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知識分子叢書:埃德蒙·威爾遜

紐約知識分子叢書:埃德蒙·威爾遜

埃德蒙·威爾遜(1895—1972)是美國20世紀廣受尊崇的現代文學與文化批評家。近半個世紀裡,他以真摯的人文情懷、冷靜獨立的思考和曉暢明晰的語言,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以超越時代和地域的視野,為千萬讀者呈現了20世紀美國和歐洲的社會歷史畫卷。這位文化巨擘為我們留下的遺產,如《阿克瑟爾的城堡》、《光明的彼岸》、《創傷與神弓》、《三重思想家》、《到芬蘭車站》等,至今影響深遠。他的逝去,代表著美國一個文化時代的終結。 本書考察了威爾遜對歐美文學所做出的經典批評,顯示出威爾遜對傳統人文主義文學批評的超越;同時也從威爾遜的公共知識分子身份出發,向讀者展示他的文化關注。從傳統的特權階層走出來的這位老派文人,在參與歷史的過程中書寫歷史,在評介文學的過程中總結文明。他不斷行走在文學和現實之間,“他的歷史觀使他的手記變成了社會文獻,他的回憶錄轉變為文化歷史,他的評論變成了文學編年史”。

基本介紹

  • 書名:紐約知識分子叢書:埃德蒙·威爾遜
  • 作者:邵珊ˆ季海宏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740548
  • 外文名:Edmund Wilson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225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譯林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美國最後一個文學通才”埃德蒙·威爾遜是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和社會批評家,影響直至今天。放在現今的視野里,他的文學批評中的注重審美性和人文主義精神,他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職責履行和人文關懷,依舊可以照進現實。作為文學批評家,他竭力發掘、提攜新人,梳理美國文學脈絡;他反對學院派的那一套閉門造車、閉關自守的作風,提倡跨學科的研究。作為公共知識分子,他突破局域,走向公共生活,批判新英格蘭文雅傳統、格林尼治村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走出美國30年代左派的激進轉向人文主義的回歸,關注美國原著民等邊緣文化群體,思考美國30年代的經濟危機。
他展現了美國半個世紀的文化全景和文明樣態,,在參與歷史的過程中書寫歷史,在評介文學的過程中總結文明。“他的歷史觀使他的手記變成了社會文獻,他的回憶錄轉變為文化歷史,他的評論變成了文學編年史”。

作者以生動的語言和事例展現了文學批評家埃德蒙·威爾遜的一生,整本書偏記敘不偏學術,還有一些對威爾遜婚姻、與納博科夫文學論戰等軼事的爆料。

作者簡介

邵珊
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英語系交流訪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文學與文化和英語教育。先後在《外國文學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

季海宏
比較文學博士,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現為南京師範大學國際符號學研究所副所長,劍橋大學BEC考試南京考官隊隊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翻譯、語言教學和符號學。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如果美國文明存在的話,是威爾遜先生把它展現給我們,而他自己又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時代周刊》

名人推薦

埃德蒙·威爾遜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學良心。——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威爾遜無窮的生命力和他對文學的狂熱之愛是他作為一個評論家長盛不衰的原因。——哈羅德·布魯姆
埃德蒙·威爾遜是20世紀最傑出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他也是一個有個性魅力並著迷於生活的人。——小亞瑟·施萊辛格
“有了他清晰的解析,我們才有了探索二十世紀文學的導航圖。”——珍妮特· 格洛斯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威爾遜的人文主義批評觀
1.人文批評之旅的起點與終點
2.共和夢想的傷與痛
3.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承
3.1.羅爾夫和高斯
3.2.泰納和阿諾德
3.3 前輩門肯
4.批評家職責的再定義
5.批評的非功利性態度
5.1.“創傷”與“神弓”密不可分
5.2.“神弓”≠“工具”
6.文學批評的文學性
7.多維度的社會歷史批評
第二章 威爾遜與歐美文學
1.狄更斯不為人知的痛苦
2.菲茨傑拉德成功的背後
3.海明威唯一尊重的批評家
4.平民化的《尤利西斯》
4.1.象徵主義——現代情感敘事途徑
4.2.平民話的《尤利西斯》
4.3.城堡內外
5.是小說還是批評?
6.文學的歷史敘述
6.1.歐陸傳統與本土創新
6.2.獨立文學身份的創建
7.歷史的文學敘述
8.與納博科夫的爭執
8.1.從交流到爭執
8.2.勢不兩立的開始——《洛麗塔》
8.3.分道揚鑣——關於《奧涅金》譯文的爭論
8.4.最後的爭端
第三章 公共知識分子威爾遜
1.也說公共知識分子問題
2.威爾遜的公共立場
3.在主流文明的邊緣
4.在歷史的深處
5.威爾遜的“大政治”
6.威爾遜與學院派
結語
注 釋
參考書目
主要人名英漢對照表
埃德蒙·威爾遜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後記

從初識威爾遜,開始構思,到今天這此書的出版,前後歷經了十年的時間。
十年,可以發生許多事情,產生諸多變化。
這十年中,關於“後理論時代”文學批評走向的討論不絕於耳:後殖民理論、生態批評、文化研究……然後呢?下一個文學批評或理論的生長點在哪裡?好像關於文學批評向何處去的討論從來就沒有休止。作為一名講授英美文學的大學老師,自己也被帶到了這個插滿路標的十字路口,在新理論產生的新鮮感逐漸消退之後,又不免生出頗多困惑。和威爾遜的邂逅使我從這種嘈雜和困惑中一點一點地解脫出來。有時候,看看這些老派的批評家,內心就會覺得淡定許多。
十年前,是我的導師錢滿素教授介紹我“認識”了威爾遜。通過十年間和老師的交往,隨著自己研究的不斷深入,我逐漸明白她推薦我們研究威爾遜、特里林、卡津等文化大家的深意。讀威爾遜越多,越是發現導師與這些老派文人治學風範的神似之處。老師不光學問做得紮實,更有春風化雨般的個人魅力。記得在某個書店的門匾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讀書是最美麗的姿態。”錢老師雖已年愈花甲,但我看到的依然是她的美麗。她一生都在讀書,都在寫作,因此,歲月留給她的不是容顏已逝的傷感和遺憾,而是不經意間流露的從容和嫻靜,這樣的美麗是一種力量和影響。
十年間,我所在學院的院長張傑教授一直對這套書的寫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在人們變得越來越現實的今天,張老師是我所見過的為數不多的理想主義者,鍥而不捨,殫精竭慮,他的治學和為人帶動著我們,使我們和理想越來越近。
在這十年里,我的先生和我一起收集、整理、研讀資料,一起完成了這本小書,一起慢慢地變老。
十年時間,我的女兒已從家中的“小丸子”出落成和我比肩的花季少女,她見證了我讀書和寫書的艱辛,記得她六歲時說她不想長大,因為長大了還得寫威爾遜,這樣讓人忍俊不禁的言語一定是因為看到媽媽的辛苦,聽到媽媽的抱怨。現在懂事的她會調侃地安慰我,如果這本書有銷量的話,那就是她買下的那一本。
十年可以磨一劍,但我自知本人才疏學淺,能力有限,磨出的是不是劍沒有把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十年的確磨礪了我的性格,使我更加踏實,更愛讀書。
邵珊
2013年5月於南京

序言

前 言

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1895-1972)是20世紀美國極為重要的文學評論家和社會批評家。他的文學批評,不僅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和歷史廣度豐富和拓展了整個美國文藝批評領域,而且還以其獨特的思想深度和現實情懷關注著美國文化的流變。簡單地說,威爾遜文學批評的突出特點就在於對社會現實的詩性把握。威爾遜首先是個文學評論家,但他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文學評論家。在他的文學批評中,他不僅關注到文學作品自身的審美價值和批評家本身的藝術素養,還表現出一個知識分子的公共特性和人文關懷。正是這種詩性把握和人文關懷使威爾遜的文學批評超越了文學,從更為巨觀的角度看,他的文學批評展現的是對美國文明發展的全景畫卷。
威爾遜1895 年出生於新澤西州的一個名為紅斑克的小鎮,家族有著深厚的新英格蘭上流社會背景。1912年他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在那裡得到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啟蒙。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威爾遜不再囿於他所熟悉的社會圈子和生活方式,讓他親歷了戰爭的殘酷和生活的複雜。在這之後的幾十年中,他先後在《名利場》、《新共和》、《紐約客》和《紐約書評》等著名雜誌主持文學和文化批評專欄並擔任評論主筆。這些雜誌成為他文學研究和文化批評的前沿陣地。隨著批評羽翼的豐滿,威爾遜的涉獵面也不斷地拓寬,他漸漸地以文學記者身份步入到美國文化的核心地帶。他一生給後人留下的多種文集、隨筆、日誌等都是他梳理美國文明脈絡的努力,為我們的美國文學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素材。
威爾遜一生著述頗豐,其文學批評的影響力在20世紀30年代後漸入佳境,並逐步達到巔峰。他曾對狄更斯、蕭伯納和簡·奧斯丁等主流作家做出過經典批評,還提挈並介紹過許多當時不被公眾所關注的非主流作家,海明威和菲茨傑拉德就是在他的積極鼓勵和鼎立相助下走上了美國文壇的前沿,成為20世紀20年代美國最顯赫的作家。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在其文學批評成名作《阿克瑟爾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像文學研究》中,威爾遜以清晰曉暢的文字向人們展示了馬塞爾·普魯斯特、T·S·艾略特 、詹姆斯·喬伊斯等現代文學大師的風采,第一次把《追憶似水年華》和《尤利西斯》等曠世佳作引入美國公眾的視野和討論之中。威爾遜不僅以其極具前瞻性的慧眼使美國文壇意識到這些現代作家的重要性,而且也大大縮小了高雅文學和普通讀者之間的距離。
從他20年代的早期小說創作《想念戴茜》起,威爾遜就明確地對外表達了這樣一個信念:藝術家應該走出小圈子,去擁抱更博大豐富的生活;他在30年代的兩部重要的文學評論集《創傷與神弓:文學論文七篇》和《阿克瑟爾的城堡》中,就此進行了進一步的闡發:前者強調的是批評家如何在藝術家和公眾之間起到良好的溝通作用,使藝術服務於生活;後者則以生動的“城堡”意象來隱喻藝術家脫離生活就是對創造力和藝術生命力的扼殺;在40年代的歷史巨著《到芬蘭車站:歷史的寫作和行動之研究》中,他將這個主題發揮到了極至,他用列寧來到聖彼得堡芬蘭車站領導俄國十月革命作為知識分子實現自己抱負和使命的象徵。對列寧形象的再塑造生動詮釋了威爾遜對知識分子身份和職責的認識。這樣的認識不僅傳承了18世紀人文主義精神——即人類一切學識和思想都應該體現對人的關懷,整個人類的自由和幸福生活都應該是人文主義者的理想和目標;而且也呼應了美國文化精神的奠基人愛默生在其隨筆《美國學者》中對知識分子意義和職責的界定。愛默生認為,知識分子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思想著的人,但他的思想不能被傳統和書本所束縛,他應該還是一個行動的人。所謂“行動”就是要繼承和傳播人類歷史上的那些偉大思想,並不斷創造出新的思想。知識分子是“世界的眼睛”。他把自己的思想傳播給全人類,而不是僅僅傳達給其他少數的知識分子。詩人夏皮羅曾對威爾遜做出這樣的評價:“威爾遜的評論成就在於他把文學與人類生存的圖景結合為一,從抽象分析家手中盜取文學之火。他可能是現代評論家裡唯一可以無私、博學而勤懇地把我們這一代的科學、社會、美學與創作靈感帶回大眾的注視之中的人。”
《三維思想家》是威爾遜30年代的另一部有影響的文學評論集。三維思想家這一概念是說,一個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裡,僅有“藝術”這一維度是不夠的,他的精神世界應該是多維度的,包括對社會意識形態、歷史、哲學、心理等多方面的關照。“三維思想家”這一名稱不僅是威爾遜對藝術家的精神修養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寫照。作為文學評論家,威爾遜的文化批評,就像一面多稜鏡,從多維度折射出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近半個世紀中,威爾遜一共寫過20多部文化評論著作,這些論著以美學、社會和政治為主題,以散文、詩歌、劇本、遊記和歷史傳記等不同的藝術形式,抒發著他對美國文化各個層面的思考。這些文化批評始終同美國的社會發展變化息息相關,體現了驚人的歷史跨度,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傳統和價值觀的重建,20年代“歌舞昇平”下掩蓋的空虛和混亂,到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的社會動盪和百姓的生活狀態,從30年代知識分子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和對馬克思主義的轉向,40年代對存在於美國主流社會之外的少數民族宗教和生活圖景的描繪,到50年代在以色列發現的死海古卷對基督教起源的質疑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們把威爾遜的這些批評集結在一起,我們將看到美國半個世紀的文化全景。美國文明是威爾遜一生的研究主題,反過來,他的一生也是我們研究美國文明的重要文本。正如《紐約時報》對威爾遜所做的評價:“如果有美國文明的話,是威爾遜先生幫助我們發現了它,而他本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威爾遜不僅為讀者提供了高水準的文學賞析,他的文學批評本身對讀者來說也是一種審美的享受。如舍曼·保羅對威爾遜所作的評價:“他的藝術的大部分就是他的批評,一個批評家的藝術就是要激發思想並解決思想的問題,而他最好的批評就是藝術。”威爾遜認為,批評家僅僅是批評家是不夠的,批評家應首先是藝術家,是善於創作詩歌、戲劇和小說的作家。因為只有具備了藝術家素質的批評家才能真正對藝術創作者及其作品產生真摯的同情,他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實的信息傳遞給讀者。而且,文學評論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就像威爾遜所說的那樣:“文學批評是觀察人類意念與想像如何被環境模塑的一種歷史。”所以,批評家不僅需要敏銳的歷史意識和科學的研究能力,更需要豐富的想像力,是想像力賦予了文學批評藝術的感染力。除此之外,威爾遜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和駕馭使他的文章明晰、有趣、並具有鮮明的個性。威爾遜把“清晰、流暢和說服力”看作是文學評論寫作的最高境界。威爾遜批評的藝術感染力使他擁有了眾多的讀者,他滲透在文學批評中的價值觀便得以向更廣泛的公眾輻射。
縱橫美國文壇半個世紀的威爾遜就是這樣一個知識分子,他被人們略帶傷感地稱作是“美國最後一個文學通才。”今天像威爾遜這樣不僅具備專業素養,又有獨立思想和現實情懷的文學批評家和知識分子確實很難找了。在威爾遜批評生涯的後期,正值形式主義批評甚囂塵上,在此之後結構、解構、後現代等主義紛紛大行其道。在這種大背景下,文學批評從一個大眾化的文化活動,漸漸屈從了高度專業化社會的發展需要,開始在學院的圍牆內生存。可以說,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下,不願盲從和跟風的威爾遜是孤獨的,而他的一些觀念和做法同時又為那些學院派所不齒,他們認為威爾遜不過是個高雅文學的“普及者”。
無論學術界如何變化,威爾遜始終堅持自己藝術判斷和批評的獨立性。有人形象地把威爾遜比作是文藝復興的最後一個戰士。在知識高度專業化的現代社會中,一個藝術家仍然堅守自己獨立的人格和自由實在難能可貴,這樣的獨立和自由使他能夠長久保持藝術家的想像力、敏銳尖利的批評鋒芒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威爾遜的文學批評觀對中國的文學批評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上世紀中葉,當威爾遜的文學批評和影響力在美國達到巔峰的時候,我們國內的文學批評還處在被政治占領的年代,那時的評論家們“完全失去了作為獨立的文化創造者的主體性,沒有自己的思想、趣味和語言。”是一個“評論缺位的時代”。當時,受過嚴格外國語言文學訓練的人對威爾遜的文學批評還是熟悉的,但這也僅限於對威爾遜文學範圍之內的關注,對於他的人文關懷則不僅是學者們的盲點,也是那個特定時代的雷區。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內文學批評界開始進入較為自由和獨立的狀態,國外大量的學術思潮也隨之進入中國。因此,在80年代國內文學批評界曾出現過一次“充滿激情和想像”的高潮。當時的評論家們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感,他們隨時準備著為啟蒙大眾,推動社會前進而獻身。但是,各種思潮的涌動也使文學批評界呈現浮躁的心態,於是,進入90年代後,面對浮躁和魚龍混雜,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冷靜思考,主張知識分子應當返回學術界、重建學術規範。當時國外的文學批評也已經成為學院語境下的專業化批評,知識和思想的生產開始退出公共的領域,“知識分子的安身立命之處不再是廟堂或廣場,而是有自己的崗位,即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本來所具有的超越性被切斷了,不再向社會提供現實意義。90年代後,儘管批評界圍繞“專業研究”和“公共關懷”有過幾次討論,但後現代話語、學科專業化、以及以福柯為代表的特殊知識分子已經成為某些領域的知識現象。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下,以人文關懷,文化干預為批評目的的傳統文學批評家威爾遜被邊緣化了,甚至被質疑在當下的語境,研究威爾遜是否還有價值,因為他沒有提出過鮮明的理論或體系。然而,我們知道,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一樣是用不同的方式創造著民族的文化,維護人類的理性與良知。一個社會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批評家的聲音。像威爾遜這樣的“社會良知”的漸行漸遠是一個時代的損失。80年代,由美國開始的公共知識分子問題的討論把威爾遜重新帶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因為威爾遜的批評靈魂就是強調對現實的關懷,具有“公共知識分子”的顯著特徵。在理論標新立異,術語推陳出新的文學批評氣候下,我們重新研究威爾遜就是對人文傳統的回歸,就是回到文學的最本源。因為,威爾遜代表的是傳統的人文主義批評,他是一個真正推廣文學的人,他相信人文精神是文學批評之根本,是文學批評的生命。


美國學術界對威爾遜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一些知名學者如珍妮特· 格洛斯、舍曼·保羅以及劉易斯· M · 戴伯尼等都撰寫了關於威爾遜研究的專著,他們從生平、文學創作、批評方法和影響等方面從不同的視角對威爾遜進行研究。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散見於報刊雜誌和論文集中的文章也從不同側面展現威爾遜的批評風采。
舍曼·保羅1965年出版的《埃德蒙·威爾遜:我們時代的文學界研究》是一部較早期的威爾遜研究專著。該書以時間順序追述了威爾遜生平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從這些階段的代表作品中揭示威爾遜思想發展和批評特色,以及威爾遜作為一個自由學者的人格魅力。1955年在美國文學藝術學會授予威爾遜罕見的隨筆與批評金獎時,范·懷克·布魯克斯稱威爾遜是僅有的幾個可以稱得上是作家的批評家,他代表了“一種行將消失的類型,一個自由的文人。”這也正是保羅所要論證的威爾遜的人格。他的職業操守使他在亂世中仍能潔身自好,保持那種他所說的“天才的勇氣”,對威爾遜而言,一個文人僅有天才是不夠的,他還必須具備道德和才智上的勇氣,只有這樣,他的天才才能得到最好的發揮。正是這樣的人格和精神才使威爾遜沒有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有著比他同時代的文人更為長久的生命力。
保羅的《埃德蒙·威爾遜:我們時代的文學界研究》為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有著深刻文化意味的威爾遜傳記,他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個大寫的人。這樣的研究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一個知識分子的學術成就固然重要,但只有堅守自己的獨立和自由才能使自己的學術生命之樹常青。
如果說保羅的研究注重的是威爾遜作為一個特定時代的文人所具備的一種精神的話,珍妮特·格洛斯則是針對威爾遜批評方法的純學術研究。格洛斯是威爾遜研究方面的權威人士之一,出版過一系列的相關研究成果。在這本《埃德蒙·威爾遜:我們時代的批評家》中,格洛斯細讀了威爾遜對葉芝、普洛斯特、詹姆斯和普希金等人的批評,並從中歸納出威爾遜的批評方法、批評目的以及批評風範。這部學術著作出版於80年代末,當時正是一個研究威爾遜的學術高潮,格洛斯的一些結論沿用至今,如她從威爾遜的批評精神和脈絡中找到了法國歷史批評家聖勃夫、泰納以及英國文化批評家馬修·阿諾德等人文主義批評傳統的影響,也正是這樣的批評精神使得威爾遜能夠超越文本,觸及讀者,關注生活。
懷俄明大學英語教授劉易斯·M ·戴伯尼2005年9月出版的《埃德蒙·威爾遜的文學人生》是迄今為止美國學界關於威爾遜研究最新和最全面的一本傳記。該傳記就是通過對威爾遜一生的深入挖掘來展示“他的傳記就是文學史”這樣的觀點。
戴伯尼為該傳記起的書名耐人尋味,尤其在讀過這本傳記後我們會有更深刻的感觸:《埃德蒙·威爾遜的文學人生》,一個看似平常的題目,然而,讀過這本書回頭再細細品味才覺出它的巧妙。這個題目可以看作是包含著雙重意思:首先,“文學人生”總結了威爾遜一生生活和文學的互動,文學為威爾遜的文化批評和指點人生提供了最佳的平台。而在他一生都不曾間斷的文學評論中,他始終把藝術家看作是文學文化史上的一個個“主人公”,他要通過想像力再現他們的人生,從而還原他們所處的那段文化歷史。
再者,書名“A Life in Literature”不僅概括了威爾遜的文學人生,而文學中的這個“life” 更是威爾遜文學批評的關鍵字。作為文學批評家,威爾遜一生的努力就是要發掘和保留文學中的生命和生機,他遠離理論和學院的一些做法和“偏見”,其實是害怕一些東西會傷及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的元氣。“埃德蒙·威爾遜批評家身份的長存歸因於他無窮的生命力和對文學的強烈的熱愛。這些特性在戴伯尼這本意味深長的傳記中得到很好的印證。”
從這樣的題目我們可以看出傳記人戴伯尼是深得威爾遜秘笈的,這樣的題目對於詮釋威爾遜的文學人生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其實威爾遜生前就有意讓傳記家戴伯尼為自己立傳,他願意有人能在他身後把他作為一個社會現象來研究,戴伯尼不負眾望,這本厚重的傳記為我們描摹了一個真實全面的威爾遜。書中追述了從爵士樂時代到甘迺迪當政這幾十年中威爾遜思想和藝術的發展,描述了威爾遜怎樣從一個小城鎮的溫雅紳士一步步走向美國文化舞台的中央,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文化使命,最終以“最後一個文藝復興時代的戰士”而謝幕。
威爾遜個人的歷史與美國文學的發展史是如此的環環相扣,他用自己真誠和犀利的批評應和著美國文學史上的每一次起伏。作為一本傳記,戴伯尼不僅向我們呈現了威爾遜有聲有色的文學人生,他還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少有局限,鮮有保留。站立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完整真實的威爾遜,他不僅是一個批評大師,一個美國文化現象的呈現者,他還有著常人所具有的各種怪癖和缺點,這些缺點使威爾遜更加的鮮活生動起來,如美國歷史學家小亞瑟·施萊辛格對此書所做出的評價:“埃德蒙·威爾遜是20世紀最傑出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他也是一個有個性魅力並著迷於生活的人。戴伯尼在傳記中以深刻、謹慎和發人深省的敘述對威爾遜一生的各個方面給予了公正恰當的處理。”
上述這些專著都是威爾遜文學批評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成果,充分表明了國外威爾遜研究已經具有的規模。然而,這樣一個在歐美國家頗具影響力的批評家對於中國的讀者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至今國內尚未開始對威爾遜的文學批評進行系統的介紹和研究,這多少是一種缺憾,與威爾遜對美國及世界文學及文化所做的貢獻以及所獲的聲名相比顯得很不平衡。本書試圖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較為系統而全面地將威爾遜研究引入中國的語境之中,拋磚引玉,引發國內學者對威爾遜的研究興趣,讓讀者認識一位久未“謀面”的文人—— 一位能激發思想、針砭時政、引領審美品位和社會道德的文化大家。這是國內學者目前還沒有做過,但又很值得一做的事。況且,威爾遜的批評理論和靈魂就蘊涵於他的為人為文中,他的文學觀點一旦得到呈現和樹立,其影響力自然就會發生。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不是單純的威爾遜文學批評研究,而是給予其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以相同的比重,並將他的生平和思想發展融入其中。這樣做的目的既凸顯了威爾遜的文學批評特色,又表現了他的批評活動超越文學批評本身,向文化和文明遞進的中心主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