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學與技術:固體表面分子組裝

納米科學與技術:固體表面分子組裝

《納米科學與技術:固體表面分子組裝》是2014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萬立駿。本書通過介紹固體表面分子吸附組裝的基礎知識、研究方法等探討固體表面分子組裝體系的組裝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納米科學與技術:固體表面分子組裝
  • 作者:萬立駿
  • ISBN:978-7-03-040416-9
  • 類別:理論專著/研究生教育
  • 頁數:343頁
  • 定價:128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5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字數:450千字
  • 編輯:楊震,張淑曉,劉冉
  •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內容簡介,適用對象,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固體表面分子吸附組裝/自組裝是化學、物理、材料、納米和生物等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是創造新物質的重要手段和技術方法之一。本書介紹固體表面分子吸附組裝的基礎知識、研究方法,以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技術研究組裝結構和過程的實例,強調組裝體系的結構形成和變化、組裝體系的功能等,並探討相關組裝體系的組裝規律。

適用對象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物理、化學、納米科技等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該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也適合對STM技術、表面分子成像和圖案化感興趣的非專業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萬立駿,1957年7月生,1982年1月本科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1996年在日本東北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掃描探針顯微學、電化學和納米材料科學研究。發展了化學環境下的掃描探針技術,在表面分子吸附和組裝規律、納米圖案化、表面手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致力於能源轉化和存儲器件的表界面化學、電極材料製備方法學和新型電池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曾獲開發中國家科學院化學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獎項。應邀擔任《中國科學:化學》雜誌主編,以及Acc.Chem.Res.,IACS,Angew.Chem.等10餘種學術期刊的編委或顧問編委。被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Fellow”,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及電化學委員會主任等。

圖書目錄

《納米科學與技術》叢書序
前言
第1章緒論
1.1固體表面分子吸附
1.1.1固體表面
1.1.2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
1.2分子組裝
1.3表面分子組裝結構的形成
1.3.1組裝形成的典型作用力
1.3.2影響表面分子組裝結構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第2章分析表征組裝結構的常用技術
2.1 STM與電化學STM
2.1.1 STM
2.1.2電化學STM
2.1.3掃描隧道譜
2.2 AFM
2.3電化學技術
2.3.1循環伏安法及循環伏安曲線
2.3.2循環伏安曲線的分析
2.4譜學技術
2.4.1紫外一可見光譜
2.4.2橢圓偏振光法
2.4.3拉曼光譜法
2.4.4紅外光譜法
2.5其他典型顯微學成像方法
2.5.1掃描電子顯微技術
2.5.2透射電子顯微技術
2.6低能電子衍射法
2.7 x射線光電子能譜方法
參考文獻
第3章烷烴及其衍生物分子的組裝
3.1烷烴類分子在石墨表面的組裝
3.1.1正構烷烴在石墨表面的自組裝
3.1.2烷烴自組裝層的穩定性
3.1.3烷基衍生物在石墨表面的吸附組裝
3.2烷烴類化合物分子在其他基底表面的組裝
3.2.1烷烴分子在MoS2和MoSe2表面的組裝
3.2.2烷烴分子在Au(111)表面的組裝
3.2.3烷基醇分子在Au(111)表面的組裝
3.3烷烴類化合物分子自組裝結構的奇偶效應
3.3.1在HOPG表面組裝結構的奇偶效應
3.3.2在金屬表面組裝結構的奇偶效應
參考文獻
第4章金屬配合物分子的組裝與調控
4.1分子尺寸對組裝結構的影響
4.2分子形狀和構型對組裝膜結構的影響
4.3基底材料對組裝膜結構的影響
4.4配體及其配合物分子表面組裝膜結構比較
4.4.1配體分子BPMB及其螺旋形配合物的組裝
4.4.2配體分子BPMmB及其三角形配合物的組裝
4.5基於分子模板控制的金屬配合物在石墨表面的單分散
4.6酞菁分子配合物的組裝
4.6.1雙層酞菁鐠配合物結構
4.6.2雙層酞菁鐠分子的組裝結構
4.6.3 雙層酞菁鐠配合物分子與八辛基酞菁共存的組裝結構
4.6.4雙層酞菁鐠配合物、八辛基酞菁及寡聚苯乙炔三元共存的組裝結構
參考文獻
第5章分子模板與主客體組裝
5.1分子模板的構築
5.1.1氫鍵格線結構
5.1.2范德華力格線結構
5.1.3配位鍵格線結構
5.1.4共價鍵格線結構
5.1.5大環化合物格線結構
5.2客體分子的填充與主客體結構的形成
5.2.1尺寸匹配性
5.2.2位點匹配
5.3分子模板和主客體結構的調控
5.3.1基底
5.3.2客體分子的影響
5.3.3組分比例
5.3.4覆蓋度(濃度)
5.3.5溶劑
5.3.6外界因素
5.4主客體組裝結構的功能化
參考文獻
第6章功能體系的組裝
6.1模擬光電器件的組裝體系
6.1.1 BT,m—BT,TPBl分子的自組裝結構
6.1.2退火作用下的TPBl/BT複合層結構與發光強度
6.1.3自組裝層的電子特性
6.2石墨烯分子的組裝
6.2.1構象誘導的正反交替組裝結構
6.2.2烷基取代對組裝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6.2.3單分子電學性質研究
6.3二元分子的圖案化組裝
6.3.1長方形雜化結構與單組分DTT結構並存
6.3.2長方形一菱形雜化結構
6.3.3菱形雜化結構與正方形雜化結構
6.3.4長菱形雜化結構和PBP單組分組裝結構並存
參考文獻
第7章組裝結構的轉化
7.1熱誘導產生的寡聚噻吩組裝結構轉化
7.1.1 4T—3—8T在石墨表面的組裝
7.1.2 4T 3—8T在石墨表面組裝結構的轉變
7.1.3 4T—3—8T在Au(111)表面的組裝結構
7.2溫度對表面組裝結構的手性特徵的影響
7.3手性結構多樣性
……
第8章表面組裝結構的手性
第9章電化學環境下的分子吸附組裝
第10章表面功能化
索引
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