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參數

系統參數

在數學和統計學裡,參數(parameter)是使用通用變數來建立函式和變數之間關係(當這種關係很難用方程來闡述時)的一個數量。在不同的語境裡這一術語可能有特殊用途。系統參數是指與系統狀態、功能和行為等有關變數。一般來說,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系統,系統參數是不相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系統參數
  • 外文名:system parameter
  • 學科:計算機
  • 定義:與系統狀態、功能有關變數
  • 領域:計算機系統
  • 作用:改變系統狀態或功能
  • 方式:系統調用
基本信息,情報系統參數,系統調用,分析方法,常規熱平衡法,等效焓降法,循環函式法,

基本信息

系統參數是指與系統狀態、功能和行為等有關變數,在計算機科學中,變數是指一個表示某個存在記憶體中的值的名稱。系統參數一般是動態變化的,取決於系統當時的需求。在計算機系統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用到系統參數,如系統調用,中斷處理,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參數設定。

情報系統參數

即情報系統的狀態變數與行為變數的定量描述。情報系統內的加工、處理、貯存、控制等數據是狀態變數。環境對情報系統的輸入與情報系統對環境的輸出為行為變數。輸入參數有:(一)輸入情報總量。這是情報系統一切活動的基礎依據,對系統輸出產生重大影響。(二)情報輸入速度。即單位時間內輸入的情報數量。這一參數是調整子系統的工作量、人力組織和規模的依據。(三)輸入文獻情報的類型。是指情報系統輸入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的結構比例。一次文獻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科研成果而發表的原始創作。二次文獻是將大量的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組成便於查找的文獻資料,如目錄、文摘、索引等。(四)輸入情報的形式。情報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印刷型、縮微型、視聽型、機讀型,以及圖書、期刊、特種文獻等。輸入情報形式要符合系統條件、輸出功能和用戶需求。(五)用戶指令。如借閱、諮詢、檢索等。輸出參數有:(一)流通量和利用率。流通量是書刊資料在單位時間內的借出量。流通量是衡量情報系統輸出功能的量。流通量中的利用比例為利用率。(二)提供二次文獻的種類和數量。(三)單位時間解答諮詢的數量(包括計算機服務和人工服務)。(四)定題情報服務的用戶數量。為科研或其它需要的課題性服務為定題情報服務。定題服務用戶多少對課題文獻的貯存、檢索、人員培訓有重要影響。(五)諮詢要求的滿足程度,如資料的拒借率、文獻檢索的查全率和查準率等。(六)情報服務的時間間隔。如文獻輸入後,經過加工、整理和上架到提供借閱的時間間隔;收到諮詢要求與答覆的時間間隔等。(七)經濟消耗指標。統計情報系統參數是情報系統管理的手段,是分析情報系統的工具,對最佳化情報系統至關重要。

系統調用

概述
由作業系統實現提供的所有系統調用所構成的集合即程式接口或套用編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是應用程式同系統之間的接口。作業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為管理硬體資源和為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提供良好的環境來使應用程式具有更好的兼容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核心提供一系列具備預定功能的多核心函式,通過一組稱為系統調用(system call)的接口呈現給用戶。系統調用把應用程式的請求傳給核心,調用相應的的核心函式完成所需的處理,將處理結果返回給應用程式。
系統參數設定
每一條系統調用都含有若干個參數,在執行系統調用時,如何設定系統調用所需的參數,即如何將這些參數傳遞給陷入處理機構和系統內部的子程式(過程),常用的實現方式有以下幾種:
(1) 陷入指令自帶方式。陷入指令除了攜帶一個系統調用號外,還要自帶幾個參數進入系統內部,由於一條陷入指令的長度是有限的,因此自帶的只能是少量的、有限的參數。
(2) 直接將參數送入相應的暫存器中。MS-DOS 便是採用的這種方式,即用 MOV 指令將各個參數送入相應的暫存器中。系統程式和應用程式顯然應是都可以訪問這種暫存器的。這種方式的主要問題是由於這種暫存器數量有限,因而限制了所設定參數的數目。
(3) 參數表方式。將系統調用所需的參數放入一張參數表中,再將指向該參數表的指針放在某個指定的暫存器中。當前大多數的 OS 中,如 UNIX 系統和 Linux 系統,便是採用了這種方式。 該方式又可進一步分成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 在直接參數方式中,所有的參數值和參數的個數 N,都放入一張參數表中;而在間接參數方式中,則在參數表中僅存放參數個數和指向真正參數數據表的指針。

分析方法

熱力系統的耗差分析方法有常規熱平衡法、等效熱降分析方法、循環函式法。

常規熱平衡法

熱平衡法是建立在熱力學第一定律基礎上的能量分析方法,主要考察系統熱量的平衡關係,揭示能量在數量上的轉換和利用情況,從而確定系統的能量利用率或能效率(熱效率)。在對電站系統進行分析計算時,採用逐級熱平衡法串聯求解抽汽量,從而確定系統的汽水分布,並利用功率方程及吸熱量方程最終求解系統總的熱經濟性指標。
熱平衡法是我國電廠熱力系統設計與改造的理論基礎,對於廣大從事熱力系統研究工作的學者來說,更是一塊基石。但由於20世紀50年代初矩陣理論在電廠熱力系統研究領域的套用尚不普遍,一些基本公式的推導都是基於簡單的代數運算,使得對加熱器從高壓到低壓逐級求解抽汽量時,其熱平衡方程變得越來越複雜,並且不易發現其內在規律。尤其是最末級,電廠全部輔助系統(如軸封汽、門桿漏汽、排污回收利用、噴水減溫、廠用汽等)對其熱平衡方程均有影響,因此難以寫出其解析式。這些都增加了對“局部熱力系統變化對熱經濟性的影響”進行定量計算的難度。

等效焓降法

等效焓降法是一種新的熱工理論,由前蘇聯的庫茲涅佐夫提出,經過近三十多年的逐步發展,不斷趨於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等效熱降法基於熱力學的熱工轉換原理,考慮到設備質量、熱力系統結構和參數的特點,經過嚴密的理論推導,導出熱力分析參量抽汽等效熱降Hj和抽汽效率ηj,用以研究熱工轉換及能量利用程度。等效焓降法的特點是:
(1)在求取各加熱器的抽汽等效熱降Hj時,可利用前一級計算出的Hj-1,通過給出通式得到該級的Hj,從而使Hj的計算簡化。
(2)對於再熱機組,可通過定熱量法或變熱量法分別計算出等效熱降。
(3)當局部熱力系統變化後,不需要進行全面計算就可方便地得出這些變化對機組熱力特性的影響。在考慮輔助汽流時,可針對引入熱源的形式不同,單獨求出附加成分對整個系統熱效率的影響。
可見,採用等效熱降法實現通用計算程式的編制、進行熱經濟性分析是比較方便的。目前,等效熱降法的理論在國內已得到較大發展,一些電廠已安裝了以等效熱降法理論為基礎的熱經濟性分析軟體。

循環函式法

循環函式法根據熱力系統的參數,用熱平衡方法列出計算熱力系統經濟性的基本和綜合特性係數的函式式及計算方程式,用以分析和比較熱力系統的方案或系統及其局部熱力系統變化時所引起的熱經濟性變化。它的一個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認為蒸汽在汽輪機中的做功過程由多個不同的熱力循環組成,包括主循環(凝汽循環)及輔助循環(如軸封漏汽、給水泵汽輪機用汽等)。其特點是把汽輪機回熱系統劃分成若干個單元,分別求取各單元的進水係數dGi,進而求得凝汽係數αk。這樣處理的好處是當某單元內的參數改變或計算失誤時,只對該單元進行重新計算或修正,而不影響其他單元的運算結果。此外,該法可把各種輔助循環完全從主循環中獨立出來,單獨計算它們對熱經濟性指標的影響;在考慮了各種輔助汽、水後,該法可通過計算一系列綜合特性係數(如進汽多耗係數、再熱多耗係數),組成汽輪機與電廠的方程式,將全部循環中的各部分聯繫起來。循環函式法對回熱系統主循環的分析簡單易行,但對由各種附加熱流組成的附加循環的處理卻較為複雜。這使得該法的現場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