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毒鮋

粗毒鮋

粗毒鮋,Synanceia horrida (Linnaeus, 1766) ,是毒鮋科毒鮋屬的一種暖水性中小型海魚。體長300餘mm。頭寬大凹凸,體粗大,無鱗,具肉突,胸鰭寬大,頭部棘和棱均較粗突,行動滯呆,為一典型的底棲生活魚類,攝食甲殼動物和小魚等。卵生。鰭棘具毒腺,為最猛毒刺毒魚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粗毒鮋
  • 拉丁學名:Synanceia horrida (Linnaeus, 1766)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鮋形目
  • 亞目:鮋亞目
  • :毒鮋科
  • 亞科:毒鮋亞科
  • :毒鮋屬
  • :粗毒鮋
  • 英文名:Estuarine stonefish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中長,粗大,背緣平直,腹緣凹弧形;尾部向後漸狹小;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長約等於尾長;尾柄短,頭寬大,平扁,頭背緣平直,腹緣淺凹弧形。吻中長,寬圓。鼻孔2個,甚小,靠近,距眼近於距吻端。眼小,圓形,突出於頭背。眼間隔寬凸。口中大,直裂。下頜上包,上頜前端凹入,上頜骨直立,後端寬截。上下頜具細牙,犁骨具三角形或新月形牙群,有時消失,齶骨無牙。舌寬厚,游離。鰓孔寬大,上端具卷孔;第四鰓弓後無裂孔。鰓蓋膜左右相連,鰓耙粗短。假鰓發達。
粗毒鮋
無鼻棘。眶前骨下緣具寬大向下骨突。下鰓蓋骨和間鰓蓋骨無棘。頂骨光滑,頂棱外斜,具頂棘和頸棘。唇緣具小須;前鼻孔具皮質短管,後鼻孔具微小短管;鰓蓋骨具寬大皮瓣;間鰓蓋骨下緣具尖小長瓣;體側散布肉質粒突;背鰭、胸鰭和尾鰭散布粒突。
體無鱗,皮厚,散布肉質粒突。側線黏液孔不明顯。胸鰭長大,寬圓,基底下端伸達眼後緣下方,後端幾伸達臀鰭起點上方。腹鰭起點位於胸鰭基底上端下方,較短小,不伸達胸鰭後緣下方,鰭棘長約為第一鰭條,第五鰭條鰭膜連於體壁。
粗毒鮋
尾鰭圓形,長約為頭長,與腹鰭約等長。各鰭鰭條一般均分枝。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大,囊狀。腸較粗,盤曲2次。肝2葉。無鰾,外肌頻寬大,後端具韌帶突起。
體褐色,散布雲狀斑紋。背鰭具多條細狹斜紋,胸鰭滿布圓弧形細紋,尾鰭前部和後部各具3條弧形細紋。

棲息環境

常隱伏於洞穴、礁隙和海藻間或埋於沙中伏襲食物或以棘刺禦敵。

分布範圍

我國見於南海。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大洋洲印度紅海非洲南部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