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列農遇刺事件

約翰·列農遇刺事件

1980年8月,沉寂了多年的約翰·列儂與妻子開始錄製他們最著名的專輯《雙重幻想》(Double Fantasy)。他們雄心勃勃地計畫從日本啟程向西經過歐洲到紐約,向世界推出這部專輯,但是他們沒能實現這個願望。1980年12月8日22點49分,列儂在紐約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美國狂熱男性歌迷馬克·查普曼槍殺,卒時年僅40歲,引起舉世震驚。兇手很快落網並被判處20年監禁,但法律的公正卻無法彌補失去列儂的損失,這是全世界的巨大缺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列農遇刺事件
  • 事件時間:1980年12月8日22:49
  • 主要人物:約翰列農,馬克·大衛·查普曼
  • 事件地點:美國紐約
  • 具體地點約翰列儂的住所附屬檔案
事件簡介,人物介紹,藝術探索,主要影響,列儂之死,

事件簡介

約翰·列農遇刺事件
1980年8月,沉寂了多年的列儂與妻子開始錄製他們最著名的專輯《雙重幻想》(Double Fantasy)》。他們雄心勃勃地計畫從日本啟程向西經過歐洲到紐約,向世界推出這部專輯。但是,他們沒能實現這個願望。1980年12月8日晚10:49,列儂在他的公寓前被槍殺,倒在血泊之中。洋子驚恐萬分地目睹了這悲慘的一幕。
兇手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很快落網並被判處20年監禁。但法律的公正卻無法彌補失去列儂的損失,這是全世界的巨大缺憾。列儂無與倫比的智慧、優美動人的歌聲永遠地失去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位人類靈魂的開拓者,像他這樣的天才我們此生再難擁有。

人物介紹

約翰·溫斯頓·列儂,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The Beatles,也譯做“甲殼蟲”)成員、詩人、社會活動家。
1940年10月9日:約翰·列儂生於利物浦的一個破碎家庭,由姨媽養大。 早年就讀於利物浦藝術學院。18歲時,母親死於車禍。
1956年:結識了14歲的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
1958年:保羅的好友,16歲的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lison)加入樂隊。經歷了人員的變更和在德國的演出,披頭士樂隊基本成型。
1962年5月:正式與倫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簽下錄音契約。同年9月11日,首張單曲《Love Me Do》(愛我吧)問世。《請讓我快樂》大獲全勝,自此,開始了以披頭士為主角的搖滾樂“不列顛入侵”,大舉進軍美國市場,唱片傾銷一空。
1964年:年底,披頭士有30首歌曲列入該年“佳曲100首”行列,他們的三張專輯壟斷專輯排行榜之首達30周之久。 此後的五年中,《Yellow Submarine》(黃色潛水艇)、《The White Album》(白色專輯)、《Magical Mystery Tour》(神秘之旅)、《Sgt.Pepper”s Lonly Hearts Club Band》(佩珀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Revolver》(左輪手槍)等專輯都成為樂壇經典。
1968年:約翰和辛西婭的婚姻破裂,隨後遇見了紐約先鋒藝術家小野洋子(Yoko Ono)。
1969年: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在直布羅陀結婚。
1970年:專輯《Abbey Road》(修道院之路)的發行引起樂隊成員的分歧,約翰和保羅紛紛指責對方的妻子過分介入樂隊的事務,從而引發口角乃至起訴,披頭士終於在1970年解散。
70年代: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在紐約格林尼治村安家,繼續音樂和藝術創作。
1980年12月8日晚,約翰在為洋子的歌曲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瘋狂的持槍者槍殺於自己曼哈頓公寓的門口。

藝術探索

約翰·列農遇刺事件
列儂是甲殼蟲樂隊的核心人物,也是披頭士四人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人。他在樂隊中的核心地位不僅體現在音樂創作上的主導作用,也體現在對其他人的生活的影響上。列儂和妻子辛西埡的感情一直很好,並生有一子朱利安,然而自從他邂逅日本先鋒派女藝術家小野洋子之後,他的情感世界乃至藝術之路都發生了巨變。
甲殼蟲樂隊在60年代末解散後,列儂與小野洋子曾進行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先鋒藝術探索,一時為人側目。與此同時,他們在社會政治活動中還做出了一系列大膽行動,一時被美國政府列為不受歡迎的人。1975年,他們的孩子出世使列儂感覺到自己“像帝國大廈一樣高大”,從此他潛心在家養子,過起了與世無爭的日子。直到1980年重新出山後迅速被刺。
專輯獲得了1981年度格萊美最佳專輯獎。小野洋子懷抱幼子西恩代替亡夫上台領獎,她淚流滿面,百感交集,在場的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主要影響

由於列儂夫婦在藝術和社會活動中的左翼傾向,美國政府指令聯邦調查局對他們進行了跟蹤、竊聽等一系列監聽活動,對此列儂堅定地說:“什麼都無法阻攔我,不論我是否在這裡,不管我在哪兒,我的感受不會動搖,我會講出我真實的感受。”列儂之死標誌著70年代的結束。
1980年年初,列儂宣布復出樂壇並簽署了新的歌曲創作契約。同年夏天,他與洋子再次合作錄製了一張新唱片“Double Fantasy”,該唱片於當年11月正式發行。由於這張唱片獲得了一定的好評,人們都認為列儂這次一定會東山再起。但誰知就在這一年的12月8日,列儂卻被一名樂迷射倒在自家門口,據稱這名精神不太正常的樂迷查普曼當時向列儂連開五槍,致使他在幾分鐘之後就身亡。而就在當天早些時候,查普曼還與列儂見過面,並請列儂在他購買的列儂專輯上籤名留念。後來查普曼被警方抓獲並被判刑。12月14日下午2點,全球的列儂樂迷集體為他致哀10分鐘,他的意外身亡也使得“Double Fantasy”等唱片在全球的銷量出現飆升。
幾乎就是在列儂的心臟在醫院停止跳動的那一刻,全世界歌迷的反應空前的悲痛,這種場面只有在國家的領導人和皇室成員去世時才會看到。他在披頭士以及單飛後的所有專輯都立刻重新發行,銷量和唱片的排名簡直就象披頭士的全盛時期。列儂如果有在天之靈,他一定在看到人們的行動,然後朝人間投來了一個完美的微笑。
在列儂死後的數年內,他的影響和聲譽與日俱增。直到80 年代中期,列儂生前沒有發行的一些曲目陸續面市,他在1972年參加的一次慈善演出的錄像也被很多樂迷進行了收藏。另外,為了紀念列儂,披頭士樂隊的幾位創始成員還於1995年重新錄製了70年代期流行的幾首老歌,這末些歌曲後來都作為新歌登上了1996年的排行榜。

列儂之死

在全世界紀念這位流行搖滾音樂史上最天才的人物去世25周年之際,《衛報》採訪了8位文化和藝術界最有影響的人物,他們敘述了當年如何接獲這一噩耗的往事。
約翰·列農遇刺事件
英國著名波普藝術家、1960年代英國藝術領軍人物彼德·布萊克(PeterBlake)爵士回憶:“我正在睡覺,我的妻子搖醒我,說約翰·列儂死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震驚和悲哀。我經常與他會面,他去世一年前,我來到紐約,打算向他贈送一幅專門為他作的畫。那天早上我來到Dakota(列儂和小野洋子在曼哈頓上西區的住所名稱)門口,門衛不放我進去,我給他家裡打了個電話,沒人接。這幅畫從來沒有被送出,我一直留存至今。自從他去了紐約,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
著名導演邁克·雷(MikeLeigh)說:“當時我們在西Hampstead地區一個搖搖欲墜的老教堂里排演我的新劇本。這天早上很冷,我們聽到了這個訊息。因為極度震驚,所有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大家沉默地站在那裡喝咖啡。這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巨大毀壞,超出了大腦能夠接受的界限。我和披頭士們幾乎一般大。作為一個在英國北方長大的孩子,我從小時侯就熟悉披頭士。他以那樣的方式被謀殺不僅是悲劇,而且離奇。這個訊息如此惡劣,人們很難安穩情緒。”
英國著名新聞人、作家羅思·波伊科特(RosieBoycott)回憶:“當時我在科威特,編一本阿拉伯女性周刊。很顯然,那裡關注約翰·列儂的人不是那么多。獲知訊息時,我異常悲哀,感到異常孤立,同時也很平靜。同時,我強烈地明白,1960年代一切美好、樂觀的事物都結束了,列儂的死使得世界突然變成了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多么悲哀,一個呼籲和平的人,一個嬉皮士竟招惹了如此刻骨的仇恨,以至於某些人竟認為他必須去死。”
著名詩人羅傑·麥格夫(RogerMcGough)回憶:“我剛搬到倫敦不久,住在切爾西區,剛剛完成了一部劇本。這部劇本從來沒有上演,主角就是列儂。列儂坐在他的紐約公寓中,俯視曼哈頓的碼頭,想起了利物浦:‘是的,我要返回利物浦。’在我的劇作中,他的確返回了英國,重新成為偶像。我幾個星期就完成了這本書,訊息來了,他被槍殺了。一個電視台的朋友跑過來說:‘你知道嗎?列儂死了。’一句話,完全難以置信。”
著名電視製作人、演員麥可·帕林(MichaelPalin)回憶:“當時我正在火車站的月台上,正準備去看我父母,這時我聽到了這個訊息,是我兒子的同班小女孩告訴我的。我是一貫完完全全的披頭士迷,當特里·瓊斯和我在1960年代並肩寫作時,每次披頭士出了新專輯,我們都在第一時間衝到店鋪買回。我們經常撇開寫作,整天談論他們的新歌。他們深刻地影響了我們,不僅僅他們的音樂,而且他們音樂中的品質,他們的寫作風格,都與我們成長時的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聽到的流行音樂完全不同。我熱愛他們的旋律,他們音樂中的詩性,還有他們的幽默。披頭士呈現出了我們渴望成為其中一部分的、如此年輕、如此新鮮的東西。我們在一個謀殺的年代裡成長,甘迺迪,馬丁·路德·金,似乎在美國人們總是以遭到槍擊告終。多么恐怖啊,他那么年輕,那么享受他的音樂,還指望能在美國呆許多年呢。”
拒絕了“大英帝國勳章”的著名牙買加裔黑人詩人班傑明·澤弗奈亞(BenjaminZephaniah)回憶:“當時我正在斯特拉特福德一家雜貨店裡工作,我們店裡懸掛著披頭士、鮑勃·迪倫的照片。當我來到班上時,我注意到了某種絕望的事情發生了。‘發生了什麼?’他們說約翰·列儂死了,我的脊背冒出絲絲涼意。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可是,他沒有生病啊。’他們說,他被射殺了。誰會殺害他呢?不錯,列儂是政治的,但他更是和平的。每個進來的人都說‘你知道嗎?’感覺完全是死了一位非常親密的朋友。”
著名新聞人榮·斯諾(JonSnow)回憶:“當時我在德黑蘭報導人質危機。伊朗門房都哭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