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信碑

《紀信碑》是唐代盧藏用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紀信碑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盧藏用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紀信碑
有漢忠烈,姓紀名信,官族代載,史失其書。昔秦始皇棄六代之業,窮天下之力,以從其心。施及二代,薦作昏德,人怨神怒,百姓與能,此皇天所以興漢祖也。夫龍躍虎變,不有非常之災,則不能蔚其文而神其行。故英雄豪傑,雷動震擊,並起而亡秦。當是時,海水飛而無紀,王綱頹而不紐,強者制命,弱國連衡。項籍提八千之兵,鼓行而稱伯,隳名城,坑勁卒,弒義帝,屠鹹陽,七十餘戰而天下大定矣。於是背關懷楚,專制主約,雖負河山,藉舊業,南面而稱孤者,猶膝行請命,舉國受署,莫能枝梧焉。而高祖奮於漢中。定三秦之地,扶義仗信,東向而爭天下。天下之命,縣於二雄,山東紛紛,螽合蟻聚,未有所系。籍當以百萬之眾,困高祖於滎陽。紀公推天曆之在劉,顧臣節以自僨,躬載黃屋,出東門而詫之,沮百萬之氣,頓強楚之威,奪諸侯之魄,回霸王之機。身焚孤城之下,功濟廟堂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雖宏演納肝而無悔,乾犨請矢而不疑,公孫抱子而為詐,孟陽寢床以自欺:其忠則然,於大業不可以希也。先軫免胄以立誠,鋤麛觸槐以取喪,富辰懟諫而赴翟,仲由結纓而為壯:其節則全,於大機則無以尚也。荀息守言而死事,豫讓感遇以自殘,石乞就烹以徇白,漸離隺目以報丹:其義立矣,於大濟則闕焉。故功貴成,業貴廣,苟有大賴,則輕太山於鴻毛,壯哉紀公!誠得其死矣。夫城郢而增君名,寢齋以祈於死,其於忠也,不亦泰如!於戲!仲尼所謂殺身成仁,臨難無苟免者,則紀公其人也,而歷載數百,莫能表之。
縣令會稽孔君,名祖舜,字奉先,資大聖之緒,秉忠孝之規,清身以激俗,矯枉以從政,到官視事,三載有成。於是鄉之碩老,攝齋而請曰:“府君以盛德茂才,宏宣大化,旌孝尚節,敦學務農,人無懸耜,野無冥草,可謂政之美者也。而紀公之墓,蕪而不顯,豈所以鼓舞前志,發揮臣子之道哉?”府君迺咨謨寮吏,稽古訓典,以為忘生從道者仁也,沈斷固分者義也,威儀不忒者禮也,好謀而成者智也,有死無二者信也,決機興運者明也,大節不撓者勇也:夫藏一行於人,則銘之金鼎,輝鑠風雅,況紀公兼而有焉,斯實忠臣義士之殊尤,而文獻之所先也。故表商容,式乾木,君子韙之,迺仰惟春秋旌善之義。庶幾為臣之節,奮於百代之上,凜然可以比肩她纖。俾能揚耿光,厚忠義,崇尚教化,以昭烈我明天子之風,豈不褒德而顯功哉?遂作頌曰:
雄雄紀公,自天作忠,膺皇祖兮。卓犖磊朗,瑰佹倜儻,奮威武兮。虎鬥龍戰,扶危制變,挫強楚兮。定霸興王,身焚業昌,得其所兮。雲雷經綸,迺聖迺神,萬物睹兮。千載一振,闡幽作訓,為代矩兮。三五已矣,愚聖同死,苟無足而稱焉,吾何以貴夫古兮?

作者簡介

盧藏用(664~713年),字子潛,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曾隱於嵩山少室山,與陳子昂、司馬承禎、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等被稱為“仙宗十友”。又與趙貞固、陳子昂、杜審言、宋之問、畢構、郭襲微、司馬承禎、釋懷一等被時人稱為“方外十友”。著有文集30卷,《全唐詩》錄存其詩8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