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坊村(山東萊蕪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轄村)

紙坊村(山東萊蕪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轄村)

紙坊村隸屬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南25公里、鋼城區政府駐地西8公里處。四面環山,西接蓮花山,南臨雙楊橋村,北靠西峪村,東至廟子村。全村共有321戶,1047口人,耕地865畝。

村碑載,明嘉靖年間立村,因村中有造紙作坊,故取名為紙坊。紙坊村現有劉、石、王、丁、泥、李、靳、曹、魏、顏10姓,人口最多者當屬曹、魏二姓,最少者為丁姓,僅有一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紙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萊蕪市鋼城區
  • 電話區號:0634
  • 郵政區碼:271100
  • 面積:600餘畝
  • 人口:616口
  • 方言:冀魯官話
  • 車牌代碼:魯S
發展歷史,整體情況,

發展歷史

紙坊村
1914年至1939年為蒙陰七區;1941年劃歸新甫縣;後劃為新蒙縣;1945年劃歸新泰縣;1950年屬新泰縣第二區;1952年建立紙坊鄉;1955年10月屬於翟鎮區;1958年成立翟鎮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翟鎮辦事處;1985年併入寨子鄉;1991年1月劃為萊蕪市管轄;2001年1月撤鄉合併,歸為艾山街道辦事處管轄。

整體情況

村南清水河源自蓮花山,境內蜿蜒1000餘米繞村而過。其中楊莊子河段與地下水源相通。百歲老人回憶,自記事起就未乾涸過,全村土地大都分布在河兩岸。在村西不遠處有座小山頭,因似虎頭,人稱虎頭崖。據地礦部門探測,在虎頭崖下1000米處,儲藏著大量優質煤炭。但因此處地下水流量大,開採困難。未能開發。
村東頭有兩棵20餘米高,一摟多粗的苹柳樹,植於20世紀60年代,樹冠20餘平方米。村旁有座石拱橋,人稱葦溝橋。據長老介紹,此地原為一條深溝,溝里長滿葦子,明朝神宗朱翊鈞萬曆年間,一南方人做買賣途經此地,不慎跌倒擦傷,村人熱情留其小宿。第二天,南方人走時留話說,這趟買賣如果掙了,就在此溝上修座石橋,以示留念。月余後,南方人踐諾,果真回來組織人馬建起了這座石橋,方便了老少幾代。現這座石橋雖歷經滄桑,但仍十分堅固,一點沒有變樣。
村中有關帝廟和土地廟各一座。關帝廟建於乾隆年間,後來曾3次重建,現保存完整,是人們祈風調雨順,禱一方平安之場所;土地廟如今已不復存在,建於何年,毀於何時已無從查考。在東山之上,有一山寨,人稱天寶寨,建於民國7年。東西約500餘米,南北長約60餘米,高3米,總面積約為3萬多平方米。寨牆全用石頭壘成,每隔10米有一炮台。寨內按村劃片,依稀可見200餘間小石屋。此寨是村民躲避土匪強盜之用,由紙坊、廟子、高峪三村合建。修建山寨共歷時1年,動用人工1萬餘個。
村中現有古宅多處,多為民國初修建,均是五檐六脊,排山掛角,雕樑畫棟,因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已無人居住。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和工匠的技藝。
紙坊村四面環山,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戰爭年代有多人參加革命鬥爭。曹化祥(又名曹傑).1937年4月,參加抗日戰爭,時年13歲,曾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鬥上百次,身上有6處傷疤,先後榮立13次一、二、三等功,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曹老生前家居杭州,為正軍級幹部,春天去世,享年78歲。
曹偉(又名曹思昆),1937年4月參加革命戰爭,時年12歲,曹老戎馬一生,曾經在上百次的戰鬥中,先後榮立特等功一次,一、二、三等功10餘次。曹老現年77歲,家居北京,離休前系北京海淀區309醫院師政委。
曹化軍這位從大山里走出去的軍人,也曾參加過安丘、明水、萊蕪、孟良崮等戰役,立下赫赫戰功。在明水戰役中,隻身炸毀敵人碉堡,他卻絲毫未傷。退休前系河北省邯鄲市團級幹部,現身體健壯,性格開朗,已80有餘。
1958年以前,紙坊村是博山至新泰的交通要道,由博山經萊蕪去新泰的孚丘集、翟鎮集、天寶集,紙坊村是必經之路。因地處要道,比較繁華,村裡有客棧兩家,兩店各有店堂20餘間,是萊蕪至新泰數得著的大客棧,西店有顏姓人家經營,東店有 曹姓人家經營。直到1958年築起現205國道公路後,這條路線才少了行人,東店改建了油坊,西店也改行關門。
據村里八旬老人魏肖健介紹,明朝崇禎年間,村西黃崖頭有一處大磚瓦廠,主要生產古宅上的青磚、黑瓦,當時廠內有工人百餘人,至清順治年間廠子關閉。在黃崖頭上還遺留著若干磚頭和燒焦的石瘤子,村民劉獻木在此處挖土時,還挖出形似杏葉的刀子及陶罐之類的東西。從這些古物來看。少說也在300多年以上。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初,紙坊村是新泰縣翟鎮公社比較出名的村莊。1978年村里就買了發電機和電視機。1979年該村又在周圍幾十個村率先用上電燈。有了電,村里先後建起了冰糕坊、磨麵坊、掛麵坊、粉坊、糖坊等工副業項目,購買了拖拉機、灌溉機械等生產用具。但在幾年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村辦企業逐漸倒閉,集體經濟進入衰退時期。
1987年,村民對村西河床進行了南移。壘砌河堰600米,改河造地20畝。同時,對道路進行了拓寬。並新建一座長6米、寬4米的大橋,結束了村民老少幾代夏季趟水過河的歷史。
勤勞善良的村民崇尚文明,重視教育,一直把對子女的培養放在首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村辦學校先後修建了4處。最早的學校設在大西屋,建於1956年,當時有師生40餘人。西溝學校建於1964年,有教室11間,設3個班,師生70餘人。北山學校建於1976年,有教室10間,師生100餘人。
1994年,為迎接全省教育雙基達標,村里又集資10萬元在村東建起了占地6畝的新校,有標準教室、辦公室16間,師生150餘人。2000年,將村國小合併到廟子育才聯小。自1989年曹西忠第一個考上山東大學本科生,十幾年裡,村里共考取大中專院校22人,為國家培養了一批人才。
紙坊村有較好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山場面積2870餘畝,成材林木900餘畝,宜林山場1600餘畝。山上植被茂盛,花草遍地,有幾十種常見藥材。建於1970年的水庫蓄水110萬立方米,是全村的當家水。水庫旁有享譽方圓百里的五畝石(總面積相當於早先的五大畝地)。既是一處難得的景點,又是建築用的上等材料。
2001年新一屆支部班子建立後,先後扶持村民建起了磚廠、石子廠、石料廠、建築裝飾等十幾家個體私營企業。並從萊蕪引進一處大型石料廠。全村共有各種車輛20餘部,大多數村民裝上了電話。平均每10人擁有一輛機車,人均收入由前幾年的千餘元增長到2800元。村民家家有存款,戶戶有餘糧。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變成了現實。
2002年8月,村里從最佳化環境、促進發展的角度出發,先後籌措8萬元資金,對村內中心大街進行了硬化,徹底改變了原來髒、亂、差的衛生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