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疔病

紅絲疔病,中醫病名。是指發於四肢內側,皮膚上有紅絲迅速向上蔓延走竄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臨床特點是:患肢內側有紅絲一條迅速向上走竄,近端淋巴結腫痛,紅絲淺表者鮮紅,深在者暗紅腫痛。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急性管狀淋巴管炎。本病一般預後良好。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嚴重時也可導致走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絲疔病
  • 相關西醫疾病:急性管狀淋巴管炎
  • 其他名稱:赤疔、血箭疔
  • 疾病分類:外科—急性感染性疾病 
  •  發病部位:四肢內側,尤以下肢多見
  • 主要病因:感染毒邪、火毒結聚
  • 多發群體:所有人群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發於四肢內側,皮膚上有紅絲迅速向上蔓延走竄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臨床特點是:患肢內側有紅絲一條迅速向上走竄,近端淋巴結腫痛,紅絲淺表者鮮紅,深在者暗紅腫痛。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認為,本病多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溶血性鏈球菌從破裂的皮膚或黏膜,或從其他的感染病灶,如疔、癤、癰、足癬等處入侵,在局部繁殖時,產生的外毒素(又稱紅斑毒素)進入淋巴管內,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反應。

病因

本病多由於手足部生疔,或皮膚破損感染毒邪;又因火毒結聚,以致邪毒擴散流於經脈,蔓延走竄而發病。

病機

1.火毒蘊結 火毒熾盛,蘊結於肌膚,以致局部氣血凝滯,經絡阻隔,故杴紅腫脹疼痛。
2. 膿毒蘊結 熱毒之邪蘊積,熱勝則肉腐而釀化為膿,故患處紅腫顯著,疼痛劇烈,按之應指;熱毒壅積,故惡寒發熱、便結溲赤。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 本病好發於四肢內側,尤以下肢多見。發病前常有手足生疔、癤或皮膚破損、足癬病史。
2. 初起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症狀,而後局部有一條或數條紅絲由遠端向近心端迅速蔓延,上肢可停於肘部或腋部;下肢可停於胭窩或胯間,肘窩、胭窩、腹股溝、腋窩處淋巴結腫痛。可伴有惡寒、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
3. 紅絲疔一般不化膿,若化膿,潰後也易收口。本病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嚴重時也可導致走黃。

病證鑑別

丹毒 是以患部突然皮膚發紅成片,色如塗丹,灼熱腫脹,迅速蔓延,多發於幼童及老年人。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從衛氣營血來辯證。在氣在營表現為先有小瘡,紅腫而痛,繼而有紅絲向上走竄,或兼有微熱惡寒;在血分表現為紅腫熱痛,隨發紅絲一條或數條,向上蔓延,長而盈尺,甚至腋下,或達膕窩胯間,或無紅絲,肢體腫脹。

治療原則

本病以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輔以外治法。輕證給予行氣和營;重證給予活血化瘀。

證治分類

1. 輕證
證候:先有小瘡,紅腫而痛,繼而有紅絲向上走竄,或兼有微熱惡寒,舌質正常,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或浮數。
治法:清熱解毒,行氣和營。
方藥: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牡丹皮、乳香、沒藥。
2. 重證
證候:初起瘡起,紅腫熱痛,隨發紅絲一條或數條,向上蔓延,長而盈尺,甚至腋下,或達膕窩胯間,或無紅絲,肢體腫脹,疼痛較重。伴有發熱惡寒,噁心嘔吐,食納不振。舌紅苔黃,脈數或弦數,尤重者,高熱神昏。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
常用藥:黃連、山梔子、黃柏、黃芩、金銀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紫草、竹葉、乳香、沒藥。

其他療法

挑刺法 無論輕者重者,皆可使用。患部消毒後,尤以三棱針或刀尖,於紅絲盡處刺之,微令出血。繼沿紅絲行走路徑,寸寸挑斷,亦微令出血,泄其毒氣。挑斷處,外敷金黃散或太乙膏。

轉歸預後

本病若病情較輕,正氣較強,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本病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嚴重時也可導致走黃。

預防調護

1.手部易受外傷,平時應注意勞動保護。
2.患肢忌持重物,以三角巾懸吊固定。生於手掌部者,宜手背向上,使膿毒容易排泄。
3.愈後影響手指屈伸功能者,應早期加強功能鍛鍊。

文獻摘要

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紅線疔、金絲瘡、血絲瘡、紅演疔、血絲疔、紅絲瘡、紅絲血箭疔、紅演兒、紫疥斑。
《辨證錄.疔瘡門》:“大約疔生足上,紅線由足而入臍,疔生手上,紅線由手而入心;疔生唇面,紅線由唇而至喉。如見此紅線之絲,在其紅線盡處,用針刺出毒血,以免毒攻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