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恩·烏松(約翰·伍重)

約恩·烏松

約翰·伍重一般指本詞條

約恩·烏松(也譯伍重,烏特松),AC(Order of Australia),Hon. FAIA,(Jørn Oberg Utzon,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丹麥建築設計師,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水手。其最著名的設計作品是悉尼歌劇院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人物成就,人生遺憾,相關信息,

人物經歷

直到18歲,他還考慮去當一名海軍的軍官。1937年,19歲的烏松順利進入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建築系,師從於施泰因·埃勒·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和卡伊·菲斯科爾(Kay Fisker),兩位總恩師均為丹麥建築界的領軍人物,而且也都是中國迷,其中,拉斯姆森還曾在北京設計過熱電站。烏松耳濡目染,接觸了大量的中國藝術文化,不知不覺影響了自己的建築觀念。
約恩·烏松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逃往瑞典斯德哥爾摩,並受僱於瑞典建築大師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e)的建築事務所。
烏松在瑞典整整工作了3年。爾後便去了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和芬蘭首屈一指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一道工作。阿爾托比烏松年長20歲,早已功成名就,名滿天下。和阿爾托的合作被看作是烏松創作階段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加深了烏松對有機建築的理解。儘管這樣,烏松仍覺得自己不夠充實,仿佛只有週遊世界,從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建築中汲取養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學習方法。
約恩·烏松一生的輝煌只有一次,但這一次已是傳奇。 ——丹麥建築師協會

個人生活

基於這一樸素的想法,1948年,烏松自我放逐,開始了自己的遊歷生活。他前往當時的法國保護國——北非摩洛哥,當他看到當地的村落建築時,感到十分吃驚。因為,那些樸素的建築和周圍的環境是多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完美而靜謐。尤其是其中黏土材料的反覆運用,深深地觸動了烏松,並影響了他後來的設計。多年後,我們還能從他的高層建築作品中看到當地村落建築的影子。在美國,烏松拜訪了著名建築大師賴特,他從賴特的作品中受到了強烈感染【約恩·烏松同賴特一樣,欣賞GUNNAR ASPLUND的思想,他認為阿爾托、GUNNAR和賴特對世界最有影響力。】。在南美洲,瑪雅人和阿茲提克人的古代建築遺存,同樣引起了烏松的濃厚興趣,那些巨大的水平平面再次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建築靈感,成為他未來建築設計中的重要表現手段。1950年,烏松結束了自己的遊歷生活,回到故鄉。他覺得自己已羽毛豐滿,便創辦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誰知他參加了一些設計競賽,但卻極少能夠得以實施,而且,委託設計項目也相當少。這讓躊躇滿志的烏松很是鬱悶。兩年後,烏松分別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赫列別克和霍爾塔建造了自家的住宅。這兩棟建築明顯有著自由的空間處理與不對稱的外部結構,矗立在鋼筋混凝土支柱上,顯然受到了有機建築原則的影響,然而,從中亦能發現鑿斧印。
約恩·烏松
1959年,烏松重又踏上遊歷之旅。在十年時間裡,他遊歷了很多地方,譬如中國,日本,墨西哥,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他去的最後這個地方成為影響他一生的主要因素。在中國逗留期間,烏松在北京拜見了《營造法式》研究第一人、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亞洲之行回國後,烏松在赫爾辛格西郊的一片丘陵地帶設計了一組影響至為深遠的聯排式院落住宅——金戈居住區(the Kingo Houses in Helsingor)。同一時期,烏松還在弗萊登斯堡郊區設計建造了一個住宅區——弗萊登斯堡住宅(the Houses in Fredensborg)。烏松並未就此止步,在此基礎上,他經過進一步研究提出了“添加性建築”(additveaarchi-tecture)的設計方法,給建築學術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人物成就

1969年,任教於夏威夷大學的烏松,被邀請參加了科威特議會大廈的設計工作。
1978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授予烏松金質獎章,以表彰他的傑出創造,烏松這才感慨地說,是獎章治癒了他“悉尼悲劇”的創傷。
2001年,在Perth的Murdoch University 學習MBA,畢業後曾經在這裡看過歌劇《奧賽羅》和交響音樂會。
2003年5月20日,普利茲克建築大獎的頒獎儀式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由於身體欠佳,85歲的烏松未能親自參加頒獎儀式,而是由他的兩個兒子、同為建築師的詹·烏松和凱姆·烏松代為領取了10萬美元的獎金,這項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所以授予烏松,是為了表彰他創造了一座20世紀最偉大的歌劇院建築——悉尼歌劇院,以及他對人類建築事業所傾注的一絲不苟的態度。

人生遺憾

2008年,烏松在接連做了幾次手術之後,在睡夢中心臟病發逝世。儘管烏松最終因為悉尼歌劇院的設計而譽滿全球,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過建成後的悉尼歌劇院的真面目。
【一】
約恩·烏松(約翰·伍重)
外界對於約恩·烏松中途離開的原因說法不一。澳大利亞方面稱,悉尼歌劇院建設的預算出現缺口,可能會修改最初的設計方案,約恩·烏松因不滿離開。也有說法稱,當時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政府不認可約恩·烏松的設計理念。雖然澳大利亞的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遵循了約恩·烏松的設計理念,但約恩·烏松卻從沒親眼目睹過悉尼歌劇院———這座他傾注9年心血設計的作品。
2008年4月9日,悉尼歌劇院全體員工為遠在丹麥的約恩·烏松慶祝90歲生日,同時邀請他來參觀悉尼歌劇院。但約恩·烏松以身體狀況欠佳為由拒絕了這一邀請。
【二】
1918年,約恩·烏松出生在丹麥的哥本哈根。1957年悉尼歌劇院籌建之初,年僅38歲的烏松寄去了自己的設計圖紙。當時的他在建築界並沒有什麼名氣。他和妻子住在海邊的一個小鎮上,那一年他的小兒子剛剛出生,大兒子詹13歲,女兒琳11歲。自從1945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後,烏特松真正的作品並不多,他自己一手設計並建造的家倒可以算上一個。
至今,烏松還清楚記得自己當初設計悉尼歌劇院時的熱情與衝動。“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我躺在海邊的沙灘上畫我的草圖。要是哪裡畫得不對,我就用手把它們抹掉再重新畫過。”很快,烏特松設計的“貝殼”方案從來自30多個國家的200名設計者的作品中脫穎而出。當祝賀電話打到他在丹麥的家時,烏特松的女兒琳和他的助手同時尖叫起來,他們同時喊道:“悉尼,悉尼!”烏松問“我得的是第三名嗎?”他們回答:“不,是第一名!”
【三】
據澳大利亞《太陽-先驅報》報導,悉尼歌劇院1973年10月落成啟用,在此幾年前,烏松就因抱怨澳政府干涉歌劇院的設計工作導致雙方鬧翻而離開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國家元首、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歌劇院落成啟用儀式上也沒有提及烏松的姓名。
【四】
在獲悉自己的方案被採用後,意氣風發的烏松舉家遷往悉尼,打算從此定居澳大利亞。一家人受到當地民眾和工黨的熱情歡迎。烏特鬆開始以悉尼歌劇院總建築師的身份工作。然而,在隨後的施工當中,由於超前的大膽設計和高昂的工程造價,烏特松和他的設計方案成為當地輿論和公眾的眾矢之的。當歌劇院逐漸成型時,它不僅成了悉尼的焦點,也不幸成了一個政治靶子。
1965年,聯合黨在大選中打敗了工黨,新南威爾斯公共工程部部長大衛·休斯開始收緊開支。烏特松的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甚至拿不到工資。於是他鋌而走險,寫了一封辭職信送給休斯。烏特松後來回憶說:“那時候我原以為他們會請我回去的。”可是事實卻殘酷地打破了烏特松的幻想。辭職信送走不到1個小時,一輛白色的政府小車直接開進歌劇院辦公室,送給烏特松一封休斯的回信,上面寫著“謝謝,我們接受你的辭職。”
“對他來說,不能繼續建造歌劇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烏特松的兒子回憶說。於是,失望的烏特松帶著家人離開了澳大利亞,並發誓將永遠不再踏上這片帶給他傷心和失望的土地。
【五】
烏特松設計的歌劇院只完成了外部施工就被中斷,一支經驗並不豐富的地方建築隊伍被招募完成了剩餘的內部施工。這項原本為期4年的建築計畫最後竟然花了17年才完成。而工程的整個預算也從最初的700萬美元飛升到1億美元。然而,這件艱難出世的建築物不久便成為全世界公認的藝術傑作,其“形若潔白蚌殼,宛如出海風帆”的造型成為澳大利亞人的驕傲。
2003年,烏松因此被授予了建築學裡的諾貝爾獎——“普里茨克建築獎”。“普里茨克建築獎”評選委員會在宣布獲獎得主時,將烏特松設計的“白帆型”悉尼歌劇院稱為“20世紀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並盛譽這項設計“毫無疑問是其最傑出的作品……是享譽全球極具美感的作品。它不僅是一座城市的象徵,而且是整個國家和整個大洋洲的代表”。評選委員會稱,烏特松非凡的創造力“涵蓋了人類歷史許多文化的精髓,瑪雅文化、中日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他自己所屬的斯堪的納維亞文化等多種文明的痕跡都為他提供了創作靈感。
【六】
悉尼歌劇院傳奇般的誕生經歷使全澳大利亞人對它著了迷,關於它的書籍、電影陸續問世。1995年,作曲家阿蘭·約翰以此為主題創作的歌劇“第八大奇蹟”在悉尼歌劇院成功上演。自從1973年開放以來,悉尼歌劇院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演出中心,平均每年有3000場演出在這裡上演,接待觀眾達200萬人次。
然而,悉尼歌劇院的內部構造卻與它壯觀的外部景象並不匹配:不僅音效不好,歌劇院的後台空間也顯得過於侷促,樂隊演奏席位狹小擁擠,觀眾座位之間的階梯也太過陡峭。
一位批評家就曾將它形容為“徒擁三角鋼琴的外表裡頭卻是一堆生鏽的琴鍵”。許多演奏家都不堪忍受歌劇院糟糕的聲音效果,悉尼交響樂團甚至一度威脅抵制在該歌劇院演出。悉尼歌劇院信託基金主席約瑟夫就曾表示,歌劇院一直以來“就像一個被施了魔咒的城堡,沒有一個有天賦的建築師願意考慮對它進行整修”。
【七】
對悉尼歌劇院的整修工作將正式開始後,澳大利亞政府希望以此平息來自各方面的批評,而烏松的夢想又有了重新實現的機會。音效和燈光都需要進一步改善,狹窄的樂隊演奏席位也將被擴大。歌劇院的入口將被重新設計,前場將被改造成一個室外演奏平台。
根據計畫,將建造一個由9塊玻璃嵌板支撐的柱廊,這將是自1973年歌劇院對公眾開放以來所做的最大改動。此外,混凝土牆上將鑽出一些洞口使大廳通風更好。烏特松表示:“柱廊在白天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在夜間又可以作為觀眾進入歌劇院的絕佳入口。”
不過歌劇院的主要整修工作都將由他的兒子詹和查德·詹森來負責。而他真正設計的惟一一項作品,將是一個5米長的掛毯,它將被掛在整修後的歌劇院裡作為中心裝飾品。
【八】
烏松1999年與悉尼當局達成和解,又設計了悉尼歌劇院的新西柱廊,柱廊將於13日啟用。正在澳大利亞準備參加大英國協國家運動會的伊莉莎白二世將主持啟用儀式,這一次她將對烏松的貢獻予以表彰。
報導說,烏松表示,他本人可能去不了悉尼,但他的兒子揚·烏松將前往悉尼歌劇院,代他接受伊莉莎白二世的公開表彰。揚說,他的父親對女王將承認他的工作感到“非常高興和感激”,“他從來沒有想到歌劇院能夠成為如此著名的一個標誌,他很高興歌劇院在澳大利亞人心裡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烏松本人從來沒有親眼目睹過建成後的悉尼歌劇院。
【九】
儘管已經接過了澳大利亞政府伸出的橄欖枝,但烏特松還是拒絕了所有返回澳大利亞的邀請。澳大利亞政府曾嘗試為他提供機票和郵輪包廂,一名電影製片人甚至提出用自己的飛機載烏特松和他的家人四周旅遊,並隨他們在任何時候和地方停下來,但這些邀請都遭到了烏特松的拒絕。烏特松和妻子一起在西班牙的馬略卡島過著隱居生活,他說:“我們住在這裡就像樹梢上的鳥兒一樣。”
【十】
當年,悉尼歌劇院差點毀了烏特松的建築師生涯。但他承認,那其實是一次獨一無二的機會。那時,他贏得了歌劇院設計競賽的頭獎,但這個獎得來並不容易。傳說,還在設計競賽的預選階段,烏特松的設計構想就遭到了淘汰,但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埃利兒·沙里寧作為評審之一,他被他獨特大膽的設計迷住了,硬是從一大堆廢紙中找到了烏特松的設計圖紙,並當即宣布,他無法再支持其他人的作品。
領取了設計獎獎金以後,烏特松返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他根本沒有期望再被叫回來。他告訴妻子,他並不期望他的設計作品會變成一座實實在在的建築。但是到了1957年,烏特松得到通知,他的設計圖紙將變成現實生活中的一座建築!

相關信息

悉尼歌劇院的傳奇
悉尼歌劇院的傳奇開始於1957年,38歲的烏松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只在丹麥有過一次實踐。他加入了一場匿名的競賽:一塊小土地上的歌劇院。他的方案在來自30多個國家的230位參賽者中被大賽評審選中,當時的媒體稱之為“用白瓷片覆蓋的三組貝殼形的混凝土拱頂”。這座建築規模龐大,包括了音樂會大廳、歌劇大廳、劇場、排演廳和眾多的展覽場地設施。建築面積8000平米。但是由於其設計理念大膽前衛,加上開支嚴重超出預算而受到多方的質疑,他被迫於1966年辭去總設計師的職位,由一位澳大利亞的設計師接任。其繼任人依然延續烏松的風格。這座建築直到1973年才建成,歷經14年之久,耗資1.2億美元。它的結構設計有著前所未有的難度,其間經過無數設計師的設計,最後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進行修改削減而成,傑作才得以誕生。悉尼歌劇院建成後,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標誌性建築,並於200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普利茲克獎的評語
約恩·烏松是一位建築師。他紮根於歷史,觸角遍及瑪雅、中國、日本、伊斯蘭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納亞人的遺傳。他把那些古代的傳統與自己和諧的修養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藝術化的建築感覺,以及和場所狀況相聯繫的有機建築的自然本能。
他總是領先於他的時代,當之無愧的成為將過去的這個世紀和永恆不朽的建築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數幾個現代主義者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