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空巢

精神空巢

精神空巢,中國第一批“獨生子女”的父母漸漸進入退休階段,而這些獨一代又處在壓力最大的一階段,這些子女們無法常回家和父母團聚和溝通,這些獨一代的父母由原來的子女常不在身邊的形式空巢轉變為的真正精神孤獨的精神空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空巢
  • 背景:第一批“獨生子女”的父母退休
  • 原因:子女們無法常回家和父母團聚
  • 特點:精神空巢帶來的養老問題突出
調查報告,社會問題,解決方法,

調查報告

普陀區人口計生委、上海市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一份《上海市第一代獨生子女家庭及養老問題研究報告》顯示,78.8%的“獨一代”父母已經退休,“獨一代”已婚子女與父母同住的只有27.6%,43.4%的“獨一代”因工作忙而無法親自照顧父母。這第一批回響國家計畫生育號召的父母,已漸漸由“形式空巢”轉為“精神空巢”。

社會問題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成家立業及農村勞動力的城市化遷移,中國現代家庭已逐步呈現出空巢化的現象。家庭養老壓力驟增,與物質方面相比,由精神空巢帶來的養老、敬老問題更為突出。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獲得的廣泛共鳴就很好地佐證了精神空巢下老齡關懷問題的嚴峻。

解決方法

首先,面對精神空巢現象,老齡關懷倫理應以“養”為基礎。“養”即基本的生活保障,是飲食供奉,是“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論語·為政》),這是一切老齡關懷的前提,是所有老齡關懷倫理的基礎。
其次,面對精神空巢現象,老齡關懷倫理應以“敬”為指針。老齡關懷僅僅靠“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敬”,即必須在保障老年人生活充裕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應有的精神關懷。
再次,面對精神空巢現象,老齡關懷倫理應以“德”為支點。老齡關懷倫理應堅持個體道德養成與社會道德塑造的辯證統一,在提升個體美德社會公德的基礎上建構適應現代社會的老齡關懷倫理。
面對日益嚴重的精神空巢問題,光有道德層面的探討是遠遠不夠的,但立足老齡關懷倫理,對之進行探討和分析卻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一步,既是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可行方案,也是系統性解決過程中的一種有益嘗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