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

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

《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是2012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小如

基本介紹

  • 書名: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45頁
  • 開本:16
  • 作者:吳小如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1212127, 978730121212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所選百餘篇回憶文章,從中可以看到吳先生父親玉如公書法藝術的幾個階段和特點,也可以了解到小如先生青少年時期受到的親職教育。回憶俞平伯先生的文章,可以看到吳小如先生的治學特色。小如先生之所以受到師輩的器重,和他能深入前輩學者的學術精髓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簡介

吳小如,一九二二年九月八日生於哈爾濱,原名吳同寶,號莎齋,曾用筆名少若,祖籍安徽涇縣茂林。北京大學教授,當代著名學者、詩人、古典文學研究家、教育家、戲曲評論家,書法造詣堪稱大家。是教育家、著名書法家、詩人吳玉如先生長子。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先後考入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文系,最後畢業於北大中文系。任教於天津津沽大學、燕京大學,一九五二年開始執教北京大學,一九九一年退休。主要著作有《讀書叢札》、《莎齋筆記》、《中國文史工具資料書舉要》、《吳小如戲曲文錄》、《今昔文存》、《讀書拊掌錄》、《心影萍蹤》等。譯有《巴爾扎克傳》。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一、《心影萍蹤》選
玉泉掇憶
畢基初及其作品
啟功先生的幽默
外交官·詩人·鑑賞家——記老友周南史
關於周南的報導
堅貞執著的林庚先生
張醉丐先生二三事
魏建功先生的三部遺墨
我與常風先生的過從——《文人舊話》讀後之一
憶金岳霖先生——《文人舊話》讀後之二
金克木先生的談鋒和筆鋒——《文人舊話》讀後之三
憶鄧以蟄先生——《文人舊話》讀後之四
陳寅洛先生後繼有人——《文人舊話》讀後之五
越牆採訪俞平老——《文人舊話》讀後之六
張東蓀的“消失”——《文人舊話》讀後之七
周叔弢先生和他的子婿——《文人舊話》讀後之八
俞平伯先生“歷險”記——《文人舊話》讀後之九
俞平老對我的批評——《文人舊話》讀後之十
“紅學家”周汝昌先生
柳存仁先生印象記
邵燕祥與我的交誼
讀邵燕祥《讀吳小如》感懷
笑待來年綠滿枝——記厲以寧教授和我的文字因緣
文字因緣四十年
哭曉鈴先生
哭程之兄
忍見書籤冷舊芸——重讀《許政揚文存》
從《癭庵詩集》說開去
先父吳玉如的教學法
二、《書廊信步》選
《巴爾扎克傳》譯後記——紀念幾位逝者
朱佩弦先生二三事
懷念游國恩先生
師友懷想錄(三篇)——我同老舍先生的四次接觸
師友懷想錄(又四篇)
學林漫憶
悼念張伯駒先生
回憶顧隨先生
絳帳依依四十年——慶賀俞平伯老師從事學術活動六十五周年
聽趙樹理同志講課
梁漱溟先生的高風亮節
俞平伯先生和夫人
師恩沒齒寸心知——悼念沈從文師逝世二周年
哭平伯師
緬懷老友華粹深先生
追憶俞平伯先生的治學作文之道——為悼念平伯師而作
懷念朱經畲老師
聽父親講唐詩
聽父親講《孟子》
懷念朱德熙先生
“一代孤高百世師”——憶林宰平先生
我和廢名師的最後一面
吳組緗先生二三事
教授與菸斗
無可彌補的損失
三、《常談一束》選
嚴幾道先生二三事
五十一年前的一張名片
吳玉如先生二三事
哭蕭乾先生
師門瑣憶——紀念俞平伯先生百年誕辰
詩人周汝昌
回憶安壽頤先生
居京生活剪影
四、《霞綺隨筆》選
教學生涯五十年
回憶中學作文教學
王昭琛先生二三事
悼念楊向奎先生
金克木先生千古
憶蕭離
讀王水照兄近作有感——兼懷趙齊平兄
芝蘭玉樹謝家風
……
五、其他

序言

我們把吳小如先生六十多年來結集的文章(包括三分之一近十多年的新作或尚未收過集子的文章),按類別遴選,編為《莎齋閒覽——吳小如八十後隨筆》、《舊時月色——吳小如早年書評集》、《看戲一得——吳小如戲曲隨筆》、《含英咀華——吳小如古典文學叢札》、《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五本。其中,《莎齋閒覽》已先期出版,下面談談另外四本書的選編情況。
吳先生自幼養成了愛雜覽的習慣。《舊時月色——吳小如早年書評集》,都是吳先生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少作,從中可以看到先生博極群書的影子。一九四七年寫的《讀朱光潛
吳先生從一九二五年開始接觸京戲,一九三二年全家遷居北京,開始看京劇名家的演出。四十年代初,正式尋師訪友學唱整出的老生戲,並不斷寫劇評,開始了戲曲的學術研究。聽戲、看戲、評戲,為先生研究戲曲積累了許多的素材和經歷。這次,我們選錄了《鳥瞰富連成》及續、再續篇,以及吳先生近年來未結集的戲曲方面的文章,編為《看戲一得——吳小如戲曲隨筆》。“看戲一得”乃先生自謙之詞,正如他自己所說,這些文章“篇幅雖短,卻非捧場文字,褒貶取捨,願略存‘良史’遺風。知我罪我,惟俟來哲”。
《含英咀華——吳小如古典文學叢札》選編了吳先生有關古典詩詞散文的文章,吳先生說:“每立一說,每下一斷語,都是經過再三考慮,審慎落筆。因此也就不願對自己的一得之愚隨波逐流,輕易否定。”另外,書中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先生未曾結集的文章,尤其對文化學術圈中普遍存在的語文知識的缺點和錯誤憂心忡忡,由此而大聲疾呼,鍥而不捨地糾錯指謬。
《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所錄,有回憶先生父親吳玉如先生的,從中可以看到玉如老先生書法藝術的幾個階段和特點,也了解到小如先生青少年時期受到的親職教育。在回憶林宰平(志鈞)先生的《“一代孤高百世師”》一文中,吳先生拳拳於林宰老慧眼提拔沈從文,“以推轂後進為己任,更以忠恕待人,以無言之教啟迪青年”。《絳帳依依四十年》一文里,他總結俞平老的治學特色是:“承曲園公(按,俞樾,號曲園)家學,主要是通過考據訓詁,以求得對辭章的正確理解和深入欣賞。這樣的治學途徑,正是我所仰止並始終遵循的。”更為可貴的是,“俞老一生,平易沖和,仁藹可親;但出處之間,從不作無原則的遷就。對世俗之毀譽,往往一笑置之。”小如先生之所以受到師輩的器重,和他能深得前輩學者的學術精髓,又能恪守君子之道顯後凋之姿是密不可分的。
這些文章,典雅端莊,爐火純青,為文漸有潦水盡而寒潭清之意,讀者當能體會。
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一二年九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