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阿爾博姆

米奇·阿爾博姆

米奇·阿爾博姆(1959—),美國專欄作家,電台主持,電視評論員,慈善活動家。主要作品有《相約星期二》等。

米奇·阿爾博姆1958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並在費城度過了大部分青年時代。1979年,他畢業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的布蘭戴斯大學,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1995年,他開始為《相約星期二》一書收集資料,該書記錄了每周的星期二他和莫里在莫里家裡關於生命意義的種種討論。進入21世紀後,先後出版《一日重生》、《時光守護者》等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奇·阿爾博姆
  • 外文名:Mitch Albom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新澤西州
  • 出生日期:1959年
  • 職業:電台主持、作家
  • 畢業院校布蘭代斯大學
  • 代表作品:《相約星期二》《一日重生》《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創作特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8年,米奇·阿爾博姆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並在費城度過了大部分青年時代。
米奇·阿爾博姆
1979年,他畢業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的布蘭戴斯大學,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在學期間,阿爾博姆有幸師從莫里·施瓦茨先生,即《相約星期二》一書的主角。
1982年,阿爾博姆從紐約州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他曾經是一名業餘拳擊手,還想到夜總會當個音樂家,但都沒如願。此後他成了一名體育記者,專門為《費城觀察家報》和《底特律自由報》這類報刊撰稿。《底特律自由報》從1985年開始聘用他,直到1995年阿爾博姆與莫里重逢。阿爾博姆也有自己的廣播節目,在全美聯播,叫《阿爾博姆周一體育》。
1995年,他開始為《相約星期二》一書收集資料,該書記錄了每周的星期二他和莫里在莫里家裡關於生命意義的種種討論。阿爾搏姆希望該書的稿酬能用來支付莫里高昂的醫藥費。《相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文字,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100萬冊。
2003年,阿爾博姆六年磨一劍的小說《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自問世以來,這部作品連續占據美國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前五位,累計已超過40周,售出800萬冊,成為當年惟一有能力在排行榜上與《達文西密碼》叫板的作品。
米奇·阿爾博姆
2006年10月,阿爾博姆推出小說《一日重生(For One More Day)》。
2010年8月,米奇·阿爾博姆又推出小說《來一點信仰》,在《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一日重生》等兩部虛構類小說之後,時隔三年後回歸非虛構類小說領域。
2015年,推出小說《天堂來的第一個電話》。

主要作品

出版年中文名體裁英文名
1995年
《相約星期二》
紀實文學
Tuesdays With Morrie
2003年
小說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2006年
《一日重生》
小說
For One More Day
2010年
《來一點信仰》
小說
Have a Little Faith
2012年
《時光守護者》
小說
the time keeper
2015年
《天堂來的第一個電話》
小說
the first fhone call from heaven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阿爾博姆的幾乎每本書都是直問生死,都是從老者、垂死者、死者的角度出發。跟老者談論人生和抉擇(《來一點信仰》、《相約星期二》),讓他們在垂死中獲得救贖(《一日重生》),讓死者的靈魂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從而獲得安寧(《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這樣的直面生死直接觸動讀者的內心世界,幫助讀者走出困境,領悟人生的本質。救贖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義之一,是西方文學藝術作品重要的創作主題之一。
米奇·阿爾博姆
阿爾博姆擅長通過死亡的角度闡釋生的意義。余秋雨在《相約星期二》中文版序言中感悟道:“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是一個充滿哲理的審美現場。”事實上,自《相約星期二》開始直至最新著作《來一點信仰》(2012),故事或以死亡開端,或以死亡結束,雖如此,讀者閱讀時卻不覺驚悚恐俱,相反陣陣暖流不時湧上心頭,掩卷倍感溫馨與慰藉。在當前科學和理性至上、物質追求第一的時代,信仰缺失似乎是東西方人共同的精神困境。阿爾博姆的作品讓人直面空虛躁動的靈魂,重新審視人生的真諦。
縱觀阿爾博姆三部代表作品,其中正貫穿著這樣的敘事主題:死亡、生命的價值、愛與救贖。主題之間相互關聯:藉助死亡診釋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在於愛與奉獻;心靈救贖能讓人超越死亡,實現生命在形而上意義上的不朽和永生。“如果死是結束,那么生就是開始。所以學會死亡,就是學會生活。”阿爾博姆作品中對死亡的關注是為了凸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阿爾博姆的虛構小說通常籠罩著神秘的魔幻色彩,在這層虛幻的表層之下蘊含著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的哲學智慧、深沉的人文關懷及對生命本源和死亡價值的探索。

藝術特色

阿爾博姆作品的文本構思、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命運安排等方面,都明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來一點信仰》和《一日重生》的故事敘述模式都暗合了從“原罪”走向“救贖”的《聖經》之內在結構。根據《聖經·創世紀》記載,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旨意、偷食禁果而犯下罪行,導致人類世世代代都具有這種不可磨滅的原罪。除原罪外還有人類違背上帝意志而犯下的種種本罪,人類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穌基督的救贖。基督教徒認為人靠自己找尋不到終極的真理、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歸屬,只有依靠上帝和耶穌基督的啟示,人才能徹悟才能回歸上帝的懷抱。阿爾博姆顯然受到原罪與救贖基督文化的薰陶,大部分作品都採用了“神人互動”的敘事模式。小說場景通常隨情節發展而不停變幻,但主要人物一直保持著類似拯救者(神,上帝,上帝的化身)和被拯救者(人)的關係。死亡降臨時,神通過化身(通常是與主人公相關的世間人)以直接講授或帶領瀕死者回顧人生等方式予以教化拯救,最終使後者頓悟生命的意義,或心結釋懷,平靜死去或重返人世,積極生活。米奇事業有成但精神困惑階段遇到恩師莫里,愛迪在天堂里遇到的五個啟迪者,查理自殺昏迷之際看到了死去已久的母親,亨利驚恐絕望之夜對上帝的呼喚祈禱,均可視作上帝通過化身(有形或者無形)對陷入罪惡泥潭的人類實施救贖。
這種“神人互動”的敘事結構凸顯了作品的死亡與救贖主題,強烈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世界,給讀者以啟迪和希望。

人物評價

“阿爾博姆對於人生的感悟,如同一粒生生不息的種子,自《相約星期二》萌生,於《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中劃出了一道悠長的弧線,落到《一日重生》,便穩穩地紮下根來。土壤是世態人心,根是愛。”(作家畢淑敏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