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五軍戰鬥紀念碑

紅二十五軍戰鬥紀念碑

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縣城東北24.4公里,獨樹鎮境內的七里崗南側,系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與敵人頑強拼搏,血戰致勝的紀念地。1934年11月16日由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率領的2980餘人的紅二十五軍高舉"北上抗日先遣隊"的旗幟,自鄂豫皖蘇區羅山縣何家沖開始長征,一路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11月26日到達獨樹鎮七里崗,突遭裝備精良,彈藥充足的國民黨四十軍龐炳勛部堵截,紅二十五軍以不足三千人的兵力擊退了數十倍的堵擊之敵,當晚挺進伏牛山區,完成了向陝北挺進的戰略轉移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二十五軍戰鬥紀念碑
  • 地理位置河南省方城縣縣城東北24.4公里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目的:紀念紅二十五軍戰鬥
簡介,成長經歷,紅二十五軍紀念碑,

簡介

紅25軍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一部,紅四方面軍主力於1932年秋被迫撤離鄂豫皖蘇區僅1個半月後,那些犧牲者的遺孤以及留下來的紅軍子弟,重新組建了紅25軍。 “這支地道的‘兒童軍’,就連各團、營、連的領導成員,也都是些20歲上下的毛頭小伙子。” 這些年輕的紅軍將士以尚顯稚嫩的肩膀,獨立撐起了曾是僅次於中央蘇區的鄂豫皖根據地的革命大旗。

成長經歷

紅25軍組建後,曾遭國民黨集中20萬兵力的反覆“圍剿”,加上紅軍本身“左”傾冒險主義和錯誤“肅反”的影響,紅25軍重建不久就面臨生存危機。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1個多月後,中央指示終於隨著程子華的到來傳到了25軍:到外圍去,建立新的根據地。
1934年11月16日夜晚,在夜色掩護下,這支僅餘2900人的隊伍從河南羅山縣何家衝出發,迤邐西進。 期間,蔣介石調動30多個團的優勢兵力進行堵截、追擊,紅25軍幾乎每天都行走在死亡的邊緣。
“走著走著,數不清的敵人一下子就冒出來了。緊要關頭,軍政委吳煥先抽出一把大刀第一個衝上去。軍領導帶頭,大家都不要命了。就靠這么一股勁,一次次從敵人虎口脫險……”曾任軍部衛生員的老紅軍李天忠,憶及70多年前的往事仍感驚心動魄。
部隊最高領導帶頭揮刀在一線衝殺,是這支部隊中常見的現象,也正是他們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一個重要原因——
軍長程子華直到逝世前,仍擔任著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理事。他那雙美國作家索爾茲伯里所描述的“爪子似的傷殘的手”,正是長征給他留下的永久印記;
副軍長徐海東在一次激戰中被子彈從左眼底下打入,從後頸穿出,抬下陣地後第五天才醒來。這位英雄的紅軍將領,此後是躺在擔架上指揮全軍到達陝北的;
當陝北在望,在甘肅涇川四坡村戰鬥中軍政委吳煥先再次身先士卒地衝鋒時,不幸英勇犧牲……
紅25軍未經雪山也未過草地,卻是四支長征隊伍中唯一犧牲了主要領導人的一支紅軍。 主要領導人一死數傷,部隊卻能最後勝利,縱觀世界軍事史,這實在悲壯,也實屬罕見。

紅二十五軍紀念碑

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縣城東北24.4公里,獨樹鎮境內的七里崗南側,系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與敵人頑強拼搏,血戰致勝的紀念地。1934年11月16日由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率領的2980餘人的紅二十五軍高舉"北上抗日先遣隊"的旗幟,自鄂豫皖蘇區羅山縣何家沖開始長征,一路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11月26日到達獨樹鎮七里崗,突遭裝備精良,彈藥充足的國民黨四十軍龐炳勛部堵截,紅二十五軍以不足三千人的兵力擊退了數十倍的堵擊之敵,當晚挺進伏牛山區,完成了向陝北挺進的戰略轉移任務。此戰,紅二十五軍近百名將士英勇犧牲,二百餘人身負重傷。獨樹鎮戰鬥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將紅二十五軍圍殲於長征途中的陰謀,保存了紅軍的有生力量,先期到達陝北,為迎接中央紅軍北上奠定了基礎。江澤民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大會上,稱這次戰鬥為"血戰獨樹鎮",與飛奪瀘定橋,激戰嘉陵江等著名戰鬥並列長征史冊。1996年11月,經中央辦公廳批准在獨樹鎮七里崗上建立"紅二十五軍獨樹鎮戰鬥紀念碑",於1997年11月落成。劉華清、程子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筆題詞。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二十五軍戰鬥紀念碑紅二十五軍戰鬥紀念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