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巧棄利

現在通行的解釋是這樣的:“棄絕狡詐,有利於民眾百倍。棄絕仁義,民眾才會恢復慈孝。棄絕奸巧投機,才沒有盜賊。”。我看不妥,這樣解釋是對其嚴重的誤解,是要害人的。其誤就在”絕”字上,我個人的認為“絕”字的解釋應和《勸學》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的“絕”字同義。 是要人人成聖,人人成仁,人人有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巧棄利
  • 拼音:jué qiǎo qì lì
  • 解釋: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
  • 出處:《道德經》
詞目,出處,[譯文],[注釋],評析,作品簡介,

詞目

出處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①,盜賊無有。此三者②以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屬④;見素抱樸⑤,少私寡慾;絕學無憂⑥。 ”

[譯文]

拋棄聖人,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注釋]

1、絕巧棄利:如果大家都放棄了一些利益和難得的物品,那么就不會有盜賊了。這裡讓我想到了第三章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2、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
3、文:條文、法則。
4、屬:歸屬、適從。
5、見素抱樸: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沒有染色的絲;“朴”是沒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義詞。
6、絕學無憂:指棄絕仁義聖智之學。

評析

學者王克煜認為,本章針對社會病態,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因而主張拋棄這種聰明智巧。他認為“聖”、“智”產生法制巧詐,用法制巧詐治國,便成為擾民的“有為”之政。拋棄這種擾民的政舉,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實的利益。本章中,許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慾”結束,把“絕學無憂”作為下一章的開端。本書主張把此句放在本章的觀點,“絕學無憂”正可以與前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並列。
前蘇聯學者楊興順認為,“作為人民利益的真誠捍衛者,老子反對中國古代統治階級的一切文化。他認為這種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聖人藉此建立各種虛偽的道德概念,而只有‘朝甚除’的人們才能享用這種文化的物質財富。不寧唯是,這一切產生虛偽的文化還腐蝕了淳樸的人民,激發了他們對‘奇物’的欲望。這種文化乃是‘亂之首’。從這些表白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老子斥責統治階級的文化,在他看來,這種文化和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是矛盾的,即和‘天之道’是矛盾的。必須拋棄這種文化。它對人民毫無益處。由此可風,老子反對統治階級的文化,否認它對人民的意義,並提出一種烏托邦思想——使人民同這種文化隔絕。”(《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老子的政治主張雖不可取,但他提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恢復人的自然本性的觀點,並非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對於“絕學無憂”一句,在學術界有三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認為,“絕學無憂”指棄絕學習就沒有憂慮了。這種解釋認為老子要毀滅一切文化,當然也就不要學習了。這種意義認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創始人,是倡導愚民思想和政策的鼓吹者。另一種意見認為,“絕學”,指拋棄那此講聖智、仁義、巧利的學問,將其置於身外,免去權欲的誘惑,作到無憂無患。還有一種意見認為,老子所說的“絕”,其實就是絕招的“絕”,是指至深、獨到的學問,老子認為只有取得不同於世俗的獨到學問,才能獲得對私慾無所衝動的自由。這種意見認為老子正是這樣的具有絕學獨到的人,表明了他的學習態度。

作品簡介

《絕巧棄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九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像老子像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