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布科(歌劇作品)

納布科(歌劇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歌劇《納布科》,四幕歌劇,作於1841年,是威爾第的成名作。這部歌劇由索萊拉(Temistocle Solera)撰腳本,改編自聖經故事及Anicet-Bourgeois 與Francis Cornu 的話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布科
  • 外文名:Nabucco
  • 類型:四幕歌劇
  • 作成時間:1841年
  • 作者:威爾第
  • 撰腳本:索萊拉
  • 首演時間:1842年3月9日
  • 首演地點:米蘭斯卡拉歌劇院
簡介,作曲家,相關歷史,相關評論,劇中角色,劇幕簡述,樂隊編制,

簡介

1842年3月9日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首演。納布科即內比尤查德內扎,巴比倫國王,是一個殘暴的侵略者,率領軍隊占領了耶路撒冷,並驅趕了那裡的猶太人。劇本熱情歌頌了這些猶太人不甘受奴役、思念家鄉、懷戀祖國的真摯感情。
正是劇本中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深深打動了威爾第,使他聯想到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想到家鄉的父老兄弟還在奧地利侵略者的鐵蹄下掙扎。他把對祖國的深厚的感情和對侵略者強烈的仇恨全部傾注到這部歌劇的音樂中。整部歌劇音樂情緒激昂,熱情有力,旋律明朗,氣勢雄偉,自始至終洋溢著愛國主義精神。
這部作品最早是斯卡拉歌劇院的經理逼迫他創作的。威爾弟在回憶這部作品的創作時曾說,起先他並不打算創作,回家就把腳本扔在桌上。後來是第一頁的一行歌詞"飛吧,我的思想,展開金色的翅膀(這是巴比倫河邊被囚禁的猶太人為了他們被掠走的土地而沉痛合唱的第一句歌詞)"給了他創作的激情與靈感。劇中最受歡迎的即是這首著名的反侵略的愛國歌曲《飛吧,我的思想,展開金色的翅膀》。

作曲家

威爾第
居塞比·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義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1813年10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帕爾馬的隆高勒農村小客棧主家庭,比在萊比錫出生的華格納晚5個月。他的父親是當地旅館的老闆和雜貨商。這是一個家境清貧的農民家庭。父親打發他到附近布塞托一個鞋匠家去住,幼時從鄉村樂師學音樂,他在那裡學習管風琴,並在鎮上管弦樂團工作。當他被鎮民送往米蘭音樂學院學習時,卻遭到拒絕,被拒原因是他的歲數太大(超過了14歲)。後隨拉維尼亞學習音樂。1838年他回到布塞托開始歌劇創作,後來開始寫他的第一部歌劇《博尼法喬伯爵奧貝爾托》,該劇於1839年他26歲時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這部歌劇取得了成功,使他獲得了創作三部新歌劇的契約。1842年,因歌劇《那布科》的成功,使他一躍而成為義大利第一流的作曲家。1848年應馬志尼的委託,寫成愛國歌曲《把號角吹響》。作於四十年代的早期歌劇《納布科》、《倫巴第人》、《歐那尼》等,表現了愛國思想和反抗異族壓迫的精神,對當時義大利資產階級的統一和獨立運動起了鼓舞作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中期歌劇《利哥萊托》(一譯《弄臣》)、《行吟詩人》、《茶花女》等,以在義大利民歌和民間舞曲基礎上提煉的音樂語言,生動地刻畫了一系列人物的性格面貌,內容亦觸及一定的社會問題,並流露出對被損害者的同情。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後期歌劇,以在義大利歌劇史上具有革新意義的《阿依達》、《奧賽羅》為代表,在音樂上常把宣敘調和詠嘆調融為一體,管弦樂效果亦較豐富。除歌劇三十餘部外,尚作有紀念孟佐尼的《追思曲》以及若干聲樂曲。當時的義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威爾第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厄爾南尼》、《阿爾濟拉》、《列尼亞諾戰役》等以及一些革命歌曲鼓勵人民起來鬥爭,有“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五十年代是威爾第創作的高峰時期,他勤奮不懈的創作,先後寫出了《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假面舞會》等七部歌劇,奠定了歌劇大師的地位。後應埃及總督之請,為蘇伊士運河的通航典禮創作了《阿伊達》。威爾第譜寫了《阿伊達》之後16年就再沒有寫過任何歌劇,晚年又根據莎士比亞的劇本創作了最後兩部震驚--悲劇性的《奧塞羅》和喜劇性的《福斯塔夫》。 威爾第 是19世紀義大利歌劇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作曲家。出身於小商之家,曾報考米蘭音樂學院未被錄取,後師從拉維尼亞學習作曲和配器。創作以民族民間音樂為淵源,借鑑外國先進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歌劇以題材的社會性,現實性,人物和環境的質樸真實,音樂,戲劇的緊密結合,聲樂歌唱的主導地位和變化豐富的動人旋律而著稱。一生創作了26部歌劇,善用義大利民間音調,管弦樂的效果也很豐富,尤其能繪聲繪色地刻劃劇中人的欲望、性格、內心世界,因之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一。

相關歷史

《納布科》是威爾第第三部編寫的歌劇,被認為是奠定威爾第作曲家地位及名譽的一部作品。《納布科》描述猶太人被巴比倫君王納布科 (尼布甲尼撒二世)擊敗並逐出家園的事件。
威爾第第二部作品,亦是他首次嘗試編寫的喜劇,《一日國王》 (Un giorno di regno),遭遇慘烈的失敗及批評,心灰意冷的威爾第打算放棄寫作歌劇。
他轉職在布塞托音樂學校 (Music School of Busseto)當教師,但生活一直沒有改善。他後來辭職,但米蘭音樂學院拒絕聘用他。同一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和多尼采蒂 (Gaetano Donizetti)都已經成名。威爾第的第一部歌劇《奧貝爾托》 (Oberto)的收益不足以維持他的生計,威爾第似乎沒辦法在米蘭繼續生活。
史卡拉劇院的經理Bartolomeo Merelli,邀請威爾第為《納布科》(原名為 Nabucodonosor)作曲。Merelli 原先是邀請普魯士作曲家尼可萊 (Otto Nicolai)作曲,但尼可萊當時正開始為《Il proscritto》作曲,故此拒絕了邀請。(尼可萊事後非常後悔,見下評論部份)。威爾第初時亦拒絕了Merelli,但留下了手稿。威爾第形容他自己,從初時拒絕到後來接受作曲邀請,是一個很戲劇性的轉變,“我將手稿狠狠地擲在桌上”,“在天亮前反覆閱讀手稿不只一次,而是兩、三次,直至(他)透徹理解整個故事。”這似乎是誇張的陳述,他實際上是花了幾天,甚至是幾個星期謹慎地去考慮,才決定作曲。
《納布科》於1841年秋季完成作曲。不像上一部歌劇《奧貝爾托》,完成作曲後足足待了3年時間劇院才同意上演,《納布科》只待了6個月,便於1842年3月開始製作,並於1842年3月9日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上演。因為《納布科》的芭蕾舞劇在數月前於同一劇院上演,威爾第的歌劇重複再用當中大部份的道具及場景布置,由Giorgio Ronconi (男中音)飾演納布科,Corrado Miraglia (男高音)飾演耶路撒冷君王Ismaele, Giuseppina Strepponi (女高音)飾演納布科長女Abigaille ,Giovannina Bellinzaghi (女高音)飾演次女Fenena 。

相關評論

威爾第自言:“這部歌劇可以說是我藝術生涯的開始。”沒錯,《納布科》一出即時取得了成功,呼聲蓋過了多尼采蒂 (Gaetano Donizetti)和帕契尼 (Giovanni Pacini) 在附近上演的歌劇。聽眾熱烈讚賞,評論家都給予正面的評價。
有趣地,有一人批評《納布科》噁心,這人就是尼可萊 (Otto Nicolai),先前拒絕了為《納布科》作曲的作曲家。
作為一個普魯士人,當時生活在米蘭的尼可萊,對於感情色彩豐富的義大利歌劇感到奇怪,在他拒絕了Merelli 邀請他為《納布科》作曲後,他開始著手編寫《Il Proscritto》。1841年3月《Il Proscritto》首演,但卻遭遇災難性的失敗,Merelli不得不與尼可萊解除契約。尼可萊離開前往維也納,他在當地得悉《納布科》取得成功後非常忿怒。“(《納布科》)非常可怕”,他寫道,“他的曲譜十分愚昧——技術上他並不專業——他一定是有著一顆驢子的心,在我的眼中,他是一個十分可憐、可恥的作曲家……”。此外,他批評《納布科》什麼都不是,只是「忿怒、謾罵、流血、謀殺」。
尼可萊只是小數的批評者。今天,尼可萊的名聲遠遠不及威爾第。《納布科》奠定了威爾第往後的成功,直至他退休前,共創作了16套歌劇。
音樂史家造就了"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 (“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成為一個神話(《納布科》內其中一首由猶太奴隸唱出的合唱歌曲)。學者相信,當時的聽眾深受到歌曲內奴隸渴望返回家國的犟烈情懷所感動,要求重唱該樂曲。但當時政府禁止重唱,歡眾要求重唱的要求可見該歌曲的震撼力。
可是,近代的學者將"Va, pensiero" 的神話,及復興運動 (Risorgimento)時期要求將"Va, pensiero"定為義大利國歌的爭議一同冷卻下來。學者認為,觀眾的確曾要求重唱,但要求重唱的並不是"Va, pensiero",而是"Immenso Jehova",一首猶太奴隸感謝上帝拯救的歌曲。這一個發現,將威爾第在復興運動中作為音樂上的精神領袖的地位降低了。現在,\"Va, pensiero"是經常在演出時被重唱的。"Va, pensiero"是大都會歌劇院 (Metropolitan Opera)指揮李汶 (James Levine)唯一容許重唱的歌曲。
納布科(歌劇作品)

劇中角色

納布科 — (男中音)
Ismaele — (男高音
Zaccaria — (男低音)
Abigaille — (女高音)
Fenena — (女高音)
主神大祭司 — (男低音)
Abdallo — (男高音
Anna — (女高音)
巴比倫及猶太士兵、利未人、猶太貞女、巴比倫婦人、博士、巴比倫王國大公、民眾 — (合唱團)

劇幕簡述

故事發生於公元前587年
第1幕:耶路撒冷
“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這城交付巴比倫王的手,他必用火焚燒。”——耶利米書
在耶路撒冷的聖殿
納布科 (古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 II))擊敗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大祭司Zaccaria 激勵猶太人振作,相信上帝。納布科的次女Fenena 被俘虜,以迫使納布科撤退。Zaccaria 將Fenena 交給Ismaele (耶路撒冷君王的侄子,曾經出使巴比倫的使者)。Fenena 與Ismaele 二人相戀,Ismaele 力勸Fenena 逃走,留下來只會危及性命。納布科的長女Abigaille 帶著喬裝的士兵攻入聖殿,她亦心愛Ismaele 。當她發現二人原來相戀,滿心嫉妒的Abigaille警告Ismaele ,如果他不放棄Fenena ,她將會控告Fenena 叛國。納布科這時候闖入 (歌曲:'Viva Nabucco')。Zaccaria 抵抗他,威脅會用匕首殺死Fenena 。Ismaele 制止Zaccaria ,救走Fenena ,納布科下令拆毀聖殿。猶太人咒罵Ismaele 為叛徒。
第2幕:懷疑者
“看哪、 耶和華 的忿怒、 好像暴風已經發出、 是掃滅的暴風、 必轉到惡人的頭上。”——耶利米書
場景1:巴比倫皇宮
納布科離開,任命Fenena 為攝政王。Abigaille 發現一些檔案證明她自己不是納布科親生女兒,而是一個奴隸。主神(Baal)大祭司與博士 (Magi)告訴Abigaille ,Fenena 釋放了猶太俘虜。他們散播納布科戰死的謠言,合謀發動政變讓Abigaille 登上王位。
場景2:巴比倫皇宮的殿堂
Fenena 改信猶太教,Ismaele 與猶太人和解。Abigaille 與大祭司以國王已死為由,要求Fenena 交出王冠。這個時候,納布科沖入,嘲笑主神(Baal)及猶太人的神。他自稱自己為上帝。Zaccaria 拒絕執行納布科殺死猶太人的命令。Fenena 說要與猶太人共存亡。納布科正自稱自己為上帝 (歌曲:'Non son piu re, son dio')的時候,一道雷電把他擊昏了,王冠掉在地上,被Abigaille 取去。
第3幕:預言
“曠野的走獸必住在那裡,貓頭鷹也住在其中,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耶利米書
場景1:巴比倫空中花園
大祭司將處死猶太人及Fenena 的法令交給Abigaille ,瘋顛的納布科闖入,要求Abigaille 退還王位,Abigaille 說服納布科簽署法令,納布科要求赦免Fenena 。納布科告訴Abigaille 她不是他的親女,而只是奴隸。Abigaille 嘲笑他,並將有關的證明檔案毀掉。納布科意識到自己已被篡位,並淪為階下囚,他請求赦免Fenena 。Abigaille 歡喜若狂。
場景2:幼發拉底河畔
猶太人希望重返家鄉 (歌曲:'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Zaccaria 再次激勵他們相信上帝,預言上帝將會毀滅巴比倫。
第4幕:粉碎的偶像
“主神蒙羞,她的偶像都驚惶。”——耶利米書
場景1:巴比倫皇宮
納布科醒來,回復清醒意識。納布科看著女兒Fenena 將要被處死,但他卻無能為力。在絕望之際,他向猶太的神懺悔,承諾會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並歸信於他。神應允了他,在親兵的協助下,他誓要懲罰所有叛國者,並拯救Fenena 。
場景2:巴比倫空中花園
一眾猶太人及Fenena 將要被殺,獻祭給主神 (Baal)。納布科闖入,手執配劍,將主神像擊得粉碎。納布科下令釋放所有猶太人,重建上帝的聖殿。Abigaille 進入,服毒自殺。她死前表達她的悔意,並懇求Fenena 的寬恕。Zaccaria 宣布納布科為上帝的僕人,亦是眾王之王。

樂隊編制

曲譜由以下樂器演奏:
2部長笛 (或加入短笛)
2部雙簧管 (或加入英國管)
2部單簧管
4部法國號
2部小號
3部長號 (2部高音,1部低音)
1部細管低音號 (cimbasso),定音鼓,大鼓,鈸,小鼓,三角鐡
2部豎琴
弦樂團
平均演出時間為2小時15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