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春秋(紀錄片)

粉墨春秋(紀錄片)

《粉墨春秋》是迄今為止國內首部反映京劇藝術的大型紀錄片,本片通過大量採訪和資料考證展現了自徽班進京以來京劇與人民生活的密切關係。片中紀事歷史跨度近200年,不僅僅是對京劇藝術的單純探討,更是立足於深度展現時代變遷中人民的生活狀態。京劇作為貫穿全片的線索,將改朝換代、戰亂災害以及各種政治風雲串聯成一部生活史。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頭百姓,各種風雲人物將在片中粉墨登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粉墨春秋
  • 類型:京劇大型紀錄片
  • 集數:26集
  • 地區揚州
主創團隊,劇情梗概,

主創團隊

總導演:蔣樾、段錦川
片頭設計、動畫設計:於少非、武衛
導演:汝盛、陳艷
片頭作曲:馬宏波
策劃:賈志傑、王墨、康健寧
動畫製作:艾琳、柴金、張博、馬馳、江海威、紀佳彤、趙姍姍
統籌:孫曉侃、董元勇
技術合成:王洪謙
調研:於雋、周鋼
製片主任:王雲
旁白:楊大林
製片人、監製:張元
攝影:王曉峰、陳敏
出品人:管仲連
鳴謝:中國戲曲學院、台灣音樂人張信哲

劇情梗概

第一集跟著徽商闖天下
本集是開篇,故事從明清鹽商聚集之地揚州說起,講述京劇的前身徽班是如何跟著徽商行走江湖的故事。1790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為給乾隆祝壽,特命徽商江鶴亭組班,於是三慶班得以第一個進京,緊接著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紛紛入京,引起了京師的轟動,由此拉開了京劇從民間走入殿堂的序幕。
第二集 名揚紫禁城
同光十三絕三鼎甲程長庚在臨死前對譚鑫培說:你以後會大紅大紫,你的嗓音圓潤甜美,是靡靡之音,不過靡靡之音唱多了是會亡國的。後來老譚進宮演唱,與慈禧成為好友。藝人們進宮當差,回到民間更是身價百倍,因此老譚等人有了“內廷供奉”的尊稱。
第三集:同唱一首歌
清亡國後,各路軍閥混戰,炮轟與槍聲也蓋不過一個聲音,那就是京劇的唱腔。京劇像滿地野草般在全國蔓延。到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京劇界出現了以梅、楊、余“三傑”為代表的鼎盛時期,連拉車的、飯店跑堂的都以能哼出兩句西皮二黃為榮,大有全國同唱一齣戲的局面。
第四集:堂會的故事
堂會戲是民末到1949年之間盛行的演劇形式。堂會折射出了上流社會的種種生活方式。民國堂會風氣開先河者是梁啓超,為其父祝壽花費400大洋,連袁世凱聽了都咂舌說好闊。中國戲曲史上最大的一次堂會戲是發生在上海,1931年,上海大亨杜月笙浦東老家的祠堂落成,各地的藝人紛紛趕來祝賀,演繹了一場京劇界空前絕後的大聚會。但令杜月笙遺憾的是,伶界名聲顯赫的余叔岩託病沒來。
第五集 打戲(上)
第六集 打戲(中)
第七集 打戲(下)
舊社會的學戲被稱為“打戲”。
進科班的第一道程式叫“寫字兒”,相當於跟科班簽下了賣身契,所謂“打死上吊投河覓井概不負責”。即便是那些當年聲名顯赫的角兒也都是被科班裡的師傅打出來的。
曾坐科富連成社、榮春社、稽古社等私人科班的老藝人們至今仍對“七年大獄”一樣的科班生活耿耿於懷,而正是這樣的打戲生涯造就了一個中國戲曲名角輩出的時代。
隨著時代的變遷,學藝於新式科班中華戲曲專科學校里的藝人們,已經不用再以寫字畫押來賣身餬口,不必挨打也一樣可以登台唱戲了。
第八集 邊走邊唱(上)
第九集 邊走邊唱(下)
京劇界有句行話,北京坐科、天津唱紅、上海掙錢。本集著重描述京角兒們跑天津、攻上海
拜碼頭、打頭炮、賺大錢、唱天下的故事。
第十集:花哨的舞台
在 上個世紀初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傳統京劇經歷了一場既尷尬而又身不由己的改良。藝人們爭演時事新戲,頭天發生的新聞,第二天就能在舞台上看到;京劇演員們身著當代服裝,和著西洋的樂器,卻不得不繼續操著傳統的梨園唱腔。
隨著西方先進技術傳入中國,全國人民愛上了科技。梨園行順應潮流,將聲光電化的手段引入到京劇舞台上,於是機關布景風靡一時,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在京劇《天河配》的演出中,運用水池、燈光、紗幕等手段,讓仙女們似裸非裸,令當時的觀眾垂涎不已。
這一切構成了當時頗為花哨的京劇舞台,很多老戲迷和老藝人對此仍然記憶猶新。
第十一集:魯迅與梅蘭芳
1933年初,英國戲劇家蕭伯納來華,引出了魯迅梅蘭芳的一段恩怨。本集通過他們倆人的故事,展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對京劇的發難。
第十二集 捧角兒的和追隨者
上個世紀30年代前後,在京津滬等地的茶園戲館裡,出現捧角的風氣。捧角者各階層都有,上至總統,下至百姓。有官捧、民捧、還有捧角集團,當時聲勢最大的要數專捧梅蘭芳的“梅黨”。
第十三集:打擂
打擂就是京劇流派之間的叫板,主要是比藝賺錢爭觀眾,有的藝人甚至累到吐血。最著名的打擂幾乎都發生在上海,海派與京派的暗自叫勁兒、海派之間的打擂、梅蘭芳程硯秋的打擂、戲院與戲院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及報社對流派的筆戰和觀眾的場下之爭,都構成了打擂的精彩故事。
第十四集:余叔岩家的小院
余叔岩是京劇界的頂級人物,他住在北京椿樹條胡同,這一帶居住著不少京劇名人,四大名旦就有兩個住在這裡。余叔岩白天睡覺,晚上起床,和親朋吃飯後開始吊嗓唱戲,余家的院子成了名流賢士的聚集地,象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每晚必到。而余宅門外的胡同里也是人頭攢動,余迷聚集,搶占最好的位置聽蹭,而在這些聽蹭的人裡邊,就蹲著後來鼎鼎有名的楊寶森。有專家說,自從余叔岩死後,京劇就開始衰亡了。
第十五集 “冬皇”孟小冬(上)
第十六集 “冬皇”孟小冬(下)
余叔岩到晚年才收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就是被當時捧角兒者奉為“冬皇”的孟小冬
在今天的梨園界,孟小冬是一個人們既想說又不願意提的人物。因為作為一個女藝人,她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哀傷。
人們最不願提的是她和伶界大王梅蘭芳的這段愛情往事。倆人從相識、戀愛、同居、到分手,甚至引發了一起轟動京城的槍殺事件 。
孟小冬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隨上海大亨杜月笙一家去了香港,並在香港嫁給了杜月笙,正應了她離開梅蘭芳時說的一句話:我要么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腳滿城亂顫的人。
1977年,“冬皇”孟小冬客死台灣,享年77歲。
第十七集:梨園美女考
梨園行里的女藝人向來低人一等,在眾多女藝人之中,稍有姿色又才藝俱佳的,便成為有錢有勢者垂涎的對象,箇中滋味往往不足為外人道
從上個世紀20年代被人稱為天下第一美女的陸素娟,到至今尚在人世已然90餘歲高齡的新艷秋,幾個當年被人們評頭品足的女伶,幾段當年鬧得滿城風雨的故事,多少讓人體會到了一些寄身梨園的女藝人們不為人知的辛酸之處。
第十八集 跟包與龍套(上)
第十九集 跟包與龍套(下)
在京劇的舞台上風光無限的角兒們,身邊總會有這樣一批人,專門負責端茶倒水前後照應,他們既熟悉名角兒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是許多梨園逸聞的第一位見證人,這樣的人被稱為跟包的。
另外一批不起眼的人物,一輩子都只是在舞台上轉個圈,喊一聲就下台了,沒有供人們記住的名字,沒有固定的舞台,這樣的人被稱為龍套。跟包和龍套,雖然大都是默默無聞,但是,他們是京劇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角兒們身邊,不可缺少的和不能不說的一部分。
第二十集 戲院滄桑(上)
第二十一集 戲院滄桑(下)
在過去北京、上海和天津紅燈區里,曾有過大大小小的戲院,在上個世紀的前半葉,伴隨著京劇的空前繁榮,這些戲院都曾經夜夜笙歌,風光無限。而圍繞著戲院和妓院而進行的夜生活,往往是經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印象至為深刻的一段回憶。
依賴著商業繁榮市面太平而生存的戲院,又是動盪年代裡最為脆弱的部分,它們直接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是一張張最為生動的面孔。北京就有一句老話,叫“大柵欄的興衰關係京師之盛衰”。
如今,在京津滬的老城中,那些當年盛極一時的戲園子,都已經或拆或改,大部分都不見了當年的舊貌,換過了時代的新顏。
第二十二集 時代與藝人(上)
第二十三集 時代與藝人(中)
第二十四集 時代與藝人(下)
從皇帝駕崩藝人紛紛改行到改朝換代藝人無奈逃散,時代的變遷對藝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解放前後,百姓生活誠惶誠恐,戲院茶樓更是門庭冷落,很多藝人選擇了出走他鄉。背負著漢奸罪名的馬連良等遠赴香港,在說廣東話和英語的地方演戲賺錢。
在下九流的排行中,戲子是第八,排在妓女之後,小一輩,因此得管妓女叫姨。1949年7月28日,第一屆文代會在京召開,藝人們被稱為了文藝工作者。緊接著藝人們都參加了改人改戲的運動,大批舊戲被禁演,集體所有制的劇團開始成立,名角們放棄了拿包銀的習慣。藝人們感慨:真是換了人間。
1951年,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毛澤東為建院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1956年,北京成立了京劇工作者聯合會,這之後,又有了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觀摩調演年年有。1958年,京劇界喊出了一年要排三百個戲,其中二百革命現代戲。《蘆盪火種》《紅燈記》、《白毛女》、《海瑞罷官》紛紛登台,連馬連良這樣的大腕都只能在《杜鵑山》中跑個大龍套。1959年,梅蘭芳排出了《穆桂英掛帥》。
1958年,程硯秋因心臟病死於北京醫院。1961年,梅蘭芳因心臟病死於北京阜外醫院。1968年,荀慧生因被鬥引發心臟病,死於北大醫院。尚小雲1975年從西安回到北京,借住在弟子吳素秋安排的房子,1976春,因心臟病死於北京。1966年12月31日,馬連良端著一碗麵條摔於中和戲院食堂的台階下,三天后,死於心臟病。隨著名伶們的故去,中國戲曲“角”的時代就結束了。
第二十五級旋轉的音調
光緒末年,百代公司第一期鑽石唱片在北京開錄京劇,錄音的老生有譚鑫培等。百代唱片公司的第一批唱片很快就風行一時,大批名伶也踴躍灌片。1921年左右,唱機開始從富豪之家走向社會,再後來又有了電台和收音機。1931年,四大名旦合灌了《五花洞》,當時還為誰先唱誰後唱發生了爭執。
第二十六集:但留歌舞在人間
“角”們雖然去了,所幸的是在一些膠片上還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本集將通過對早期戲曲影片的尋訪,講述膠片上的京劇。膠片上的京劇最輝煌的時期,就是樣板戲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