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脈袋蛾

絲脈袋蛾

拉丁名:Amatissa snelleni Heylaerts

國內分布:浙江、江西、廣東、廣西、雲南、湖南、湖北

國外分布:印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脈袋蛾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雌成蟲體長13-23 mm,寬 4—7 mm。淡黃色。頭小,生1對刺突。胸背略彎、中央有1條褐色縱線。雄成蟲體長11—15 mm,翅展 28-33mm。前翅頂角尖,外線直斜,橫脈上有黑棕色紋,R3脈與R4脈共柄,R5脈分離或與R3十 R4脈有一短柄。體、翅灰褐色至黃褐色。卵橢圓形,米黃色,長 0.7-0.8 mm。幼蟲老熟後體長17—25 mm,寬 4—6 mm。頭部和胸部背板灰褐色,散布黑褐色斑。各胸節背板分成2塊,中線兩側近前緣處有4個黑色毛片,前胸毛片呈正方形排列,中、後胸毛片橫向排列。腹部淡紫色.臀板黑褐色。 蛹 雌蛹長 13-25 mm,寬 4—6 mm。深褐色,長筒形。第二、第五腹節背面後緣和第七腹節前緣各有1列小刺。雄蛹長11—14 mm,寬3-4 mm。深褐色,紡錘形。腹部背面第三至第六節後緣和第八、九節前線各有1列小刺。
絲脈袋蛾

生物學特性

絲脈袋蛾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越冬。2月中、下旬大量化蛹,4月上、中旬大量羽化,4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卵孵化盛期,6—7月危害最重,取食到10月中、下旬進入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摘袋囊冬季闊葉樹和果樹落葉後可見到樹冠上袋蛾的袋囊,尤其是大袋蛾的袋囊十分明顯,可採用人工摘除,可用袋蛾幼蟲飼養家禽。 2.袋蛾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靠苗木的調運,冬季注意在林果苗木上摘除蟲囊,可以控制該蟲傳入新區。 3.化學防治①在城市行道樹上於 7月上旬用機動噴霧機噴施90%敵百蟲晶體水溶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澳氛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防治大袋絨,噴霧力求均勻周到,防治效果很好。②於基打孔注入內吸劑防治大袋蛾,在泡桐子基打孔注入 50%久效磷乳油或脫%磷胺乳油防治效果很好,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在泡桐乾基緊貼地面均勻選 3點,與地面成礎”左右角度用尖頭鐵錘打孔,深入木質部 2-3 cm,拔出鐵錘立即注藥3-8_1,並用泥團塞孔,殺蟲效果很好。 4生物防治寄蠅寄生率高,要充分保護和利用。噴撒蘇雲金桿菌、殺螟桿菌1-2記抱子/ml防治蠟彩袋蛾,防治效果 85-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