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亭(溫州的“道德地標”)

紅日亭(溫州的“道德地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棵大榕樹,一座紅日亭——作為溫州的“道德地標”,市民熟悉的紅日亭將變得更美更實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日亭
  • 地理位置:溫州
歷史沿革,設計改造,

歷史沿革

紅日亭始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後拆除。華蓋山廣場建好後,愛心老人們在廣場上搭建臨時棚,供應伏茶。紅日亭是一個簡易的鋼結構棚架,比較簡陋,輕鋼結構抗風雪災害能力比較差,且多處出現銹漬,缺乏必要的維護,政府一度想把它拆了因為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紅日亭與周邊的大榕樹、華蓋山公園景觀不融合。

設計改造

市文明辦委託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提出設計方案,改善愛心老人和用餐人員的環境。
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第三分院院長吳然介紹,設計的總體思路首先要考慮的是新建築的功能,兼顧到紅日亭愛心老人們供應伏茶和施粥的便利。出於功能考慮,一些設計方案對用房作了部分密封。其次,建築形式方面,設計者結合實際地形,新的紅日亭與大榕樹相輔相成。
一棵大榕樹,一座紅日亭——作為溫州的“道德地標”,市民熟悉的紅日亭將變得更美更實用。溫州市文明辦委託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提出設計方案,改善愛心老人和用餐人員的環境。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第三分院院長吳然介紹,設計的總體思路首先要考慮的是新建築的功能,兼顧到紅日亭愛心老人們供應伏茶和施粥的便利。出於功能考慮,一些設計方案對用房作了部分密封。其次,建築形式方面,設計者結合實際地形,新的紅日亭與大榕樹相輔相成。因為紅日亭傳遞的是溫州最原生態的民間慈善力量,“草根性”也是設計者們特別要傳達的理念,在設計方案中,所用的材料大都是樸實的青磚、瓦片、原木,體現了鄉土性。紅日亭愛心老人代表孫蘭香說,政府和社會對紅日亭的關心,讓老人們做起善事來也更有信心了
紅日亭效果圖紅日亭效果圖
紅日亭效果圖紅日亭效果圖
“紅日亭”的老人們如是說:“每天看到大人小孩排著隊、拎著大壺小杯來喝茶,我們開心得都覺得年輕!”“一想起第二天的安排,想著有這么多事情要乾,整個人都會莫名興奮起來!”“雖然煮了這么多粥,但是義務服務的我們從來都不私下吃一碗,大家都是自己解決了早飯才到亭里。”在溫州,“紅日亭”已衍化成溫州民間愛心慈善的代名詞,為貧困人群施茶舍粥捐資捐物蔚然成風。“紅日亭”:溫州民間慈善的地標40年的善舉,風雨無阻施粥每天80多斤大米,煮18鍋粥,茶水每天供應一兩噸,惠及約600人,大多是外來務工者、生活清貧者、孤寡老人、城市清潔工等。善舉一做就是40年,風雨無阻。[詳細]“樂捐榜”上,財務明參與紅日亭財務管理的孫蘭香老人說,所有的善款善物我們都會寫下收據交給愛心人士,並在“樂捐榜”上展示,所有物資去向,也會列得清清楚楚,接受監督。[詳細]與眾人分享長壽麵2011年10月27日,90歲的謝彩弟老人作出一個舉動:做壽不擺酒設宴,把子女給自己做壽的3萬多元捐了出來,在紅日亭連續施粥9天,與700多路人分享自己的長壽麵。[詳細]零星善舉席捲溫州為路人燒制免費伏茶,最初只是紅日亭等少數幾個伏茶點老人們的零星善舉。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溫州已有大小300多個伏茶點,樂善好施的義務燒茶人更是不計其數。[詳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