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頸濱鷸

紅頸濱鷸

紅頸濱鷸(學名:Calidris ruficollis)體長約15厘米,是一種灰褐色濱鷸。腿黑,上體色淺而具縱紋。冬羽:上體灰褐,多具雜斑及縱紋;眉線白;腰的中部及尾深褐;尾側白;下體白。與長趾濱鷸區別在於灰色較深而羽色單調,腿黑色。春夏季頭頂、頸的體羽及翅上覆羽棕色。與小濱鷸區別在嘴較粗厚,腿較短而兩翼較長。主要棲息於凍原地帶蘆葦沼澤、海岸、湖濱和苔原地帶。以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繁殖於西伯利亞北部凍原地帶。西自太梅爾半島,往東到阿納德爾和楚科奇半島。越冬於中國廣東、海南島、福建和台灣。往南到菲律賓、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濱鷸
  • 拉丁學名:Calidris ruficoll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鷸科
  • 濱鷸屬
  • :紅頸濱鷸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 1776
  • 英文名稱 :Red-necked Stint
  • 英文名稱 :Rufous-necked Stin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紅頸濱鷸夏羽頭、頸、背、肩紅褐色。頭頂和後頸具黑褐色細縱紋;黑褐色貫眼紋不甚明顯。眉紋、臉、頰、頸和上胸紅褐色。嘴基和頦白色。背和肩具黑褐色中央斑與灰白色羽緣;翼上覆羽黑褐色,具紅褐色羽緣和白色端斑。翅上大覆羽和內側初級覆羽具較寬的白色端斑;飛羽黑褐色。內側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和大覆羽、初級覆羽的白色端斑共同形成翅上顯著的白斑。腰中部、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尾上覆羽兩側白色,兩側尾羽淡灰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胸和胸側微綴少許褐色斑。冬羽赤褐色消失。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胸兩側徽具灰色縱紋,眉紋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幼鳥頭頂淡灰皮黃色,微具褐色縱紋;眉紋白色。後頸淡灰色。翕黑褐色,具棕色羽緣,翕側羽毛外緣白色,形成細的白色翕線。肩上列羽毛中部黑色,具棕色和白色羽緣。肩下排羽毛較灰,具暗色亞端斑和白色羽緣。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淡皮黃色羽緣。下體白色,胸綴灰皮黃色,胸兩側具細的縱紋。
大小量度:體重♂20-41克,♀24-35克,體長♂145-165毫米,♀149-166毫米;嘴峰♂16-17毫米,♀18-19毫米;翅♂92-104毫米,♀101-107毫米;尾♂42-49毫米,♀44-50毫米。跗蹠♂18-21毫米,♀19-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凍原地帶蘆葦沼澤、海岸、湖濱和苔原地帶。冬季主要棲息於海邊、河口,以及附近鹽水和淡水湖泊及沼澤地帶。遷徙期間甚至會出現於內陸湖泊與河流地帶。

生活習性

紅頸濱鷸在中國主要為旅鳥。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月遷經中國。常成群活動。喜歡在水邊淺水處和海邊潮澗地帶活動和覓食。行動敏捷迅速。常邊走邊啄食。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主要通過地面啄食。有時也將嘴插入泥中探覓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聖誕島、關島、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緬甸、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美國、越南。
旅鳥:比利時、百慕達、加拿大、丹麥、斐濟、芬蘭、法國、德國、以色列、義大利、哈薩克斯坦、肯亞、馬紹爾群島、莫三比克、荷蘭、挪威、秘魯、塞席爾、索馬里、南非、瑞典、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萬那杜。
紅頸濱鷸分布圖紅頸濱鷸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於西伯利亞凍原地帶蘆葦沼澤和苔蘚岩石地上。繁殖期為6-8月。營巢於苔原草本植物叢中。每窩產卵通常4枚,偶爾3枚。卵的顏色為赭色或黃色,被有小的磚紅色或棕紅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的大小為28×20毫米。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