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筆筒

紅木筆筒是插筆的器具、文房用品之一,也是一種頗具傳統意味的中國藝術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木筆筒
簡介,歷史,歷史記載,文獻記錄,紅木筆筒的保養方法,

簡介

紅木筆筒是插筆的器具、文房用品之一,也是一種頗具傳統意味的中國藝術品。現今,文化人無不喜愛文房藝術精品,而那些風姿綽約的極富書卷氣韻的傳世老筆筒則尤其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格調,而為眾多的藏者所青睞。 中國的筆筒工藝精湛,意趣橫生,超然脫俗。其取材多為竹、木、陶瓷,也有用玉石、樹根、象牙、金屬等。造型多為圓筒形,直口,直壁,也有器口為梅花、葵發、方頭、卷書、八方、六方、四方、不規則等不同形態的。雖形制變化不大,但裝飾方法最為豐富,有刻、鏤、雕、繪等多種藝術手法。竹筆筒意境深邃,文趣盎然。木筆筒古雅大方,取材考究。瓷筆筒則青花、五彩、粉彩、青花釉里紅、哥窯瓷、龍泉窯瓷、鈞窯瓷,琳琅滿目,無所不有。玉石、象牙、鑲嵌筆筒多以材質和工藝見重,精工奇巧,極富神韻。

歷史

紅木筆筒是文房用具之一。為筒狀盛筆的器皿,多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對簡單,沒有大的變化。筆筒產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螟蛉有子》:“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或書簡筆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說筆筒是否為今日筆筒,不得而知。從目前傳世品來看多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見有宋元筆筒。明屠隆《文具雅編》:“湘竹為之,以紫檀烏木棱口鑲座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長物志》:“筆筒,湘竹,栟櫚者佳”。故有筆筒為晚明之物一說,但查宋無名氏《致虛雜俎》:“羲之有巧石筆架,名‘扈’;獻之有斑竹筆筒,名‘裘鐘’皆世無其匹”。似乎筆筒的年代應起碼推至宋代。由於此系文化史範疇,故這裡不加以論述。

歷史記載

據文獻記載,三國時已有筆筒。吳國的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之《螟蛉有子》篇云:“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或書簡筆筒中,七日而化”。雖然文中沒有言明筆筒的材質,但從桑蟲放的地方,一為木空(木),二為書簡(竹、木)推論,筆筒也應是竹木之質。但是三國的筆筒與後世的筆筒是否一樣,漢代出土的竹筆筒或可窺得其形。如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和山東臨沂金雀山周氏漢墓各出土一件竹筆筒。金雀山漢墓的竹筆筒兩端穿透,筒身鏤有八孔,筒身中間及兩端有三道皮箍,筆筒塗黑漆,出土時,筆筒里置有竹筆。筒身上的鏤孔是為了便於取筆。由此可知,漢代的筆筒是一個鏤孔的細竹管,筆完全置於其中,與後世圓筒狀插筆的筆筒有很大不同。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提到的筆筒,可能也是這種形狀,細竹管狀的筆筒似乎更適合放桑蟲。宋無名氏所作《致虛雜俎》言:“王羲之有巧石筆架,名扈班;獻之有斑竹筆筒,名,裘鐘”。王獻之把玩斑竹筆筒被傳為文:人雅事,只是《致虛雜俎》為後世追記之作,記載東晉王獻之有斑竹筆筒存疑。

文獻記錄

記載筆筒較多的是明代的文獻;據《天水冰山錄》{己載,查抄明代一代權相嚴嵩(1480年至1567年)家產的清單上,列有牙廂(鑲)棕木筆筒、象牙牛角筆筒、哥窯碎磁筆筒等。
文震亨《長物志》筆筒專條云:“(筆筒)湘竹、棕櫚者佳,毛竹以古銅鑲者為雅,紫檀、烏木、花梨亦間可用。”屠隆的《文房器具箋》筆筒條日:“(筆筒)湘竹為之,以紫檀、烏木棱口鑲坐為雅,余不入品。”文、屠二人皆為明代晚期的著名文人,對當時的文房器具多有記述。只是二人鐘情於竹木的雅潔,對其他質地的筆筒關注不夠。
綜上所述,對筆筒的明確汜載始於明代,實物方面,我們現在看到的筆筒多為明清以後的製品,傳世的所謂宋代筆筒並不確切。故從實物和文獻兩方面看,筆筒應該出現於明代中晚期,並且很有可能始於竹筆筒,自此以後,成為中國置筆最主要的用具。

紅木筆筒的保養方法

如今市場上的筆筒很多,木質類筆筒在各種經營場所都能見到,價格從百元到上萬元不等。據近幾年市場行情來看,收藏文房用具的多了起來。我這裡為大家介紹些筆筒的保養方法。
筆筒最好不要用肥皂洗。老筆筒在老房子裡一傳就是幾代人,尤其是竹製筆筒,日久年深,竹肌內生出霉化物。時間久了,這種霉化物就會堅實地附著在筆筒竹肌表面成為包漿,對筆筒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此外,民間傳世的竹雕筆筒,其附著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須用肥皂水,這樣很傷老包漿,而棗紅色的老包漿既是歲月的見證,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如果必須清洗,可在清洗後上核桃油,這樣就不易生蟲。
筆筒要用帶殼的生核桃軋的專用保護油,不要用炒過的核桃仁軋油。帶殼核桃軋出的油沉積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不傷筆筒。熟核桃仁軋的油燥氣大,抹上晾乾後,筆筒易開裂。上油時只需用食指輕沾一點,將油抹在另一掌心,兩手搓勻後,雙手持筆筒把玩,即可達到養護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潮。
切忌用各種刀具修刮筆筒上的附著物,以免損壞雕件的原貌和品相。常能看到有的雕件上有用刀修刮過的痕跡,看上去雖然乾淨,但它已不再是作品的原有風格。不要塗抹任何油漆和化學色料。老雕件本身有沉積多年的保養油和把玩留下的汗沁,上漆後很難乾,雖能確保雕件不開裂,但這樣做也就不會形成竹子由自然色變產生的美感。有條件的收藏者,可將藏品放在玻璃罩內密封保存,採用此種方法保管,能確保恆濕。此外,也可放在木質格子櫃中保管。專用保管櫃溫度在20°C至35°C,相對濕度在35%至40%。如氣溫過燥過高,可在室內放缽水,或放幾本書於櫃內。也可採用放舊報紙的方法,但報紙的回潮力較強,不宜多。要經常把玩和檢查,特別是每年六七月梅雨季節時要常看,若發現發霉長毛,需及時用鬃刷清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