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路(浙江省景寧縣紅軍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軍路,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大地鄉境內。1935年4月初,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主力500餘人,在師長粟裕、政委劉英率領下,從慶元縣山丘轉戰景寧縣,展開游擊戰爭。 在景寧縣沙灣鎮旺、大地鄉馱洋村激戰一天一夜,挺進師損失慘重,傷亡50餘人。次日紅軍分兩路衝出包圍圈,向官塘、洋坑、家地方向撤離,部分傷員留住大地偏僻鄉村醫治療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路
  •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
  • 1995年:結束了無車的歷史
  • 1997年:光榮脫貧
紅軍之路,回顧歷史,

紅軍之路

大地人民有著勤勞、勇敢、樸實的優良傳統。“張坑人民勇救紅軍”的英雄事跡已載入我黨史冊,蕭克將軍親筆為張坑路提名“紅軍路”,鄭公洋、馱垟等8 個村也被列為老區村。如今的大地人民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良傳統,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向命運發起挑戰,1995年結束了無車的歷史,1997年光榮脫貧,今天的大地人民正昂首闊步奔向小康。

回顧歷史

據《景寧畲族自治縣誌》卷二十七·軍事)記載:民國24(1935)4月初,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主力500餘人,在師長粟裕、政委劉英率領下,從慶元山丘轉戰景寧,展開游擊戰爭。4月6日,陳挺率閩東紅軍獨立第二師突襲旺水,俘浙保一團兩班兵員,繼襲沙灣民團,繳獲步槍11支及浙保後勤物資及銀元8000餘圓;8日,向大地方向轉移,九時許,在馱洋坳陷入國民黨軍伏擊圈,激戰一天,殲“國軍”10餘人,挺進師傷亡50餘人,次日下午5時紅軍分兩路衝出包圍圈,向官塘、洋坑、家地方向撤離。
在通往大地鄉的康莊公路上,蕭克將軍親筆題寫的 “紅軍路”碑,依然在向人們講述“張坑人民勇救紅軍”的英雄事跡。
紅軍路紅軍路
那是一九三五年臘月,工農紅軍挺進師某支隊在景寧畲族自治縣標溪鄉與偽52師發生遭遇戰,偽浙保一團又從另一方向朝該支隊逼近,該支隊在劉文生、周常良帶領下衝出重圍,向慶元的官塘方向轉移。經過大地鄉時,將4名傷員留在張坑村。民眾冒死將傷員安置在銀坑洞中,歷時116天,傷員痊癒歸隊。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張坑村建起了通村機耕路。至2004年1月6日,大地紅軍路建成通車。在大地鄉的愛心簿上,記載著省老區辦、廣廈集團、市交通局、省供銷社、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省交通廳及張家亮等一大批愛心單位和愛心個人。這條凝聚了張坑人民勇救紅軍傷員和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愛心的“紅軍路”實現了當年劉文生、周常良向張坑民眾許下的“革命勝利之日,就是修橋補路報答民眾之時”的革命諾言。
範式人(1909--1986),曾名志明。福建壽寧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閩東紅軍營政委、獨立團秘書長、獨立師政治部主任,閩東抗日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共閩東特委書記,福建省委軍事部、組織部部長。1940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後任中共黑龍江省委副書記、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建國後,歷任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江西省財經委員會主任,糧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郵電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書記,福建省政協主席,郵電部顧問。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顧委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蕭克,1907年7月14日出生在湖南嘉禾。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參與了創建井岡山根據地:25歲當軍長,27歲率領紅六軍團先遣西征,拉開了萬里長征的序幕;29歲正式被任命為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30歲率八路軍包圍北平,建立了敵後根據地;40歲參與了指揮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原、解放全中國的鬥爭。解放後,他曾任軍訓部長、訓練總監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政大學校長、軍事學院院長兼第一政委等。他是健在的參加過長征的三位開國上將中,惟一的南昌起義親歷者。
紅軍路紅軍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