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鰭線塘鱧

絲鰭線塘鱧

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魚類,鱸形目,分布於中國台灣南部沿岸;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南太平洋諸島。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棲息珊瑚礁區的外緣。無食用價值,可供觀賞。

絲鰭線塘鱧(Nemateleotris magnifica)又稱雷達,雷達蝦虎,雷達古B,大口線塘鱧,為鱸形目、凹尾塘鱧科、線塘鱧屬一種生存於近海珊瑚礁區的熱帶海水魚類。絲鰭線塘鱧分布於印太海域非洲東部沿海,琉球群島至澳大利亞沿海的廣袤地區,活動於珊瑚礁石之間,覓食有機質碎屑等。為一類著名觀賞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鰭線塘鱧
  • 拉丁學名:Nemateleotris magnifica
  • 別稱:雷達,雷達蝦虎,雷達古B,大口線塘鱧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亞綱:真骨下綱
  • :鱸形目
  • :凹尾塘鱧科
  • :線塘鱧屬
  • :絲鰭線塘鱧
  • 英文名:Fire goby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棲息生態,地理分布,瀕危狀態,經濟利用,品種簡介,飼養方法,注意事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絲鰭線塘鱧 大口線塘鱧
絲鰭線塘鱧
學名:Nemateleotris magnifica
英文名:Fire dartfish,Fire fish,Fire goby
科名:Ptereleotridae
科中文名:凹尾塘鱧科
同種異名:Nemateleotris magnificus
棲息深度:- 米
最大體長:9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絲鰭線塘鱧絲鰭線塘鱧
背鰭Ⅵ,Ⅰ28;臀Ⅰ—26;胸鰭16;腹鰭Ⅰ5;尾鰭16。縱列鱗99;橫列鱗35;無背鰭前鱗。體長50mm:體長為體高5.7倍,為頭長4.6倍。頭長為吻長5.2倍,為眼徑3.2倍。體延長,極側扁。頭小,很側扁。吻短,圓鈍。眼大,上側位。自眼後至第一背鰭起點有一條縱向皮嵴。口大,前上位。下頜突出。體前部具小圓鱗,後部具弱櫛鱗,頰部、鰓蓋無鱗,項部具小圓鱗。背鰭2個,第一背鰭第一和第二鰭棘絲狀延長,為頭長的3.5倍;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同形,基部很長。腹鰭長几等於頭長,左右腹鰭分離,不癒合成吸盤。頭及體前部微灰黃色,體後部紫紅色;吻部及頰部黃色。第一背鰭第一鰭棘邊緣紅色;第二背鰭上緣及臀鰭後部中間各具一黑色縱紋向後伸達尾鰭的上、下葉。

生活習性

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棲息珊瑚礁區的外緣。

棲息生態

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棲息珊瑚礁區的外緣。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台灣南部沿岸;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南太平洋諸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經濟利用

無食用價值,可供觀賞

品種簡介

絲鰭塘鱧屬的雷達應當是最被熟知的蝦虎魚,它們也被稱為雷達古B或雷達蝦虎。因為它們的背鰭如同高高樹立起的天線,而得了這個名字。它們的“天線”是一種很好的報警工具,當雷達群體生活的時候,如某一成員發現有危險就會迅速的擺動天線向全體成員發出信號,大家好一起逃命。在水流很強的區域,它們無法豎立起背鰭,因此,這種魚更喜歡風平浪靜的生活空間。在西方國家,雷達也被稱為火魚或火鳥魚,因為它們身體的顏色很像正在燃燒的火焰。它們在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裡分布很廣,多數時間成群或成對地生活,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家都可以大量捕獲。

飼養方法

飼養雷達實際上是很有挑戰的事情,因為這種魚實在太膽小了,很多個體在運輸過程中就已經被嚇死了。如果我們將新引進的雷達同其它觀賞魚一起轉水,則很多會在轉水過程中驚慌失措,然後斃命。一些我們認為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如:將虹吸管放到水箱中或給水中打氣,都可能嚴重嚇壞它們。最好事先準備一套單獨的飼養設備,幫助雷達度過最恐慌的日子。除了膽怯以外,雷達對水質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一般的礁岩生態水族箱中都可以飼養。它們在適應環境後會很快接受各種人工飼料,如果用薄片飼料餵養,它們會吃得很開心。草莓魚和雀鯛都是雷達的重要威脅者,它們非常喜歡追逐攻擊雷達,因此,不建議將這類魚與雷達魚混養在一起。個體超過500px的魚類,就會給雷達帶來不安感,因此,飼養時也要儘量迴避。雷達是非常喜歡跳躍的魚類,應當在飼養水族箱上安裝蓋或加高水族箱上方無水區域的高度,並避免猛然用強烈的燈光刺激它們。

注意事項

如果同時飼養兩條雷達魚,它們則可能會打架,這種魚雖然個體不超過200px,但互相的攻擊很可能致命。如果在很小的水族箱中,也可以只飼養一條,但不可以混養游泳速度太快的其它魚,孤獨的雷達更容易被掠過的事物嚇到。一般情況下,雷達魚會在水族箱中逆著水流游泳,時常豎立起天線一樣的背鰭,如果水族箱中的水流強度太大,則不利於它們生活。它們從不攻擊任何無脊椎動物,可以放心地飼養在不同類型的礁岩生態水族箱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