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中的記憶/中國記憶叢書

《絲綢中的記憶》(作者國家圖書館)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中國記憶”系列項目繼《大漆中的記憶》之後的又一種,以詳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圖片介紹了絲綢的歷史、工藝、相關工藝大師和中外文的重要相關文獻。《絲綢中的記憶》文字簡潔,體例清晰,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絲綢中的記憶/中國記憶叢書
  •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頁數:215頁
  • 開本:16
  • 品牌:國家圖書館
  • 作者:國家圖書館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135275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絲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從桑蠶到絲綢,從一片桑葉、一隻蠶繭,再到一縷絲線、一片綢緞,走過了數千年的多蝴,這細密的絲線,經緯縱橫,把這大自然的寶貴饋贈和祖先的偉大智慧緊緊地交織在一起,絡繹不絕,代代相傳。
《絲綢中的記憶》(作者國家圖書館)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中國記憶”系列項目繼《大漆中的記憶》之後的又一種,以詳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圖片介紹了絲綢的歷史、工藝、相關工藝大師和中外文的重要相關文獻。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認識蠶絲
一 天蟲
二 吐絲
三 制絲
第二章 絲綢的歷史
一 史前至商周
二 秦漢
三 隋唐
四 宋元
五 明代
六 清代
七 民國至現代
第三章 織造、印染、刺繡
一 織造
二 印染
三 刺繡
第四章 傳說與崇拜
一 蠶神信仰
二 蠶神祭祀
三 傳說故事
第五章 非遺里的絲綢
一 桑蠶習俗
二 織造
三 刺繡
四 印染
五 其他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蠶絲織繡相關的項目
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蠶絲織繡相關的項目
2010年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蠶絲織繡相關的項目
第六章 話語絲綢
第七章 詩中絲綢
第八章 絲綢之路
一 “西北絲綢之路”
二 “草原絲綢之路”
三 “海上絲綢之路”
四 “西南絲綢之路”
第九章 記住絲綢
主要參考書目
著作權聲明
編後記

文摘

從蠶卵內剛孵化出來的幼蟲,身體多為褐色或黑色的,且有很多細毛,形狀很像螞蟻,所以被稱為蟻蠶。經過不斷地生長發育,蟻蠶形成新皮蛻下舊皮,這個過程叫做蛻皮。在蛻皮之前,幼蟲食慾逐漸減退直至不再進食,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再運動,這就是“眠”。一般家蠶在幼蟲期都要眠四次,相應的就要蛻皮四次。兩次蛻皮之間的時期被稱為齡期,如從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之間是第一齡,第一次蛻皮到第二次蛻皮之間是第二齡,以此類推,而眠是劃分齡期的主要依據。當幼蟲發展到第五齡的後期,逐漸體現出老熟的特徵,最主要的標誌是吐絲結繭,這時的蠶被稱為熟蠶。熟蠶在吐絲結繭之後,即在繭內蛻皮化蛹,再蛻下蛹皮,化為蠶蛾。蠶蛾的生殖器官已經發育成熟,可以交配產卵,繁育後代。
熟蠶是細長的,呈圓筒形,由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部分組成。頭部前端有一層骨質化的殼片,這些殼片呈半球形,顏色是灰褐色的,隨著品種和齡期的不同逐漸由濃變淡,外部堅硬,表面生有細毛。頭部殼片的背面有一個頭顱溝縫,把頭部分成三大塊:中央三角形的一塊稱為額,左右兩塊半球形的殼片稱為顱側板。與頭部相連的是胸部和腹部。胸部有三個體節,每一個胸節的腹面有一對胸足。腹部是由十個體節組成,從第三節到第六節的腹面各有一對腹足,第十節還有一對尾足。蠶爬行主要依靠的是腹足和尾足。另外在第一胸節和第一至第八腹節的體側各有一對氣門,第八腹節的背面上有一個尾角,第十腹節的背面有一個肛上板。成熟的雌蠶在腹部的第八和第九節腹面,左右對稱地各有一對乳白色的小圓點,稱為石渡氏腺。而成熟的雄蠶則在第八和第九個腹節之間的腹面中央處,有一個乳白色的橢圓形囊狀體,稱為赫氏腺。
家蠶五齡末期,完全停食,體驅縮短,身體趨向透明,就準備吐絲結繭了。
二吐絲
家蠶老熟上蔟之後就吐絲將四周的蔟枝聯結起來,不規則地反覆纏繞若干回,形成蠶繭外面的支架,然後在支架裡面,吐絲形成絲膠含量多且厚度不均的蠶衣。然後蠶體開始彎曲成“C”形,頭胸部開始有規則地擺動,吐出“S”形或“8”字形的絲圈,由前向後進行編結,在一處結到一定厚度後,就更換位置,這樣一層一層結下去,形成許多重疊的絲片,這些絲片由絲膠粘著,從而構成了一個繭層。到了結繭的後期,蠶體開始顯著縮小,頭部擺動緩慢且失去了協調性,這樣吐絲就失去了規律性,絲的含膠量也逐漸減少,絲質疏鬆,於是在繭層內部形成了松亂的絲層,稱為蛹襯,就這樣蠶最終完成了吐絲結繭的過程。
家蠶體內有一種分泌腺即絲腺,,它位於消食管的腹面兩側,左右各一個,開口在下唇吐絲孔的前端。整個腺體可以分為吐絲管、前部絲腺、中部絲腺和後部絲腺。由絲腺分泌出的物質是一種黏稠性的、半流動的液狀絲。其中主要含有兩種物質,其一是絲素,其二是絲膠。絲素是由蠶後部的絲腺分泌出來的,而絲膠是由中部的絲腺分泌出來的。絲素和絲膠都是由多種胺基酸組成的,但其結構有明顯的差異,絲素不能溶解在水中,而絲膠有親水性的基因,所以能夠溶解在水中。
當蠶吐絲的時候,憑藉蠶體內部的體壁肌肉和腺體本身的收縮機制,液體狀絲素由後部絲腺向前排出,經過中部絲腺時,被分泌出來的絲膠包裹,成為柱狀的絲物質,再往前到吐絲管,經過左右絲腺前端的管腔,在共通管處匯合,再經由榨絲區的擠壓成型,最後通過吐絲孔排出體外,這些液態的絲狀物質在這個過程中纖維化為一根繭絲,簡單來說這個原理就是,絲膠使兩根絲素黏合形成繭絲。
由於外界條件和蠶本身的體質等因素的差異,桑蠶繭的形態各異,一般有橢圓形、球形、橢圓束腰形和紡錘形等不同的形狀。目前中國飼養的桑蠶品種,繭的顏色均為白色,所以又稱白繭。但是由於季節、飼養環境、上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繭色有純白、白帶微黃、白帶微綠等。一般上蔟時,在溫度和濕度適宜的條件下,繭色會呈現純白色,在多濕和高溫的條件下,繭色會呈現出白帶米黃色,而夏秋時候的蠶繭一般是白帶微綠色。
三 制絲
通常所說的制絲,是指將蠶繭絲製成生絲的工藝流程。制絲工藝過程包括混繭、剝繭、選繭、煮繭、繅絲、復搖、整理、檢驗。
1.混繭
制絲的蠶繭來源千差萬別,通常人們把一個繭站的乾繭稱為莊口繭。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莊口繭均勻混合,這個過程就被稱為混繭。混繭的目的在於擴大繭批的數量,使較好的繭帶動較次的繭,以此來平衡繭的質量,提高生絲的產量和質量。混繭的方法有毛繭(帶繭衣)和光繭(不帶繭衣)混繭兩種。毛繭混繭因為附著著繭衣,所以混繭不均勻,但對於繭層損傷較少;光繭混繭雖說比較均勻,但是容易損傷繭層。混繭的操侈可以由人工或者機械完成。
2.剝繭
剝繭就是剝去繭層外面的繭衣。繭衣是蠶繭表層的凌亂的絲線,因為絲膠含量多,並且絲縷很細,所以不能用來繅絲,只能用作絲綿和紡絹的原料。剝去蠶衣之後,便於進行下一步的選繭和煮繭,而且有利於提高生絲的質量。另外,蛹襯是蠶繭最內層的絲線,由於絲縷鬆散,也不能用來繅絲。
3.選繭
蠶繭形態不同,而且繭的質量也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蠶繭可分為上繭、次繭和下繭。下繭不能繅絲,如雙宮繭、重黃斑繭、口繭、柴印繭、軟綿繭等;次繭可用來繅低級的絲,如硬綿繭、薄頭繭、有色繭等;上繭可繅制較高等級的絲。正因為如此,在煮繭之前,需要進行選繭,把不能用來繅絲的繭剔除,選擇符合繅絲工藝的繭。
4.煮繭
為了順利進行繅絲,必須進行煮繭。煮繭的目的在於藉助水、熱和某些化學助劑的作用,把蠶繭外圍的絲膠適當膨化和溶解,這樣可以減少蠶繭絲之間絲膠的黏著力,以便在繅絲時能連續不斷地依次舒解蠶繭。P4-6

後記

《絲綢中的記憶》是繼《大漆中的記憶》之後,國家圖書館編撰出版的《中國記憶叢書》的第二部。
“中國記憶”項目是國家圖書館以中國現當代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為專題,以圖書館既有館藏文獻為基礎,以口述史、影像史等新文獻為補充的多載體專題文獻資源庫體系。項目的宗旨是“為國家存史,為人民立傳”,其成果通過國家圖書館官網發布,並以《中國記憶叢書》、展覽、講座等文化形式展示、傳播,服務社會。“中國記憶”項目是國家總書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履行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職能的重要舉措,是社會公眾分享個人記憶、匯聚集體記憶,傳承民族文化精神、開展國民教育的重要平台。
該項目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全面系統地保存中華民族重要歷史記憶和文化遺產,搶救性採集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重要代表性人物的口述史、影像史。目前正在進行的專題資源庫建設有“東北抗日聯軍”、“中國年畫”、“大漆髹飾”、“蠶絲織繡”、“中國當代音樂家”等,並已陸續在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實驗網站上發布。
本書的具體分工為:
田苗:策劃全書結構和內容,並組織編寫。
宋本蓉:編寫“第五章 ‘非遺’中的絲綢”;審定全書並統稿。
雷強:編寫“第九章記住絲綢”,並負責提供書影。
張倩彬:編寫“第三章織造、印染、刺繡”。
戴曉曄:編寫“第二章絲綢的歷史”。
劉東亮:編寫“第一章認識蠶絲”、“第四章傳說與崇拜”、“第七章詩中絲綢”
滿鵬輝:編寫“第八章絲綢之路”。
陳琦:編寫“第六章話語絲綢”。
本書內容主要參考了《中國絲綢通史》(趙豐主編)、《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絲綢織染》(錢小萍主編)、《中國絲綢史》(朱新予主編)等。本書圖片除了由“中國記憶”項目組拍攝以外,主要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南京雲錦研究所、各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提供。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一章中,圖l、2、3轉引自鐘國洪《種桑養蠶實用技術》,圖4轉引自范雪榮《紡織品染整工藝學》,圖5轉引自范順高《繅絲》;第二章中,圖l、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l、22、23、24、25、26、27、28、29、30、3l、32、33、34、37、38、39轉引自趙豐《中國絲綢通史》,第三章中,圖1、2、3、4、6、10轉引自楊靜《服裝材料學》,圖5、7、8、9、11、13、14、15、32轉引自宗鳳英《中國織繡收藏鑑賞全集》,圖12、20、21、22、24、25、31、34、40轉引自錢小萍《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絲綢織染》,圖19、23轉引自趙翰生《中國古代紡織與印染》,圖26轉引自徐德明《絲綢文化100問》,圖27、30、33、35轉引自趙豐《中國絲綢通史》;第四章中,圖1轉引自楊丹《絲綢文化》,圖2、3轉引自佚名《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第八章中,圖1轉引自包銘新《絲綢之路圖像與歷史》;第七章中的20張圖為李北川繪製。謹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特別感謝趙豐先生審閱全書,並提出寶貴意見。

序言

絲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從桑蠶到絲綢,從一片桑葉、一隻蠶繭,再到一縷絲線、一片綢緞,走過了數千年的多蝴,這細密的絲線,經緯縱橫,把這大自然的寶貴饋贈和祖先的偉大智慧緊緊地交織在一起,絡繹不絕,代代相傳。絲綢以其特有的細膩、光滑的質感和優秀的實用性,為中國的物質文明增添了絢麗的光彩,更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和精神嚮往。可以說,絲綢的性格,正是中國人的性格:溫潤、細膩、熱情、浪漫,對和平與美好的生活充滿嚮往。絲綢之路,既把絲綢傳播給了全世界,也把絲綢身上所承載的中國性格,傳播給了全世界。
幾千年來,絲綢和絲綢文化已經深深地融人了中國人的生活,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文化認知,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為了保護和傳承中國絲綢文化,國務院已將與蠶絲織繡相關的77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啟動了國家級絲綢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專題資源建設工作。同時,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絲綢中的記憶——中國蠶絲織繡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展”也在國家圖書館開展。展覽介紹中國絲綢的發展歷史,展示重要的歷史文獻、文物和影像,並邀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演示,力圖從多角度、多層面向公眾展示中國絲綢的價值與魅力。我們相信,古老的絲綢,正在放射出新的光彩,以其所特有的魅力,繼續受到人們的喜愛;我們更相信,古老的絲綢之路,也將煥發出新的生機,把中國和世界各國緊密相連,繼續成為中外文明的交流之路,友誼之路,繁榮之路。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認識絲綢,了解絲綢文化,特編輯此書。我們希望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讀者提供一點幫助。
編者
2013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