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葉小檗(原變種)

粉葉小檗(原變種)

常綠灌木,高1-2米。枝圓柱形,棕灰色或棕黃色,被黑色疣點;莖刺粗壯,三分叉,長2-3.5厘米,腹面具槽或扁平,與枝同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粉葉小檗(原變種)
  • 拉丁學名:Berberis pruinosa Franch. var. pruinos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毛茛目 Ranales
  • 小檗科Berberidaceae
  • :小檗屬Berberis
  • :粉葉小檗 Berberis pruinosa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米。枝圓柱形,棕灰色或棕黃色,被黑色疣點;莖刺粗壯,三分叉,長2-3.5厘米,腹面具槽或扁平,與枝同色。葉硬革質,橢圓形,倒卵形,少有橢圓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鈍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亮黃綠色或灰綠色,中脈扁平,側脈微隆起,背面被白粉或無白粉,中脈明顯隆起,側脈微顯,兩面網脈不顯,葉緣微向背面反卷或平展,通常具1-6刺鋸齒或刺齒,偶有全緣或多達8-9刺齒;近無柄。花(8-)10-20朵簇生;花梗長10-20毫米,纖細;小苞片披針形,長約2毫米,先端漸尖;萼片2輪,外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圓,內萼片倒卵形,長約6.5毫米,寬約5毫米,先端圓形;花瓣倒卵形,長約7毫米,寬4-5毫米,先端深缺裂,基部縊縮呈爪,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長約6毫米,藥隔先端近平截;胚珠2-3枚。漿果橢圓形或近球形,長6-7毫米,直徑4-5毫米,頂端通常無宿存花柱,有時具短宿存花柱,密被或微被白粉;含種子2枚。花期3-4月,果期6-8月。
此種在葉形、大小、葉緣刺齒數目、背面被白粉程度、花梗長度和粗細以及漿果被白粉程度均有較大變異。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1800-4000米的灌叢中,高山櫟林、雲杉林緣、路邊或針葉林下。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西藏。

主要價值

根富含小檗鹼,多用為提取原料,供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痢的功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