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帽山古文化遺址

紗帽山古文化遺址位於紗帽街東北面的長江岸邊,面積有4000平方米,地處東經114度零1分、北緯30度16分。山上樹木如蓋,綠草如茵,有許多名貴的野生花卉。區糧食部門曾在山上建有房屋和倉庫,區自來水公司曾在山上建有水塔,這些建築物現在大部分被拆除,留下的已改作文化娛樂場地,市航務部門在山上建立的航標巍然猶存。居住在附近的一些年過花甲的人說,他們孩提時代,看到紗帽山南嵌有一個光潔如鏡的磐石,從山南麓的江心遠望,整個紗帽山形如一頂烏紗帽,山頂上長有一棵矮壯的樹木,其枝葉茂盛,呈規則的絨球狀,與古時王侯將相官帽上的頂花毫無二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紗帽山古文化遺址
  • 地址:紗帽街
  • 面積:4000平方米
  • 發現:1964年
古物,考古,

古物

遺址是1964年發現的。1965年作了部分發掘,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銅器、獸骨等。經省、市文物考古部門鑑定為商周文化遺址。具體而言,石器有商周時的石鑿、石錛,陶器有商周時的陶耳墜、陶紡輪、陶鬲、陶豆以及西周的板瓦、唐代的蓮花紋磚;銅器有商周時的銅斧、銅矛、銅箭簇、銅螭紋;獸骨有商周時的鹿骨、獅骨等。1983年4月7日,遺址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

1997年6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據區環保局幹部毛湊元提供的線索,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到遺址作過3次跟蹤調查,尋找“漢陽人”頭蓋骨化石的出土地點。專家中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李炎賢教授、計宏祥教授。調查發現在現有的地層剖面上,位於商周文化層以下有一層紅褐色條帶古土壤,這就是晚期更新世的堆積物。人頭化石很可能就出在這一層或與此類似的地層中。考古學家們判斷:在漢南區和江夏區的長江沿岸尋找這一類地層就有可能追蹤到頭蓋骨化石的出土地點和地層位。
是年年底,考古學家們又在紗帽山遺址新發現“漢陽人”化石同時代的人類生產工具。武漢市社科院研究員、歷史學家皮明麻先生斷言,“這是突破性的進展,但不會是最後一次。新發現的‘漢陽人’頭骨化石為晚期智人類型提供了分布的地點和材料,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