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文化

紫檀文化

“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紫檀

“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紫檀,自然界至寶,歷來為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所珍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檀木
  • 外文名:Red sandalwood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渾成紫檀今屑文
“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紫檀
“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紫檀,自然界至寶,歷來為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所珍愛。紫檀,價格昂貴,居各木之首,被稱為“王者之木” ,又為世上頂級家具材料。
青島有紫檀山,紫檀山本是一地產項目,但紫檀山名副其實,確實有紫檀。“紫檀山”的李愛霞女士用20年心血,致力於對紫檀的開發和研究,與技師們一起設計和製作出了一大批國寶級紫檀藝術精品。

歷史沿革

“坎坎伐檀兮”,古老的《詩經》中最早提到檀木,不過此乃青檀,一種榆科青檀屬的木材,並非紫檀。書畫愛好者會很清楚,青檀樹皮是製作上皮紙的上等原料。自古以來,達官顯貴追逐紫色表象物,以“紫氣東來”可見一斑。紫檀受到熱捧,也便在情理之中了。中國真正使用紫檀的記載,可能唐詩中較多。孟浩然在《涼州詞》中有“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胡地迢迢三萬里,那堪馬上送明君”。據說,用紫檀製作的琵琶聲音格外動人。民國大藏書家劉世珩就曾經得到兩把唐代的忽雷(頸式半梨形音箱的撥弦樂器),不知是否紫檀所制,但其“古今雙玉海,大小兩忽雷”被傳為美談。
自古珍貴出紫檀“五年一年輪,八百年始成材”,紫檀生長速度緩慢,因此,一旦過度採伐,就會打破固有的生長鏈。紫檀中的黑檀木即將列入環保之列,禁止採伐,與象牙、犀牛角同列保護之位。常言道“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明代,紫檀木為皇家所重視而大量砍伐,國內紫檀短時間採伐殆盡。隨即,明廷乘風破浪,赴南洋一帶“名為採購,實則掠奪”,所以大料都在這個階段採用一空。及清代,能夠採收到的紫檀木均以小料居多。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採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貨源奇缺,紫檀木一直為官家所收藏上繳,民間極少有紫檀家具流傳。清中葉以後,紫檀木近乎滅絕,皇家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不論哪一級官吏,凡逢紫檀木,決不放過,悉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收買速度遠高於紫檀木生長速度,很快,清中期以後,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淨盡。隨後,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紫檀木;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後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僅存的紫檀木也全數用光。
紫檀精英出中華
物以稀為貴,西方人士從未見過紫檀大料,認為紫檀只可作小巧器物。據傳拿破崙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因此,他們較中國更重視紫檀。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盡在中國。於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現在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由於運輸困難,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僅收買櫃門、箱面等有花紋者。運回之後裝安木框用以陳飾。明代紫檀家具傳世極少,進入清代紫檀逐漸成為宮廷新寵,紫檀家具幾乎為宮廷所壟斷。它代表了中國古典家具的最高製作水準,集能工巧匠智慧之大成。小葉紫檀有檀香木的香氣,尤其是新製做成的衣櫃,當打開櫃門或拉開抽屜時,都能聞到。真正的小葉檀的材料目前在市場上很少,價格及其昂貴。
紫檀家具經過數百年的蛻變,歷經滄桑,毀損無數,尚存很少,只有故宮和全國各地博物館及園林有所珍藏。如北京故宮博物館所藏“紫檀四開光坐墩”、“紫檀束腰帶托泥寶座”。紫檀優良的材質必須要配以相應的工藝,才能彰顯其氣韻,否則,就是暴殄天物。明式家具要展現的是紫檀材質本身的靜穆古雅,而清代家具要展現的是與其細膩木質所相配的製作工藝,小件的紫檀工藝品也是這樣。紫檀器具中,以京做家具最能體現紫檀的韻味。紫檀木硬度為木材之首。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紫檀木的特徵主要表現為顏色呈犀牛角色澤,它的年輪紋大多是絞絲狀的,儘管也有直絲的地方,但細看總有絞絲紋,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紫檀木的鑑別其實並不難,用酒精棉球在其表面輕輕一擦,如果棉球紫紅色,就是紫檀。紫檀木上刮下來的木屑,浸在酒里,木屑會出現一道道血紅色的絲條。老紫檀浸水不掉色,打上顏色一擦就掉,新紫檀相反,買時一定要小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