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菱堡鎮

紅菱堡鎮

紅菱堡鎮位於蘇家屯區西南部,距蘇家屯城區13.5公里,東與林盛堡鎮、十里河鎮為鄰,北與八一鎮接壤,西與永樂鄉相連,南與遼陽市燈塔縣交界。瀋大高速公路及其鋪道從鎮東穿過,北沙河和礦生活區鐵路線西拐南下,紅永公路貫穿全鎮,紅菱煤礦生活區紅陽三礦生活區座落在境內的北沙河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菱堡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蘇家屯
  • 面積:38.75平方公里
  • 人口:27674人
  • 全鎮總面積:38.7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行政區劃,經濟建設,經濟總量,糧食自給,結構調整,經濟發展,發展目標,

地理位置

紅菱堡鎮位於蘇家屯區西南部,距蘇家屯城區13.5公里,東與林盛堡鎮、十里河鎮為鄰,北與八一鎮接壤,西與永樂鄉相連,南與遼陽市燈塔縣交界。瀋大高速公路及其鋪道從鎮東穿過,北沙河和礦生活區鐵路線西拐南下,紅永公路貫穿全鎮,紅菱煤礦生活區紅陽三礦生活區坐落在境內的北沙河畔。

行政區劃

紅菱堡鎮人民政府駐紅菱煤礦生活區。轄南紅菱堡、北紅菱堡、張良堡、泡子沿、黑林台、宛莊、佟小台、宋大台、煙臺9個行政村和紅菱、紅陽兩座煤礦生活區的7個居民社區及1995年水災後增建的紅菱新村。

經濟建設

經濟總量

紅菱人民在鎮黨委、政府領導下,奮力拚博,開拓創新,農業、工業、村鎮建設齊頭並進,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到2001年,農村社會總產值達82884萬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62萬元;非農業總產值8081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312元。
紅菱堡鎮屬於平原地帶,地面土質肥沃,盛產優質稻米,年均13000噸以上,地下煤炭豐富,年產90萬噸,儲量1.1億噸,全鎮總面積38.75平方公里,耕地35860畝,其中水田22620畝,糧經比例73:27。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居民9868 戶,總人口29248 人。

糧食自給

1996年開始,紅菱堡鎮承擔了由國家財政部、農業部、水利部立項,經瀋陽市財政局、蘇家屯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糧食自給工程遼寧省渾河示範項目區”建設任務。在境內長達6公里的“紅永公路”沿線及瀋大高速公路鋪道兩側修築“槽灌”,建成1.1萬畝高標準水田示範區。該項工程投資43704萬元,北紅菱鎮、泡子沿、新莊、黑林台、南紅菱鎮、張良堡6個村受益。

結構調整

促使傳統農業迅速向高科技現代化農業轉軌,解決農民增產難增收的問題,紅菱堡鎮以示範引路,點面結合,進行多項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原來播種玉米、高粱的4700畝旱田開發成栽培西瓜、香瓜、蘋果梨、芝麻、棉花、藥材、棚菜等高效經濟田,利用當地資源種養並舉,據有關資料統計,全鎮曾有存欄豬羊牛1.9萬頭,家禽26.5萬隻,養殖水面830畝,肉蛋產量5000餘噸,各村有其專業特長。
棚菜專業村—小台村,全村大棚種植面積350畝,家家有大棚,培育的美國“西芹”坐家批發,引來各路客商,不僅打向大連、黑龍江等東北市場,還躍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每年大棚收入人均3000元。
魚米之鄉—黑林台。黑林台位於紅菱堡鎮的西邊,紅永公路從村中穿過,村中大部分土地種植水稻,黑林村產的大米營養高、口感好,在全鎮有名,村中有水面260畝,養魚年產240噸。該村耕地面積5573畝。

經濟發展

到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2400萬元,年均增長9%,其中,一產業增加值7600萬元,年均增長6%,二產業增加值39600萬元,年均增長10%,三產業增加值15200萬元,年均增長12%;財政收入199萬元,年均增長10%;人均收入5500元,年均增長10%;固定資產投入7200萬元,年均增長10%。
該鎮不斷深化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多種經營,注重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保護農民切身利益。調動了農民積極性,效益型農業規模不斷加大。完善和鞏固了費稅改革成果。認真分析各村狀況,在種植結構調整、富民小區建設、農業訂單項目、發展經濟作物和多種經營上均取得較大成績。截至2005年,落實了2萬畝訂單水稻,3000畝經濟作物,3個養殖小區。植樹造林120畝,生豬飼養量2.5萬頭,肉雞飼養量58萬隻,蛋雞飼養量30.7萬隻,標準化種植生產面積2.6萬畝,其中無公害基地3個,分布在南紅、宋大、煙臺村,無公害生產面積1.2萬畝,水稻單產600公斤。完成了土地延包工作。由於採取行之有效措施和認真落實稅改政策,農民負擔得到減輕,農民收入得到提高。
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截至2005年2月,全鎮已成立了養雞協會、蔬菜生產協會、優質米生產協會等7個農產品經營協會。經濟人隊伍達80人。其作用得到較好發揮,農業生產整體水平大大提高。

發展目標

到201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9058.93萬元,年均增長18%,其中,一產業增加值12239.88萬元,年均增長12%,二產業增加值76246.42萬元,年均增長18.5%,三產業增加值30572.63萬元,年均增長20%;財政收入320.49萬元,年均增長12%;固定資產投入11595.67萬元,年均增長12.21%;人均收入9692.88元,年均增長15.25%。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廣播 電視、社會保障、社區建設等社會事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產和生活環境條件明顯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