有400多年歷史,倘若所言屬實,那么這部分移民大抵於明未清初來到這裡的。這裡的蒙古族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二,而本地漢族過小年則是臘月二十三。據說是因為當年移民到此,正好臘月二十二,於是將這一天當作小年了。據當地老人講,陳姓和齊姓的蒙古族都來源於“其木德”。而此地的蒙古族來自乞顏部落,在使用漢姓的過程中,將自己的部落名作為姓氏。而乞顏譯成“陳”或“旗”,最後又歸到陳。本地蒙古族沒有家譜,以前沒有墓碑,現在輩份最大的人名字占國字,比如:陳國X。陳國的下一代占雲字,雲的下一代是學字,學的下一代是會字(有兩支用的是兩個字,如:陳X),會的下一代是新字。廟上的鑄鐵大鐘上面有一排排的人名,而且都是用漢字寫的,幾乎都是陳XX,大抵上面的名字就是他們祖先的名字了。
廟會:農曆4月15日
特色食品:麵茶
地址:遼寧省朝陽縣勝利鄉五家村一組(前營子)
乘車路線:朝陽至喀左方向車黃杖子下車;自駕車自朝陽市沿朝大公路行至黃杖子即可
相關文章

前營子的陳姓:乞顏·其木德

乞顏(qǐ yán)源於古東胡族,出自古代蒙古族先民東胡族之乞顏部,屬於以歷史事件仿生為氏。
乞顏氏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之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乞顏氏,也作奇顏氏、怯特氏、奇渥溫氏、乞雅惕氏、其莫額德氏、其木德氏、臣莫德氏等,都是由乞顏氏部族分衍的氏族名稱。
乞顏部落,也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源出古東胡族,屬於蒙古族始祖。隨著氏族人口的不斷增加,乞顏部逐漸分衍出多個分支氏族。新增加的氏族名稱又成為其氏族成員的血緣標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核心族人仍保持以“乞顏”為姓氏。
乞顏,有時也稱作“乞雅惕”。在蒙古語中“惕”是詞尾複數附加成分,表示眾多的意思,在蒙古語辭彙中,“惕”、“特”、“德”等後綴,均表示為複數。
有的乞顏部族人還自稱為其莫額德氏,緣由一段動人故事的傳頌:在古代,被匈奴族人追擊的一部分東胡族人,催馬賓士到一個湖邊,一群天鵝聽到馬蹄聲便鳴叫不止。由於夜幕已降,天色漸黑,天鵝鳴而不飛。當匈奴追兵趕到湖邊時,天鵝又鳴出一片雜亂聲,匈奴追兵以為進入了對方的埋伏圈,立刻撥轉馬頭而回,東胡族人因此得以生存。
這些東胡人後來就定居在額兒古捏-昆(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山地)後,他們無限崇敬天鵝,視天鵝的叫聲為救命之聲。他們,就稱為蒙古族。
在蒙古語中,“其莫額”是聲音或信息之意,後專門被這些東胡族人指作天鵝的鳴叫聲。因此,有的人在承認自己是“乞雅惕”的同時,又自稱為“其莫額德”,以示天鵝之聲拯救了自己。“其莫額德”一稱,久而又演化成“其莫德”或“其木德”,皆為蒙古乞顏部族姓氏。
乞顏氏族人的漢姓多是以諧音漢字所改的單字漢姓,主要有齊氏、祁氏、陳氏、秦氏、顏氏、吳氏、烏氏、鄔氏等。
乞顏部族,是蒙古族最原始的部族,其後產生了號稱“黃金家族”的孛兒只斤氏。
歷史上的蒙古乞顏部有許多分支家族,而真正屬於“黃金家族”的只有三個姓氏,即主兒乞氏、泰赤烏氏、孛兒只斤氏。自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兒·蒙合黑單建氏族後,始稱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是由“孛端察兒”這個尊號演化而來,在《蒙古秘史》中有段記載:“孛端察兒為孛兒只斤氏矣。”在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汗時期,“乞顏”又放在“孛兒只斤”之前,表述為“乞顏·孛兒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時代以後,才單用孛兒只斤為單獨的姓氏,以顯尊貴。
孛兒只斤氏(意為藍眼睛的人),亦稱為博爾濟吉特氏,漢姓多為鮑氏、包氏、寶氏、博氏、奇氏、羅氏、波氏、吉氏等。
泰赤烏氏,漢姓多為戴氏、泰氏、赤氏、池氏、烏氏等。泰赤烏氏和成吉思汗是一個爺爺的子孫,在鐵木真的父親被害死之後,和鐵木真分營。後來鐵木真強大起來,泰赤烏人又歸附鐵木真。
主兒乞氏,漢姓多為朱氏、周氏、康氏、齊氏、祁氏、陳氏、秦氏等。
鐵木真四世祖(即鐵木真的太爺爺)合布勒的長子斡勤巴兒合黑,以長子地位挑選百姓中最勇敢善戰者單建主兒乞氏族,勢力強盛,其後人形成為主兒乞氏。至其孫撒察、泰出時,初依貼木真,共推貼木真為蒙古部汗,後來,撒察、泰出等人自恃族眾強盛,屢與帖木真構難。他們尋機襲擊了貼木真的後方老營引起戰端。南宋慶元三年為貼木真所敗,部眾併入蒙古部。
從1648年清順治五年開始,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的一支從歸化(即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旗)遷到遼寧北票(稱東土默特)。後來,又回去帶領白如德(漢姓白)、白仞(漢姓白)、臨日如大(漢姓李)、 杭木頓(漢姓杭或姓韓)、其木德(漢姓陳)、包路處大或波羅赤(漢姓佟)、來哈得(漢姓賴)七個部落首領及隨從。他們分布在土默特左旗、右旗的管轄地帶,成了現在遼寧省朝陽、北票、阜新等地區蒙古族不同姓氏家族的先人。其木德部落取“其”近音為“齊、祁、秦、陳、喬、綦”為漢姓,其中阜新一帶乞顏人採用“齊”姓。朝陽和喀喇沁一帶乞顏人採用“陳”姓。翁牛特一帶乞顏人採用“秦”姓。遼寧省的乞顏陳姓主要居住在朝陽地區的大板、南大營子、榆樹林、杜官營子、勝利五家子(其木德艾里,即其木德村)、建昌縣陳家村等地。

小小經海寺 默藏“大藏經”

在朝陽地圖上,一巴掌按下去,至少能捂住十來個帶“廟”字的地名。位於朝陽縣勝利鄉的經海寺名氣不大,卻有著極其寶貴的採訪資源。因為在很久以前,記者就聽聞在經海寺里保存著一部東北僅見的藏文《中華大藏經》。逆著大凌河水漂流的方向,記者向朝陽勝利鄉進發,告別木頭城子鎮那座故事多多的金寶山,去尋找經海寺。
木頭城子鎮出來,正是趕集的人們散場的時間,村民們或騎著腳踏車,或蹬著三輪車,更多的是趕著馬車,熱熱鬧鬧地往家走。記者趕上一輛馬車,打斷了車上談天說地的村民們的對話,打聽去往勝利鄉的路。趕車的老漢大著嗓門指給記者前去的方向,還熱情地問:“去哪家串門啊?”笑著告別一車人,記者出發了。
勝利鄉不難找,一條馬路不用拐彎,大約開了半個小時的車,記者就看到了勝利鄉的牌子。可是,經海寺在哪裡?正打算找人問路,路邊一塊寫有“經海寺”的小路牌就出現了。呵呵,得來全不費功夫。記者順著方向把車開下了土路,一直顛簸著拐進了一個小村子。大片的農田幾乎遮住了村莊,更掩住了通過村莊去往經海寺的那條小路。小路特別窄,至多有一輛車寬,一直蜿蜿蜒蜒地伸向村子後面那座小山崗。小路盡頭是一個坡度很大的胳膊肘彎,車子上去後就是一塊空地,反倒寬敞了。一個磚壘的小門前有兩隻小石獅,磚是新的,石獅是舊的。這裡就是經海寺了。
經海寺真的太小了,比記者走訪過的其他寺廟都小,甚至可以說,沒什麼寺廟應該具有的那種大氣,恢宏。寺廟裡有幾棵老樹,正殿一間,東耳房兩間,全是磚瓦建築,都顯現著修建不久的氣息。院子裡靜悄悄的,一位喇嘛聽到了聲音,從一間殿里走出來。記者和他打過招呼,聽明來意的喇嘛很警惕地要求查看記者的證件,看了之後才熱情地招呼記者進殿。跟著他,記者走進了外表看上去很不起眼兒的正殿,卻發現裡面絲毫不比其他的藏式寺廟欠缺。這間正殿約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樣子,顯得有些破舊。殿內兩側木製閣架上,滿滿地、整齊地擺放著許多黃色的布包。直覺告訴記者,這就是經海寺引以為豪的鎮寺之寶——珍版藏文大藏經了。
果然,在一番寒暄過後,喇嘛用不是很熟練的漢語告訴記者,黃色布包里就珍藏著《中華大藏經》。
喇嘛叫香巴丹增,是從甘肅來的。來到經海寺後,他默默地修補著小小的寺院,默默地守護著珍貴的經書。他小心地從閣架上拿下一個布包,慢慢展開,裡面的佛經頁子露出了面目。這讓記者著實有些激動。
據介紹,這是康熙年間印製的《中華大藏經》,佛經由漢、藏、蒙和滿四種文字印製而成。跟著香巴丹增的動作,記者看到這些佛經都印在寬約30厘米、長約90厘米的羊皮紙上,雕版,印文為紅色,文字為藏文,只有《目錄》是漢文版的,裡面還記錄著經書及歷史一些相關記載,裝幀十分精美。裡面還有扉畫,均為手工繪製,筆觸細膩,顏色鮮麗。據了解,藏文佛經在裝幀形式上不同於漢人的經本,而是以經頁、經版、經衣組成,稱為“梵夾裝”。其中的經版為木製,置於經頁的上下,對經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香巴丹增告訴記者,這部《中華大藏經》來自清宮。同樣版本的佛經現在中國只有兩套,一套在北京的雍和宮,另一套就在這裡。這部經書原有108卷,但由於寺廟年久失修,有部分經文遭到蟲蛀,更有2部經文遭竊,至今下落不明。所以,目前這裡只有106函《中華大藏經》了。說到這裡,香巴丹增給記者解釋了剛才的警惕,也讓記者明白了他執意要看記者證件的本意。要想守護這些珍貴的經書,對陌生人保持警惕的確很有必要。也可以想像,為了這些經書,香巴丹增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如此珍貴的經書是怎么流落到經海寺的呢?如此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寺廟,又怎么會藏有寶貴的《中華大藏經》呢?經過記者一番了解,才得知經書的來歷。
相傳,清康熙年間,在經海寺所在的這個小村子出了一位御醫,因為醫技高超,深得皇帝信任和喜愛。當這位御醫告老還鄉時,康熙帝特賜其御製《中華大藏經》一部,以彰其功德。老御醫帶著這件珍寶回到家鄉,親手修建了這座經海寺,忠心供奉著《中華大藏經》,經海寺也就和經書一起留傳至今。這部《中華大藏經》是目前東北僅見的北京版(又稱嵩祝寺版、康熙版)藏文中華大藏經。據介紹,它刊刻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雍正二年(1724年)續刻。該版版片毀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役。該版藏經因系清王室官本,刻造、裝幀頗為精良,版型較一般藏文經大,且大多出自藏族和蒙古族宗教畫家手筆。該版藏經曾流傳到日本和歐洲。
據了解,大藏經是佛教典籍叢書總稱,內容包括經、律、論。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系等七個系統。此外還有過契丹文大藏經的刻造,但尚未發現傳世的刻本。經海寺中保存的《中華大藏經》就其內容而言並無珍貴之處,但其作為《中華大藏經》諸多版本中的一種,可能更具學術意義和歷史意義。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經海寺寺小,甚至顯得有幾分破敗,但因為《中華大藏經》的存在,就足以體現它的珍貴和非同尋常了。
文 /商報記者 宋春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