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蛇鯔

細蛇鯔(學名:Saurida gracilis)為狗母魚科蛇鯔屬魚類,俗名花釘。分布於非洲東岸、紅海、東到夏威夷及社會群島、南到新南威爾斯、北到琉球群島以及西沙群島及台灣等海區等,常棲息于海洋深水沙底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夏威夷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蛇鯔
  • 拉丁名稱: Saurida gracilis
  • 英文名稱: Gracile lizardfish
  •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細蛇鯔
地方名稱 \
作者單位 東海水產研究所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燈籠魚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狗母魚科
拉丁科名 Synodidae
中文屬名 蛇鯔屬
拉丁屬名 Saurida
分布類別 \

形態特徵

背鰭11;臀鰭10;胸鰭12~13;腹鰭9。側線鱗51~54,側線上鱗4,側線下鱗6。
體細長,前部亞圓管形,後部側扁;體長為體高5.7~5.9倍,為頭長3.9~4.1倍。頭中大;頭長為吻長4.0~4.1倍,為眼徑5.0~5.2倍。吻鈍尖,大於眼徑。眼中大,上側位。脂眼瞼窄。眼間隔寬,稍凹。口大,前位。口裂伸達眼的遠後下方。下頜稍短於上頜。上下頜密生細犬牙,口閉時牙露於唇外;齶骨每側有2組牙帶,內組牙短,與外組有一深溝隔開;舌上有細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小,有許多細齒。肛門距臀鰭起點甚近。
體被圓鱗,頭後背部、頰部和鰓蓋均被細鱗。腹鰭基部有細長的腋鱗。側線直線狀,伸達尾柄中部。
背鰭較大,始於腹鰭基的後上方,起點距脂鰭與距吻端幾相等;平放時,前部鰭條的末端幾乎達到後部鰭條末端。脂鰭小。臀鰭位於脂鰭下方。胸鰭短,中側位,向後可伸達腹鰭基底。腹鰭長於胸鰭,末端不延長。尾鰭分叉。
體背部淺橘黃色,具白色光澤;體側具9~10個黃褐色不規則雲狀斑。沿背面有4個大的明顯斑塊。脂鰭有1個褐色斑。各鰭橘黃色,有褐斑紋。
生活習性 為暖水性海洋底層小型魚類。生活於沿岸淺水砂底處和珊瑚礁區淺水域,喜棲息於礁盤或埋身砂地內,僅露出眼與鼻孔,以守株待兔方式獵捕魚、蝦、蟹類。一般體長150~200mm。
一般無毒,可食用,但生活於礁區的個體偶有因食物鏈而於內臟積累珊瑚礁魚毒素[黃登福,邵廣昭,1997]。誤食後會出現腹痛、上吐下瀉、口唇麻痹、全身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狀。因無法預警,只有避免進食礁區魚類及其內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