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系統

精益生產系統

精益生產是起源於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汽車工業開始起步,但此時統治世界的生產模式是以美國福特製為代表的大量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以流水線形式生產大批量、少品種的產品,以規模效應帶動成本降低,並由此帶來價格上的競爭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益生產系統
  • 外文名:Lean Production System
  • 起源:日本豐田汽車公司
  • 縮寫:LP
簡介,意義,內容,特點,套用,

簡介

精益生產的內涵:精益生產(LP)是起源於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汽車工業開始起步,但此時統治世界的生產模式是以美國福特製為代表的大量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以流水線形式生產大批量、少品種的產品,以規模效應帶動成本降低,並由此帶來價格上的競爭力。當美國汽車工業處於發展的頂點時,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們是無法與其在同一生產模式下進行競爭的。豐田汽車公司從成立到1950年的十幾年間,總產量甚至不到福特公司一天的產量。因此,豐田的大野耐一等人,在分析大批量生產方式後,根據自身的特點,逐步創立了一種獨特的多品種、小批量、高質量和低消耗的生產方式,即精益生產方式。

意義

精益生產方式即LeanProduction,這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在對日本汽車工業的生產管理方式進行調查研究之後對這種生產方式所賦予的名稱。“精益”的“精”意指精幹,“益”含義是“效益”。“精益”就是要以最小的投人,取得最大的產出,並用最快的速度設計生產出來,以最低的成本、合理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以明顯的競爭優勢,全面、靈活、優質、豐富的花色品種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把成果最終落實到經濟效益上。

內容

精益生產的核心內容是準時制生產方式(JIT),該種方式通過看板管理,成功地制止了過量生產,實現了“在必要的時刻生產必要數量的必要產品”,從而徹底消除產品製造過程中的浪費,以及由之衍生出來的種種間接浪費,實現生產過程的合理性、高效性和靈活性。JIT方式是一個完整的技術綜合體,包括經營理念:生產組織、物流控制、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庫存管理、現場管理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生產管理技術與方法體系如圖所示。
精益生產系統精益生產系統

特點

精益生產方式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精益生產方式即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的思想和技術。精益生產方式綜合了單件生產與大量生產的優點,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後者的僵化。它具有以下特點:
①與顧客以及零售商、批發商建立-一種長期的關係,使來自顧客和零售商或批發商的訂貨與工廠的生產系統直接掛鈎,銷售成為企業生產活動的起點,產品開發與產品生產均以銷售為起點,按訂貨契約組織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用戶需要什麼則生產什麼,需要多少生產多少,以儘可能少的投人獲得儘可能多的產出。產品開發確保高質量、低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極大減少流通環節的庫存,以迅速、周到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②將生產中的一切庫存視為浪費,強調對零庫存的要求,按照所需的量生產所需的零件和產品,從而大大降低了在制品和成品庫存,減少流動資金積壓,降低成本。杜絕一切超前、超量生產。
③以“人”為中心,充分調動人的潛能和積極性,以最佳工作環境、最佳條件和最佳工作態度從事最佳工作,從而全面追求盡善盡美。普遍推行多機器操作、多工序管理,並把工人組成作業小組,不僅完成生產任務,而且參與企業管理,從事各種革新活動,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無廢品、零庫存、零故障等,降低產品成本,保證產品多樣化,從管理理念上講,精益生產總把現有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看作改善的對象,不斷地追求進一步降低成本、降低費用、缺陷為零、產品多樣化等目標。

套用

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實行對外開放戰略,學習日本等已開發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經驗。在這種巨觀背景下,豐田生產方式(精益生產)也於1981年被引人中國,政府和不少大中型國有企業不僅聘請豐田汽車公司的專家來中國傳授經驗,而且還派人員到豐田去取經。1990 年以來,上海汽車行業的一批合資企業開始了對準時生產模式的嘗試,並在準時供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如上海大眾汽車公司採用內庫與外庫相結合的準時供貨方式。 目前,國內的一-些汽車集團如一汽集團、東風集團躍進集團、天津汽車公司等均通過不同的方式在集團內部實施精益生產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