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課程建設·中級管理學系列:設備維護管理

精品課程建設·中級管理學系列:設備維護管理

本書從設備維護的調查研究入手,全面總結了設備維護髮展的全過程,深入分析了各種維護管理模式的特點,並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戰略層、理論層、套用層和工具層四個層次構建了設備維護管理體系。內容涉及設備維護管理的實現及方法、維護方式的選擇、ROM理論、RBM最佳化模型、維護效能分析與建模、維護能力評價、維護資產管理。

基本介紹

  • 書名:精品課程建設·中級管理學系列:設備維護管理
  • 作者:趙濤
  • ISBN:9787561826980
  • 類別:圖書 > 經濟 > 經濟計畫與管理
  • 頁數:251
  •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7-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從設備維護的調查研究入手,全面總結了設備維護髮展的全過程,深入分析了各種維護管理模式的特點,並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戰略層、理論層、套用層和工具層四個層次構建了設備維護管理體系。內容涉及設備維護管理的實現及方法、維護方式的選擇、ROM理論、RBM最佳化模型、維護效能分析與建模、維護能力評價、維護資產管理。
精品課程建設·中級管理學系列:設備維護管理

目錄

第一章設備維護管理調查研究
1.1設備維護管理理論研究現狀
1.1.1維護管理的階段劃分
1.1.2維護管理的發展
1.2設備維護管理模型研究現狀
1.3歐美國家對設備維護管理的調查研究
1.3.1西歐國家調查報告
1.3.2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維護調查
1.3.3美國的維護基準調查
1.4我國設備維護管理調查
1.4.1我國維護管理的發展狀況
1.4.2我國維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1.4.3我國企業採用的維護方式
1.5設備維護管理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設備維護管理系統構建
2.1維護管理系統結構
2.1.1維護管理的含義
2.1.2維護管理系統結構的構建
2.2維護管理的戰略層面
2.2.1維護管理的戰略特徵
2.2.2維護管理的支持環境
2.2.3維護管理髮展的驅動力
2.2.4維護管理組織模式
2.3維護管理理論層面
2.3.1維護管理的理論基礎
2.3.2維護最佳化
2.4維護管理的套用實現層面
2.4.1維護管理的實施步驟
2.4.2維護管理的運作方式
2.4.3維護管理標準化體系
2.4.4維護成本控制
2.5維護管理的技術工具層面
2.5.1 PIMS的作用
2.5.2 PIMS體系結構的構建
2.5.3系統設計功能模型
第三章設備維護管理的實現及方法研究
3.1設備維護管理設計模型
3.1.1 IM3的定義
3.1.2 IM3的設計模型
3.2維護功能配置理論與方法
3.2.1維護功能配置過程
3.2.2 MFD的維護屋
3.2.3 MFD多目標最佳化模型
3.2.4 HoM多目標最佳化案例分析
3.3維護成本控制模型
3.3.1維護成本的構成
3.3.2維護成本項目分析
3.3.3維護成本核算與控制模型設計
3.3.4基於作業成本法的工業維護成本決策模型
第四章維護方式的選擇研究
4.1維護方式選擇過程
4.2維護方式分析過程
4.3基於模糊多屬性群決策的維護方式選擇
4.3.1基於模糊多屬性群決策的維護方式選擇過程
4.3.2模糊多屬性維護方式選擇研究
4.3.3模糊多屬性群決策的維護方式選擇研究
4.3.4案例分析
第五章面向需求維護(ROM)理論研究
5.1面向需求維護(ROM)理論的概念與特徵
5.1.1 ROM理論的思想基礎
5.1.2 ROM理論的概念
5.1.3 ROM理論的特徵
5.2 ROM模型
5.2.1 ROM概念模型
5.2.2 ROM的工作流程模型
5.2.3 ROM的技術方法體系
5.3維護管理域及其結構化研究
5.3.1維護管理域分類
5.3.2維護管理域的結構化
5.3.3維護管理焦點域分析
5.4關鍵失效模式分析(FMECA)
5.5維護需求結構分析
5.5.1維護需求來源與識別
5.5.2維護需求層次及其梯階結構
第六章基於風險的設備維護最佳化模型
6.1基於風險的設備維護相關理論
6.1.1基於風險的維護
6.1.2 ASME/API中的RBI理論
6.1.3歐洲RIMAP項目
6.1.4 RBI/RBM中的最佳化問題
6.2維護策略最佳化建模及其影響因素
6.2.1維護及維護分類
6.2.2維護策略最佳化目標體系
6.2.3維護策略最佳化模型
6.2.4維護建模的影響因素
6.3基於維護成本的風險分配最佳化模型
6.3.1設備風險分配方法
6.3.2可靠性指標的分配
6.3.3基於維護成本的設備風險分配最佳化模型
6.3.4算例與結果分析
第七章設備大修維護最佳化模型
7.1基於風險的完全維護大修最佳化模型
7.1.1維護系統分析的層次與影響圖分析
7.1.2設備大修維護基本模型
7.1.3維護和生產相結合的收益模型
7.1.4基於風險的維護最佳化模型
7.1.5算例與分析
7.2基於風險的不完全維護大修最佳化模型
7.2.1不完全維護大修最佳化基本模型
7.2.2動態維護成本模型
7.2.3基於風險的最佳化模型
7.2.4算例與分析
7.3設備大修與新型更新組合最佳化模型
7.3.1設備維護與新型更新
7.3.2新型更新與維護組合最佳化模型
7.3.3組合最佳化Mc模擬
第八章維護管理系統的維護效能分析與建模
8.1維護效能
8.1.1維護效能的概念
8.1.2維護效能評估的意義
8.1.3維護效能的影響因素分析
8.2維護效能評估
8.2.1維護效能評估的目標和任務
8.2.2評估手段
8.2.3維護效能度量準則
8.2.4故障準則及故障嚴重性估計
8.2.5維護效能分析的流程
8.2.6維護效能評估特點
8.3基於馬爾可夫模型的維護效能分析
8.3.1維護效能分析構架
8.3.2維護效能馬爾可夫模型
8.3.3算例分析
第九章維護管理信息系統
9.1 MMIS平台需求分析
9.2 MMIS平台的總體方案
9.3 MMIS平台實現方法
9.4 MMIS平台實現關鍵技術
9.4.1 MMIS網路資料庫實現技術
9.4.2 MMIS網路安全設計
9.5 MMIS平台體系結構
9.6 MMIS平台功能及操作方式
第十章維護能力評價
10.1 維護能力的含義
10.2 維護能力要素體系構建
10.2.1 維護績效審核
10.2.2 維護能力要素體系
10.3維護能力要素分析
10.3.1線性結構方程分析方法與模型
10.3.2維護能力要素的SEM分析實例
10.4維護能力的評估
10.4.1維護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10.4.2評估模型的構造
10.5設備維護能力評估的套用
10.6維護能力測度的套用研究
10.6.1企業維護系統綜合能力的動態分析
10.6.2企業維護能力的靜態比較
第十一章設備資產管理
11.1設備資產管理(PAM)總體設計
11.1.1 PAM的目標與重要性
11.1.2 PAM總體設計
11.2設備資產管理實施方案
11.2.1PAM實施原則與五大支柱
11.2.2PAM的實施流程與基礎
11.2.3 PAM的實施步驟
11.3綜合績效評價體系
11.3.1建立PAM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的意義與原則
11.3.2 PAM績效定性評價標準
11.3.3 PAM績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11.3.4 PAM績效評價示例
11.4實施建議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科學技術的廣泛套用和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工業企業的自動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設備資產在企業中的數量急劇增加,設備維護人員在企業中的比例也顯著增加,這促使工業企業開始關注設備資產的管理,尤其是設備維護管理。設備維護在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以後,出現了多種不同的維護管理理念和維護方式,包括基於風險維護在內的各種設備維護管理正在受到廣泛的重視。
市場競爭對設備維護的需求
經濟全球化是當前經濟環境的顯著特點,企業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優勢,企業需要不斷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行效率,防範運行風險。作為工業企業的“一個最新領域”,設備維護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經成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當前,企業在生產與運作管理、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而在設備維護管理的改善和提高方面卻很少給予關注。一直以來,設備維護通常被認為是一項增加企業成本的活動,認為維護投入越少越好。事實上,設備維護是減少設備故障和停機損失的關鍵措施,是保持和增加企業利潤的重要保障。通過設備維護管理,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可以降低設備全壽命周期成本,保持和提高企業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