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新編戲劇故事

精選新編戲劇故事

《精選新編戲劇故事》是“中國古代文學名作白話精讀”系列叢書之一,共收戲劇故事十三個。這些戲劇均系元、明、清最具代表性的戲劇文學,有元朝關漢卿的《錄竇娥冤》、高明的《趙氏孤兒》、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明朝康海的《中山狼》、馮夢龍的《精忠旗》、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朝李漁的《風箏誤》、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精選新編戲劇故事
  •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8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南大學出版社
  • 作者:王毅 王婧之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8704984, 97875487049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精選新編戲劇故事》刊載了戲劇故事十三個,都是依據元、明、清戲劇文本改編,由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錄竇娥冤(元·關漢卿)
1.竇天章賣女還貸
2.賽盧醫殺人賴債
3.蔡婆婆引狼人室
4.張驢兒仗勢逼婚
5.張老頭貪嘴喪命
6.弱寡婦對簿公堂
7.桃太守糊塗斷案
8.竇娥冤感天動地
9.屈死鬼顯靈訴冤
10.竇欽差審案昭雪
趙氏孤兒(元·高明)
1.直言強諫遭冷眼巧語奉承結歡心
2.鈕麂仗義放丞相靈輒臨危救恩人
3.趙家滅族遭橫禍公主殺身救孤兒
4.程嬰箱底藏雛幼韓厥府前放趙兒
5.元帥黑心布密網醫生赤膽奔深山
6.出世高人復人世受孤義士再託孤
7.以實為虛虛亦實用真作假假如真
8.程嬰取義舍親子杵臼留賢捐老軀
9.以畫施教說身世認賊作爹寓遠謀
10.廿年沉冤終雪恥八位義士始傳名
西廂記(元·王實甫)
1.赴考書生尋舊友偷閒遊客遇嬌娥
2.為近花容稱借住因貪玉貌說搭齋
3.兩心借詩初傳意四目乘機再送情
4.飛虎揮師搶美女張生寄信搬援兵
5.席間毀約恩成怨月下彈琴鳳和凰
6.懵懂紅娘當信使機靈小姐約情郎
7.好事未成反惹病情書剛到即除災
8.大膽書生偷禁果好心侍女說姻緣
9.君瑞長亭別親去鶯鶯旅店人夢來
10.博學者必得狀元有情人終成眷屬
漢宮秋(元·馬致遠)
1.王長者喜得鳳女毛欽差私謀錢財
2.昭君罵賊遭迫害元帝聽琴遇佳人
3.毛延壽賣國投敵呼韓邪見像起心
4.元帝怒斥匈奴使單于威逼大漢朝
5.思征戰恨無大將顧全局幸有賢女
6.臨離別夢縈故土將去國情系君王
7.離故土昭君出塞送灞橋元帝別妃
8.回舊室元帝落淚去邊界昭君驚魂
9.想佳人單于迎艷戀故土烈女沉江
10.叛國賊長安送命痴心郎後殿傷情
琵琶記(元·高明)
1.高堂稱壽辭試不從兒別父
南浦囑別相親難再妻送夫
2.才俊登程氣度橫空結眾友
秀才應試文章冠世壓群雄
3.奉旨招婿拒婚不從恨相府
本意孝親辭官未允怒當朝
4.蔡母嗟兒力倦形衰思團聚
義倉賑濟身單影只遭欺凌
5.強就鸞鳳狀元無奈人羅帳
勉食姑嫜孝婦有心食秕糠
6.琴訴荷池議郎望月憂父母
媳嘗湯藥貞婦祝髮葬公婆
7.思家心切伯喈大膽吐心事
愛夫情真牛女婉言勸父親
8.一路辛勞寺里道情感男女
兩賢邂逅府中清話結芝蘭
9.孝婦題真翰墨關心試孝子
狀元讀詩丹青人眼認前妻
10.散發歸林夫唱婦隨皆家去
頒詔獎孝名高爵貴滿門來
中山狼(明·康海)
1.趙簡子領兵狩圍驚野地
中山狼帶箭漏網走殘陽
2.躲追捕老狼甘願鑽書袋
動憐憫東郭好心救箭傷
3.上大當精細趙孟欠精細
作巧答糊塗先生不糊塗
4.露原形殘暴老狼張血口
存幻想好心墨者論迂言
5.逃老命好心不得好心報
逞凶狂惡獸終歸惡獸行
6.賭運氣墨者虔誠求老樹
說冤情杏樁憤怒斥園丁
7.擺功勞拉耜拖犁力壯後
訴委屈剝皮削骨勁衰時
8.遇救星墨者捶胸訴苦狀
做裁判農夫拄杖聽冤情
9.露笑容老丈三思設巧計
中圈套凶狼再次鑽書囊
10.謝恩人好話只於善友講
得教訓仁慈莫對惡魔施
精忠旗(明·馮夢龍)
1.岳飛刺背精忠報國立壯志
若水效節噴血罵賊死英雄
2.欽召禦敵岳侯誓師勉將士
奸商議和秦檜結黨設陰謀
3.御賜忠旗岳侯挫寇傳捷報
密傳蠟丸奸相怒捷恨岳飛
4.秦檜定謀金牌偽召失復地
群奸構誣忠臣被逮困牢籠
5.公心拒審世忠義膽斥奸佞
肆意哭帝岳帥赤誠蓋英雄
6.窗下畫柑秦檜挾私施黑手
獄中殉難岳飛含憤赴黃泉
7.觸目冤情施全怒賊行天道
滿肚壞水秦檜驚風釀鬼胎
8.泰檜心虛吹風少許猶驚恐
奸臣病歿作惡多端必自斃
9.岳廟香裊香客夜來迷鬼
東窗事發奸臣死去有餘辜
10.陰府無欺忠奸自別報徹底
蒼天有眼存歿恩光旗高揚
牡丹亭(明·湯顯祖)
1.杜太守延師教女老儒生人衙訓徒
2.游後園小姐驚艷做怪夢麗娘思春
3.尋舊夢憂思惹病救嬌娃忙亂求醫
4.傷春小姐喪魂魄落魄書生逢救星
5.公子後園得畫像麗娘郡舍會情郎
6.情真意切生死戀鬼助神幫陰陽歡
7.尋父母潛走他地求功名巧逢故人
8.避兵禍夫妻分手得天緣母女重逢
9.陳老儒冒死見友杜平章用智退兵
10.弄尷尬翁婿見面費周折家人團圓
綠牡丹(明·吳炳)
1.假充斯文胸無點墨結文會
真假臉面家有巨財買浪名
2.庭院賞花婉娥脫口成佳作
本高跪地小妹點頭代笨兄
3.詩無優劣沈重秉公難定等
學有高低白丁舞弊暗奪魁
4.希潛無恥真狀元為假才子
瑤草有才假五柳是真詩人
5.小人得勢顧粲席間受奚落
大意失察靜芳簾後聽譏誚
6.痴人做夢蛤蟆心隨天鵝去
呆子抄詩黃牛身露馬腳來
7.婉娥品詩閨詞選刻辨真偽
瑤草揭底槍手捉刀分高低
8.塞翁失馬謝英失館復得館
保姆索題小姐品詩又評詩
9.假方原假假詩人終露醜態
真者是真真才女始結連枝
10.白日有夢兩呆應考謀美女
皇天無欺四喜臨門結良緣
嬌紅記(明·孟稱舜)
1.外甥拜舅始見姣容即有意
表妹窺兄初覷俊貌亦生情
2.似隱似露題詩四壁寓傷感
如迎如拒唱和兩聯撫相思
3.佳期喜定心曲訴完成約會
好事多磨花蔭漲滿作銀河
4.陰差陽錯偶貪酣睡皆因酒
意切思濃忽起沉疴只為情
5.甜事真甜二情聖偷吃禁果
密情不密兩丫環暗捉賊贓
6.正中下懷申慶遣媒提好事
偏遭白眼文瑞執意拆良緣
7.買巫弄鬼假病申生避遠地
偷履招災真心婢女動痴情
8.誤拾鸞箋多心情侶生間隙
跪盟毒誓專意情郎表衷腸
9.申家有幸真才兄弟雙雙中
女鬼無形假冒嬌娘夜夜來
10.惡霸明逼生前無計結連理
神靈暗助死後有情化鴛鴦
風箏誤(清·李漁)
1.佳節又逢聖旨來喜上加喜
家亂未止蠻兵反憂中有憂
2.據地稱雄意未足洞蠻作亂
臨時點將兵猶缺招討請兵
3.琦仲應邀題律句借題寄意
淑娟依命和回文對景抒情
4.韓生有意囑紙鳶代傳愛意
紙鳶無心戲韓生誤落痴人
5.愛娟妄想冒佳人出乖露醜
琦仲誠心會美女失魄驚魂
6.狀元看盡長安花惟留遺憾
淫賊鬧翻花燭夜只審姦情
7.神將天兵同拒敵出神入化
痴蠻蠢賊齊攻城棄甲丟盔
8.奉聖旨初平賊眾運籌帷幄
出奇謀智破象群立功蜀城
9.同胞醜姐害靚妹心同禽獸
異姓老爺幫乾兒義似君親
10.空費千般巧算計人謀易誤
無需百樣胡支吾天意難違
長生殿(清·洪升)
1.天子玉環初相遇祿山國忠始弄權
2.天寶醉酒惹佳麗玉環剪髮勸君王
3.玉環夢魂得仙樂李幕月夜偷妙音
4.舊婦偶承君王露貴妃頓起妒嫉心
5.長生殿歡歌正暢安祿山戰火已燃
6.避叛逆明皇幸蜀激亂軍紅粉飄零
7.聽秋雨明皇思妃祭玉環生像流淚
8.楊玉環魂盪大內太真妃靈歸仙班
9.回舊地明皇移葬想佳人奇士招魂
10.感天神仙女指路成正果李楊歸仙
桃花扇(清·孔尚任)
1.落第才子結復社削職寺卿組戲班
2.龍友熱心成美事侯生得意配佳人
3.修書撫兵誠好意卻奩惹禍存災星
4.北地舊都忽失守南明新主急登場
5.青樓伴侶情期永風月夫妻愛偏長
6.移花接木成妙品將李代桃扮新娘
7.香君客宴罵奸佞貞麗他鄉遇故知
8.復社文人落監獄魏家小子害忠良
9.救友未成身刎劍防邊乏力自沉江
10.世事沉浮勤入眼人生變幻懶關心
附:古典戲劇閱讀知識

序言

本書共刊載了戲劇故事十三個,都是依據元、明、清戲劇文本改編的。
關於改編的歷史情況、性質、意義、原因等,我在本書總序中都已說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中國的戲劇起源很早,學者們已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巫舞。在中國古代史記栽中,對真人真事的模仿、擬人的史事、優伶的立言、娛神的歌舞、假面的使用等,都是戲劇的起源因素,而且相當的早,幾乎與中國民族史同時存在。這是戲劇的萌芽期。
說唱藝術影響著戲劇唱腔的形式,說唱文學孕育著戲劇劇本。漢代樂府中有配管弦歌唱故事的民歌,發展到南北朝,形成了一種以一支曲子反覆演唱,來敘述一個完整故事的藝術形式,稱為“大曲”。隋唐時期有邊唱邊講的表演形式叫“俗講”,它的唱本稱為“變文”。到宋代,變文演變成鼓子詞。北宋中葉,在鼓子詞的基礎上產生了“諸官調”。但這些都不是戲劇,而是說唱藝術。
從表演的角度說,先秦的倡優,唐代的“參軍戲”,也不是戲劇,因為它沒有具備劇本、觀眾、劇團、樂隊、舞台布景等等戲劇必需的條件。
中國最早的戲劇,是“南戲”,又稱“戲文”,由宋雜劇、唱賺、宋詞以及里巷歌謠等綜合發展而成。明祝允明說:“南戲出於宣和之間的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猥談》)徐謂《南詞敘錄》稱:“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二種實首之,距今八百多年。
為什麼中國的戲劇孕育的時間這么長,發展這么緩慢?為什麼遠較歷史上文明古國如希臘,晚出多至一千年之久?為什麼同本國的其他文學形式如詩、詞、歌、賦、文等相比,更要晚出得多?其中的原因當然是複雜的。現在雖還沒有得出結論,沒有一致的看法,但學者們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我這裡不想全面論述,只就其中一點談點看法。
中國古代戲劇的晚出,我以為是因為中國人自己給自己出難題,設定障礙。這是從現存古代戲劇文本反推得出的結論。
現存的古代劇本,不論是雜劇還是傳奇,幾乎都是一樣的繁複瑣碎、詩韻兼全、文詞優美、含蓄委婉、官調嚴密。加上極困難的舞台表演藝術、象徵的配合等,製作是相當困難的。這種形式的戲劇,作為戲之一個品種,並無不可,問題是中國古代戲劇清一色的如此,幾無例外,恐怕就成問題了。
首先,從戲劇創作的角度看,在韻律平仄尚不統一,說唱藝術尚不流行,敘事文學尚不發達的漢唐以前,如何去製作戲劇?何況那時還有嚴格的禁律:“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禮記·王制》)《管子》、《商君書》、《荀子》、《墨子》都有類似的意見,有文化的封建士大夫們有誰願意去冒這個險?“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幾乎包含了戲劇的方方面面。要避開這些苛刻到殺頭的禁律,還有什麼戲劇可言?這就是戲劇晚出的原因之一了。
第二,從演出的角度看,現在流傳下來的古代劇本,不用說現今無法演出,硬要搬上舞台,觀眾也無法欣賞,即使在劇本出現的當代,恐怕也是演不出、看不懂的,因為古代劇本官調嚴格,文辭艱深,特別是文人的劇本,還加上典雅的曲詞、深奧的典故,似乎是不難倒觀眾不罷休。其實,完全合律的劇本少見,因為要達到韻律上的要求,即算在元明清時期亦非易事。改編《琵琶記》的高明,深感格律之難,故在劇本的開頭就說“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官數調”。這裡只舉圍繞湯顯祖《牡丹亭》的改編來談談。
湯顯祖的《牡丹亭》,從來就認為是戲劇中的傑作,問世後“幾令《西廂》減色”。但這個劇卻很難演唱,表演上的難度且不說,從唱的角度來說就很難。如真要搬上舞台,就得改編。當時就有沈璟、呂玉繩、臧晉叔、馮夢龍等對此劇進行改編,主要改動了一些不合音律、難以聽懂的地方。沈璟認為:《牡丹亭》文辭優美,但難唱難懂,故要改動,“寧使時人不鑑賞,無使人撓喉捩嗓”。這使湯顯祖很惱火,他在給呂玉繩的信中說:“彼(指沈璟)惡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在給羅章二的信中又說:“《牡丹亭記》要依我原本,其呂家改的,切不可從!雖是增一二字以便俗唱,卻與我原作的意趣大不同了。”誰是誰非,這裡不作評說,我只想藉此說明:古代劇本(包括名作)即在創作的當代,也難直接搬上舞台,更不用說隔代了。到清代,李漁批評說:“《驚夢》(《牡丹亭》第十齣)首句雲‘裊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以遊絲一縷,逗起情思。發端一語,即費如許深心,可謂慘澹經營矣。然聽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字字俱費經營,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語,止可作文字觀,不得作傳奇觀。”(《閒情偶寄·詞曲部·詞采》)
其實,“止可作文字觀(可供閱讀的案頭之曲),不得作傳奇觀(可供演出的戲劇腳本)”,又何止一部《牡丹亭》?今天看來,所有的古代戲劇部部如此:只能用來閱讀,不能用來演出。
第三,從流傳的角度看,中國古代戲劇的這種過分文學化、繁複而高度困難的藝術品,自然影響流傳。一個戲劇文本問世,在其當代就很難演出,要在舞台上傳播就更加難,而隔代流傳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古代,戲劇文本作為案頭之曲,其流傳是可能的(除非統治者強行查禁);作為場上之曲在舞台上傳播,則是很難的,除非加以改編。所以古代改編本特多,一個優秀劇目,其後來的改編本可能有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如《西廂記》、《牡丹亭》、水滸戲等。
正因為古代戲劇如此難讀,所以我們也來一個改編。當然,我們的改編不是為演出,而是為閱讀。
中國古代戲劇儘管有不足,但無論如何也否認不了它是一座光耀古今中外的藝術殿堂。它以獨具的形式、精湛的內容、璀璨的異彩彪炳千秋。我們不能奢望今天能再現昔日戲劇的輝煌,也不能希求搬演雜劇、傳奇,但至少也該讓青少年一代了解、熟悉、繼承乃至發揚這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對中國青少年朋友而言,我們只是早一步在中國古代戲劇這座藝術殿堂暢遊了一番。如今,我們願意為青少年朋友當嚮導,在藝術殿堂中攝取十幾個代表之作,加以介紹,以引發青少年朋友的興趣。但真正要感受昔日的輝煌,還靠青少年朋友們親身到藝術殿堂中去體驗一番。
還要說明一句,《漢官秋》、《牡丹亭》、《長生殿》三劇是由我的碩士生劉競(現為浙江大學文學院博士生)改編的;《西廂記》、《綠牡丹》、《嬌紅記》三劇是由我的女兒王婧之(現為華東師大中文系碩士生)改編的。他二人根據我的要求寫成初稿,我略作加工而成。
在改編過程中,我們遵循忠實於原作的原則,儘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風貌。但也考慮到時代、篇幅的因素,多有刪削,亦偶有增添。不當之處,還請批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