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百年風雲錄

紅學百年風雲錄

本世紀的百年中,《紅樓夢》研究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紅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在紅學發展的歷史中,論爭接二連三,可謂風起雲湧。本書以史家的眼光,翔實地記錄了百年紅學史上最重大的三次論爭,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可讀性。全書分為三編:第一編“胡適紅學模式確立時期的平地驚雷”,第二編“胡適紅學模式經受衝擊卻得到意外確認時期的疾風驟雨”,第三編“胡適紅學模式受到嚴峻挑戰時期的驚濤駭浪。”本書作者雖為大論爭的當事人,但陳述往史,客觀冷靜;剖析得失,入情入理;行文運筆,頗有分寸。可以說寫出了時代的氛圍,寫出了事態的實情。今當世紀之交,該書的出版,對本世紀紅學的總結和對下一世紀紅學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作者簡介,歐陽健,曲沐,吳國柱,書籍目錄,第一編,第二編,第三編,書籍評論,

作者簡介

歐陽健

1941年8月生,江西玉山人。1979年3月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柴進·晁蓋·宋江》(《學術研究》1979年2期),首次提出《水滸》為“市井細民寫心”的觀點。1980年5月發表《重評胡適的〈水滸傳考證〉》(《學術月刊》1980年第5期),對胡適的小說考證予以高度評價。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明清小說研究》雜誌主編、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小說研究所研究員,現為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
從事古代小說研究20餘年來,先後出版《水滸新議》《明清小說新考》《古代小說版本漫話》《古代小說作家漫話》《紅樓新辯》《紅學辯偽論》等專著19種,主編大型書籍3種,古籍整理15種,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在研究中一貫重視版本文獻,與蕭相愷主編出版了《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收錄古代白話小說1164種,被稱為“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巨大成果”。
另一本《古代小說版本漫話》,從理論上闡述了古代小說版本的特點、研究古代小說版本的意義和方法,對構成古代小說版本學體系提出了有影響的意見。該書還運用辨偽學的原理論證出現在1927年後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不是《紅樓夢》的原本而是後出的偽本,被《中國圖書評論》稱為“震撼紅學的新說”。

曲沐

1933年生,山東牟平人。195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貴州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理事、中國《水滸》學會理事,貴州省《紅樓夢》研究學會副會長,貴州省寫作學會常務理事。知名古典文學理論家,紅學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古代文學,特別是明清小說的教學與研究,在《紅樓夢學刊》、《明清小說研究》、《蒲松齡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已出版《紅樓夢會真錄》、《紅學百年風雲錄》(合著)、《煙霞集》等著作。整理校注程甲本《紅樓夢》(合作)、亞東程乙本《紅樓夢》(合作)及點校《混唐後傳》、改編《歧路燈》等。
歐陽健(右)與曲沐歐陽健(右)與曲沐

吳國柱

1936年5月生,重慶市銅梁縣人。高級教師。1959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在雲南省交通廳所屬單位從事基層宣傳教育工作35年,兼任雲南省交通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近十餘年潛心於古典小說名著《紅樓夢》的研究,在各地報刊發表紅學論文數十篇。主要紅學論文有、《從整體上對〈紅樓夢〉進行系統考察》、《論《紅樓夢》程高全璧本的歷史地位》、《論脂批形成的年代》、《重新認識和評價脂本》、《從哲學高度看紅學論爭》、《紅學索隱派新議》、《論俞平伯紅學觀念的嬗變》、《胡適紅學範式批判》和《“首次”之功堪稱頌——花城版程甲本《紅樓夢》再版代序》等。與歐陽健、曲沐合編《紅學百年風雲錄》、《紅學三地書》。
歐陽健(右)與吳國柱歐陽健(右)與吳國柱

書籍目錄

&朱一玄
前言&歐陽健

第一編

胡適紅學模式確立時期的平地驚雷(20世紀20年代)
第一章新紅學的崛起
一、新紅學崛起的文化背景
二、推行“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的系統工程
第二章對舊紅學的抨擊與新紅學模式的構建
一、胡適對舊紅學的猛烈抨擊
二、胡適所構建的新紅學理論模式
第三章新紅學營壘內部的磨合、重構和反省
一、以胡適為核心的最佳組合
二、顧頡剛與胡適的辯難和磨合
三、俞平伯《紅樓夢》文本解析的思維軌跡
四、脂本的發現和新紅學的重構
五、俞平伯的乍然初醒和他對“自傳”說的反思
第四章對新紅學模式的反詰與商榷
一、蔡元培的反駁與胡適等人的答辯
二、對新紅學模式的商榷與詰難
三、胡適的紅學生涯和他的紅學模式的歷史命運

第二編

胡適紅學模式經受衝擊卻得到意外確認時期的疾風驟雨(20世紀50年代)
第一章衝擊胡適紅學模式的時代背景
一、時代迫切要求對《紅樓夢》作出全新評價
二、“評紅”新論應運而生
三、衝擊胡適模式的疾風驟雨席捲全國
第二章紅學“新說”的理論武器和論證方法
一、《紅樓夢》被定位為“現實主義”傑作
二、“現實主義”公式在《紅樓夢》新評中的運用
第三章對胡適“新紅學”體系的猛烈轟擊
一、對“新紅學”的核心——“自傳說”的集中批判
二、將“舊紅學”與“新紅學”重新放到歷史的天平上
第四章衝擊胡適紅學模式的戰鬥嚴重受挫
一、普遍存在的對於考據的扭曲心態
二、“衝擊者”在考據問題上的客觀限制
三、“衝擊者”在“自傳說”前自動繳械
四、“衝擊者”在版本考證關前茫然無措
第五章胡適紅學模式得到更為鞏固的確認
一、俞平伯對胡適模式的進一步反思和背離
二、歷史的怪圈:胡適紅學模式得到更為鞏固的確認

第三編

胡適紅學模式受到嚴峻挑戰時期的驚濤駭浪(20世紀90年代)
第一章新時期“驚濤駭浪”形成的前前後後
一、來自紅學“圈外”的質疑
二、紅學“新說”的最初反響和論辯態勢的形成
三、從“不做反應”到“全面批駁”
四、’94萊陽全國紅樓夢學術研討會與“第一樁紅學官司
五、紅學研究格局的調整和紅學浪濤的漸趨平靜
第二章脂本程本真偽早晚之爭
一、脂本晚出說的提出
二、從版本學角度論證程本為《紅樓夢》真本的新嘗試
三、對版本新說的“全面批駁”和答疑辯難
四、關於脂本“竄行脫文”現象的爭論
五、關於脂本不避清代國諱爭論的展開和深化
六、關於後四十問問題的爭論
七、對“探佚學”的衝擊
第三章脂批脂齋偽托之爭
一、脂批偽托說的提出
二、對脂批脂齋的全面質疑
三、圍繞脂批真偽所展開的激烈爭論
四、孫桐生與甲戌本關係的辨析
第四章史料辨疑之爭
一、裕瑞《棗窗閒筆》的真偽之爭
二、宜泉《春柳堂詩稿》的真偽之爭
三、明義《題紅樓夢》的真偽之爭
第五章百年紅學的理性反思
一、“還‘紅學’以學”論的提出
二、對胡適紅學體系和紅學模式的歷史反思

書籍評論

1999年12月,浙江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歐陽健等人的《紅學百年風雲錄》(下稱《風雲錄》),對20世紀紅學研究進行歷史總結,堪稱題目新、視角新、立意新的佳作。與一般“紅學研究史”不同的是,該書採用“以史為經,以論爭為緯”的結構法,以百年來有關紅學最核心、最本質的重大論爭為主幹,寫出了時代的氛圍、事態的實情、學術的真諦。作為百年紅學的正史,它以翔實的史料、清新的語言,記錄了這期間有關紅學的風風雨雨,但又避免蹈入單純評判政治的或人事的是非功過的誤區,惟以真理、學術為依歸,從有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紅學風雲”著眼,獨立地、清醒地對以往的紅學公案進行客觀、公正、理性的反思,並努力對未來有所展望,從而為繁榮紅學事業提供有用的材料和有益的思路。
無疑,真正敲響本世紀紅學研究鐘聲的是胡適。1921年胡適《紅樓夢考證》的發表、1923年俞平伯《紅樓夢辨》的出版標誌著索隱派舊紅學研究的終結和20世紀新紅學研究的開端。《風雲錄》正是以“胡適模式”的興衰為主線來闡述本世紀的紅學史,儘管百年來眾論紛紜,而總能束於一線,不能納入主線的,則略不涉及。這是一種卓識,今後這類工作興許還有人去作,但《風雲錄》已經定準了基調。
《風雲錄》通過第一編“胡適紅學模式確立時期的平地驚雷”(20世紀20年代),第二編“胡適紅學模式經受衝擊卻得到意外確認時期的疾風驟雨”(20世紀50年代),第三編“胡適紅學模式受到嚴峻挑戰時期的驚濤駭浪”(20世紀90年代),來展開深層次的論述,洋洋50萬言。歐陽健研究員在該書前言中說:“當此二十世紀即將終結之際,面對完整的一個世紀,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憑藉自己擁有的開闊視野的幸運,寫出一部《紅學一百年》,述往事,思來者,回顧梳理紅學坎坷曲折的歷史進程,以期對讀者有所裨益。”
縱觀浸潤著作者心血結晶的《風雲錄》全書,確乎一部學術水準和學術品位上乘之作。全書雖出三人之手,卻渾然一體,情勢一員,為一嚴密之整體。不少地方點石成金,精彩紛呈,妙筆生花。
《風雲錄》歷史地揭示了“新紅學”崛起的文化背景,以及它作為“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的系統工程的意義,並對胡適所構建的“新紅學”模式進行了準確概括。對於50年代的“疾風驟雨”,《風雲錄》作了全新的中肯的剖析,並強調指出:“批俞”運動不是少數青年的政治熱情和政治家心血來潮的產物,新的時代迫切要求對《紅樓夢》作出全新評價,導致“評紅”新論應運而生;《紅樓夢》被定位為“現實主義”傑作,“現實主義”理論在紅學領域中的運用,從現象上看似乎扭轉了“新紅學”研究模式占統治地位的局面,但恰恰是這種公式本身,為胡適模式的復活提供了理論上的有力支撐。
對於90年代以來的紅學論爭,《風雲錄》稱之為紅學史上的“驚濤駭浪”。作者認為,與1954年那場基本忽視學術的政治運動不同,這場純學術的論戰,確實真正觸及到紅學中的一系列根本性、基礎性、原則性問題,如脂本晚出之爭,程本真本之爭,脂批脂齋偽托之爭,史料辨疑之爭等等,分歧是相當尖銳的。作者指出, 90年代的紅學大論爭,雖以“銖分毫析”的微觀辨證為其特色,但從沒有忘記對紅學總體研究格局的關懷。這場基本上未受政治左右或干擾的、純粹學術性的論爭,之所以會風雷激盪地顯現出來,就因為這場論爭的終極目標,是要使紅學研究擺脫胡適模式的羈絆,真正走出胡適模式的誤區,重構新的紅學框架體系。或許,《風雲錄》正標誌著對本世紀紅學風雲之總結,亦預示著下一個世紀紅學光輝歷程之將臨。
必須指出的是,歐陽健等人正是90年代紅學論爭的核心人物。歐陽健“程前脂後說”被稱作“震撼紅學的新說”,而“《紅樓夢》孕育於秦淮名姝所釀造的文學氛圍之中”更是石破天驚之語。固然歐陽健等人所提出的論據,所作的論證,還不夠周密,亦不能讓人完全信服。但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雖皆大論爭之當事人,然筆端無情緒化之偏頗,而是高屋建瓴,剖分得失,是有史家之氣度”。“抉取紅學史上有歷史意義和學術價值的論爭為審視之對象,是有史家之眼光”,“將觀點寓於事實的縷述之中,是得史家之筆法”(均見朱一玄序)。作者雖對歷史人物有所褒貶,但不失學者風度,不愧“史家”之譽。全書不套用政界、理論界名人語錄,不以名人語錄為武器抨擊任何人,只敘有關紅學中人、有關紅學之論述,由此及彼,娓娓道來,誠屬可貴。
歐陽健研究員近十年來致力於紅學研究,已出版程甲本《紅樓夢》校注(1994)、《紅樓新辨》(1994)、《紅樓辨偽論》(1996)、《曹雪芹》(1999)等論著。他與曲沐、吳國柱的《紅學百年風雲錄》的出版,尤令人可喜可賀。毫無疑問,《風雲錄》的面世將是他紅學研究的新開始。
紅學百年風雲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