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系列故事:朱德的故事

紅色經典系列故事:朱德的故事

庹平、高津滔主編的《朱德的故事》講述的是在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鬥爭中和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立下了豐功偉績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湧現出來的風雲人物中的出類拔萃者。《朱德的故事》講述這些革命者他們的道德品格堪為師表,文韜武略出眾超群,革命精神足稱楷模。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雖然他們都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產,則成為我們民族用之不竭的財富。

基本介紹

  • 書名:紅色經典系列故事:朱德的故事
  • 出版社:人民武警出版社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 作者:庹平 高津滔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17651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庹平、高津滔主編的《朱德的故事》是獻給建黨九十周年的一份厚禮!這是一部內容豐富、生動、鮮活的傳統教育教材!這也是一部喜聞樂見、廣為傳頌的精品力作!通過講述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一定能使大家特別是“80後”、“90後”的青少年朋友從中感受到革命先輩崇高的精神境界、創業的艱難,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也一定能夠把革命先輩們為之奮鬥的事業繼續下去!

圖書目錄

“朱家大垮”里的“狗娃子”
失去考秀才的機會
研讀革命書籍和《孫子兵法》
雲南講武堂的高才生
滇軍名將
“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借著唐繼堯的手將封建關係代我斬斷”
婉言謝絕孫中山
“從此天涯尋正道”
學習和研究西方軍事理論
在蘇聯的秘密軍事訓練班裡當學員隊長
為南昌起義繪製一張詳細的敵軍布防圖
南昌起義前的一場特殊戰鬥
會昌戰鬥中擊退敵錢大鈞部
三河壩激戰三天三夜
影響深遠的“贛南三整”
設宴智取宜章
敵師長許克祥成了“許送槍”
一對“孿生的天才”會師井岡山
為掩護主力撤退帶領一個班打得只剩下3個人
和毛澤東抵制中央要他們離開紅軍的錯誤決定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活捉敵師長張輝瓚
敵師長公秉藩也排在俘虜隊伍里領了三塊現洋
把敵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蔣介石“如喪考妣”
當面警告李德“是要吃敗仗的”
“如果繼續這樣的領導,我們就不能再跟著走下去!”
請毛澤東指揮軍事唱主角
“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你割不斷我和毛澤東的關係。”
“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打破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粉碎日軍的“九路圍攻”
與屯田政策的嘉名聯在一起
“我們要積極向東北發展”
“如果你們學會了集中兵力,一定能夠打大勝仗。”
“今後不會有什麼攻不破的城市”
國民黨軍驚呼“共軍有了核子彈”

文摘

“朱家大垮”里的“狗娃子”
朱德的祖上原是廣東省韶州府的客家人。明末清初,由於連年不斷的戰爭,加上戰後流行嚴重的疫病,使四川人口稀少,荒地很多。清政府為了穩定它在四川的統治和徵收賦稅,採取一系列增加人口、恢復生產的措施,展開了大規模的移民活動。於是,有很多外省人經過長途跋涉,遷移到四川,其中尤以湖南和廣東人居多,歷史上稱為“湖廣填川”。朱德的祖先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四川的,最初在川北的廣安縣、營山縣一帶流動經營小商業,以維持生計。清朝乾隆末年,朱氏先祖朱文先帶著第四個兒子從營山遷到儀隴縣馬鞍場。後代在馬鞍場的大垮定居。隨著家族的繁衍,人們便稱這裡為“朱家大垮”了。
朱邦俊是朱德的祖父,在他上一代還有老業田30挑(一畝約為五挑),到他那一代,四兄弟平分,只得到7挑多地,加上人丁興旺,這點地已不夠維持生計。於是,他在1882年把土地和草屋典了300吊錢,作為資金,領著全家到離大垮兩公里的地方,租佃了琳琅寨西麓李家垮的地主丁邱川家80挑田土耕種。從此,朱家淪為貧苦的佃農。
1886年12月1日,朱德誕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李家垮(今馬鞍鎮琳琅村)一個貧苦佃農家裡。朱德出生時,全家共有11口人:祖父母朱邦俊和潘氏,伯父母朱世連和劉氏,父母親朱世林和鐘氏,還有三叔朱世和、四叔朱世祿,大哥朱代歷、二哥朱代鳳、姐姐朱秋香。他的父母一共生了13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活,只留下了六男二女,後來再生下的就被迫溺死了。朱德在姊妹兄弟中排行第四,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在封建社會裡,男子在家庭中特別受到重視。老人擔心男孩子出生後養不大,便以動物命名,想用來騙過那些專門捉拿男孩子的“鬼怪”,給朱德取乳名叫“狗娃子”。朱德2歲的時候,過繼給伯父朱世連,稱過繼的父母為父親、母親。因成為長門之後,朱德受到全家人格外的關愛。
佃農之家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朱德懂事後,對年復一年的窮苦日子記憶猶新。事隔幾十年後,朱德回憶說:“家境太窮,除了特別日子,哪裡吃得上大米。早飯就是高粱稀飯,有時加上些米或者什麼豆子。此外,就是一碗大家吃的青菜了。”“午飯或者晚飯吃得都相同。不是吃稀飯了,而是用高粱加上米,蒸乾飯,再就是一兩碗青菜。”“像豬肉或者其他特別好吃的也不過在過陰曆年時才吃上一頓,還談不上準有。”朱德知道家裡艱難辛苦,從小就懂得給家裡幹活。吃苦長大的朱德,鍛鍊出了能吃苦耐勞的素質,為後來參加革命特別是指揮部隊作戰打下良好基礎。正如朱德評價當時的窮苦生活所說:“我從小就是餓肚子長大的,因此,後來搞革命時,我就不大怕餓,好像根本不知道餓。講起幹活,也是一樣。我從小到大都幹活,所以後來做體力勞動時,我從來不覺得面子難看。走路也是一樣;成年以後,雖然有時有馬騎,可是一生之中差不多都是走路,經常幾個月、幾年長距離行軍,同我所指揮的戰士們一起走來走去。”
失去考秀才的機會
朱德作為佃農子弟,因家境貧困本來是沒有錢供他讀書的,但由於家裡常受鄉間豪紳地主的欺壓,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衣縮食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朱德6歲的時候,一家人省吃儉用,把朱德和他的兩個哥哥一同送到本姓家族辦的藥鋪埡私塾就讀。從此,朱德在私塾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12年。朱德跟塾師席聘三學習的時間最長。席聘三知識淵博,思想開明,有正義感。朱德曾稱讚他的這位老師“是一個很懂得人情世故,很有情趣有骨氣的人——他的思想是開明的,對於那些歷史上的人物認為都是假的,把做官的人常常罵得狗血淋頭。他還具有著濃厚的民族意識,雖然有著豐富的學問,可是他不肯考了,所以不是什麼秀才,卻真是好先生。中國歷代各朝的事他都懂得,從20幾歲教書起,到這時已經70多歲了,周圍的一些秀才、舉人都是他的學生”。朱德受他的老師席聘三的影響較大。朱德曾回憶說:“我讀了四五年,很有益處。《四書》、《五經》也講,詩、詞、歌、賦也講。還有《綱鑑》、《廿四史》,你要什麼東西他就給你講什麼東西,到處都講。那時候我比較聰明了些,又小,先生比較喜歡我。十一二歲,讀書多,背到了一大串,讀到了《左傳》,講也講得來了大半。”朱德還聽席聘三講述過洋務派張之洞的《勸學篇》,受到其“勤學洋務”主張的影響;聽席聘三闡述救國之道是“努力用功,將來到國外去學西洋科學”,進而開始信仰科學,“也成了熱心的信徒之一”;聽席聘三介紹1898年的維新運動和變法失敗的情況,受到革新思想的啟蒙,尤其對加強軍事力量的主張感興趣,滿腦子想的是中國要“富國強兵”,而且“曉得做‘富國強兵’的事沒有知識不行。”P1-4

序言

記得在我剛上國小的時候,老師就教我們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並對我們說,同學們要記住,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解放全中國。我明白,老師之所以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她是怕我們忘了本啊。
後來,我的孩子上了學,老師也教會了他唱這首歌,我對孩子說,當初我的老師怕我們忘了本,今天,我們希望你們這一代也別忘了本!歷史的經驗教訓再三告誡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忽視了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其後果是難以預料的。你看,北京天安門廣場正中央,高高聳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時刻提醒著人們: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昌盛而奮鬥了一生。
我們的祖國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她有過輝煌,更遭受過屈辱。當歷史進入19世紀之後,我們的祖國陷人了重重危機。她外受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凌辱,內有封建腐朽勢力的壓榨與叛賣。大片領土被割讓、巨額財富被掠奪、無數民眾被屠殺,亡國滅種已不是嚇唬小孩子的神怪故事,而是每一個中國人都面臨著的實實在在的威脅。
面對祖國的危亡,中華好兒女們奮起了。他們前赴後繼,發動了幾百次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和起義,掀起了三次革命高潮。但是,所有這些努力,都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三座大山”仍然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1921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聚集在鐮刀斧頭旗幟下的中華兒女們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為了救祖國出苦海,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的先輩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們所要講述的《紅色經典系列故事》便是這些中華優秀兒女中的佼佼者的光輝事跡。具體地說就是:《毛澤東的故事》《周恩來的故事》《劉少奇的故事》《朱德的故事》《任弼時的故事》《鄧小平的故事》《陳雲的故事》《開國元帥的故事》《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和《開國大將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在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鬥爭中和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立下了豐功偉績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湧現出來的風雲人物中的出類拔萃者。他們的道德品格堪為師表,文韜武略出眾超群,革命精神足稱楷模。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雖然他們都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產,則成為我們民族用之不竭的財富。
我們相信,通過講述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一定能使大家特別是“80後”、“90後”的青少年朋友從中感受到革命先輩崇高的精神境界、創業的艱難,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也一定能夠把革命先輩們為之奮鬥的事業繼續下去!好,下面,我為你講述周恩來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