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銅幣銀幣舊址

紅四方面軍銅幣銀幣舊址

紅四方面軍銅幣銀幣舊址,因形勢所迫遷移,現有三地,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通江縣得漢城村,旺蒼縣黃洋鎮爛槽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四方面軍銅幣銀幣舊址
  • 別名:紅四方面軍造幣廠
文化傳統,發展概況,

文化傳統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主力為打破國民黨軍第四次“圍剿”,從鄂豫皖入川,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川陝革命根據地總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人口600多萬,有縣級蘇維埃政權40多個,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紅色政權。
1933年11月18日,為了廣泛開展土地革命,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紅四方面軍造幣廠(又稱川陝省造幣廠)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廠長由時任紅四方面軍總經理部(即後勤部)部長、川陝省蘇維埃工農銀行行長的鄭義齋兼任。這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各根據地中最具規模的造幣廠,它對於統一根據地幣制、活躍根據地金融、穩定根據地物價、改善根據地人民生活、促進根據地貿易、發展工農業生產、鞏固川陝蘇維埃政權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半年後,為了躲避敵機轟炸,紅四方面軍造幣廠遷移至通江縣得漢城村城坡里。1934年11月因形勢所需,又遷至旺蒼縣黃洋鎮爛槽溝。1935年4月,紅軍長征北上撤離時,將鑄幣機器沉入旺蒼壩東河亭子沱和馬家渡口深潭,歷時17個月的造幣廠完成了其歷史使命,比中央紅軍創立的井岡山紅軍造幣廠還多堅持了一年。

發展概況

紅四方面軍造幣廠遺址及生產的各類貨幣,作為珍貴的紅色歷史文物,已經成為川陝蘇區紅色政權的象徵,成為那段紅色歲月的歷史見證,在中國革命貨幣史上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