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衣十利

納衣十利

衲衣。雲糞掃衣。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縫納為法衣,故名糞掃衣,亦名納衣。

(衣服)一作衲衣。雲糞掃衣。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縫納為法衣,故名糞掃衣,亦名納衣。比丘著之,十二頭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統紀(慧思尊者傳)曰:‘平昔禦寒唯一艾衲。’注‘法華經,衲衣在空間。律文謂之五納衣。謂納受五種舊弊以為衣也。俗作衲字失義。’大乘義章十五曰:‘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禪僧多著納衣,故一稱曰衲衣。傳燈錄(多福和尚章)曰:‘問如何是衲衣下事?‘

佛學術語,(名數)釋氏要覽上曰:“十誦云:若納衣不貼田相。不許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數。二少所求索。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濯易。六少蟲壞。七染易。八難壞。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引十住婆沙而列十利,與上列十利相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