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趣

節趣

本書記敘了中國八大傳統節日中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和故事,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民族的歷史風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基本介紹

  • 書名:節趣
  • 作者:蓋國梁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頁數:213頁
  • 開本:16
  • 品牌:學林出版社
  • 外文名:Explo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China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860755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節趣》編輯推薦: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這八大節日,是我國人民最為熟悉的傳統民俗節日。《節趣》中的這些饒有趣味的風俗和故事,褒貶人們關注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傳播生活的甘苦悲歡,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動情而感人,所以經乾百年而流傳,為人們所喜聞樂道,歷久而彌新。

圖書目錄

前言Preface
春 節 spring Festival
春節的稱呼是怎么來的
灶王爺與吉凶禍福
掃塵的故事
回家團圓
貼春聯換鬥神
畫雞和剪窗花
從年畫到掛曆
倒貼福字
中國結
吃年夜飯
除夕守歲和爆竹的由來
拜天地祭祖先
孩子們盼望壓歲錢
口彩與忌諱
開門炮仗滿堂紅
恭喜發財
送窮
春節穿唐裝
元宵Yuanxiao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
正月十五鬧元宵
元宵張燈的來歷
元宵點燈的民間傳說
照田蠶火把節鬧花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
元宵娛樂節目
耍龍燈
舞獅子
踩高蹺
劃旱船
猜燈謎
元宵軼聞趣事
吃元宵
清明(暨寒食)Qjngming Festival and Cold Food Day
清明要從寒食說起
插柳戴柳
寒食活動延續到清明
寒食賜火
清明掃墓
踏青
盪鞦韆
放風箏
鬥雞
吃蛋畫蛋雕蛋
青團
端午Duanwu Festival
端午話屈原
龍舟競渡
賽龍船伍子胥曹娥碑
賽龍舟起源說
屈原情殺之謎
端午風俗
天中五瑞
辟邪除疾
鐘馗
端午佩戴香袋
七 夕Double—Seventh Festival
牛郎和織女
原先的故事
千古絕唱
花式多樣的乞巧活動
天河配長生殿
讀書人祭拜魁星爺
中 秋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的來歷
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宮
宋代的中秋夜
元朝中秋造反
祭月
兒童祭拜兔兒爺
月餅
為何中秋吃糖芋艿
望月 團圓
吳剛伐桂
嫦娥奔月
重陽Chongyang Festival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的別稱
插茱萸
登高
桓景剌瘟魔的故事
飲菊花酒
賞菊
重陽糕
重陽健身
敬老節
臘八(暨冬至)Laba Festival and the Winter Solstice
何謂臘八
臘八粥
臘八為何要吃臘八粥
冬至大如年
數九
九九消寒圖
臘鼓和迎春
附錄Appendix
後記Postscript

後記

我國的傳統節日己都有千百年的歷史,長期形成的風尚與習俗是多方面的。這裡著重介紹了八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和主要社會風俗。傳統的節目還有很多,如正月二十五,填倉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節;四月初八,牛王誕;六月六,請姑姑;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等等。還有不少傳統節目,在古代時很盛行,流傳到今天,有的己漸趨淡化,有的己僅是遺存在部分地區沿傳。
如花朝節,早先曾流行於華北、華東、中南等地。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問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游賞。”《清嘉錄》說,蘇州一帶,人們還去花神廟“擊牲獻樂,以祝仙誕”。《翰墨記》稱:“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各地節期並不一致。至今,花朝節還在壯族和白族中流傳。壯族又稱花朝節為“百花仙子節”,時在農曆二月初二。白族的花朝節流行於雲南大理一帶,於每年農曆二月十四日舉行。近年,花朝節於漢族各地又有興起之象。
如雙蝶節,主要流行於江蘇宜興地區。時間在農曆三月初一,其來歷源於梁山伯與祝英台殉情化蝶的傳說。
如上巳節,在古時是一個較重要的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其主要習俗就是臨水祓禊,以期消災祛邪。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曾詳細地記敘了他和朋友於上巳節在水邊宴飲的盛況,留下了有名的“曲水流觴”的故事。與三月上巳“春禊”相對的,還有一個節日,即七月十四日的“秋禊”,人們於這天也要臨水舉行祓禊儀式的活動。
再如天貺節,時為農曆六月六日,是宋真宗為掩飾“澶淵之盟”議和之辱,假託天賜祥瑞而設的一個節日,僅盛於真宗一朝;但以後卻流傳下了曝書曬衣的習俗。
又如寒衣節,是我國北方民間一個傳統節日,時在農曆十月初一。其來歷相傳同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長城的傳說有關。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在節日風俗上,除了一般人熟悉的火把節、潑水節等節日外,各兄弟民族豐富多樣的節日,可說是色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
這些眾多的傳統節日,反映了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風尚與習俗;它包括了人們的宗教信仰、傳統禮儀、迷信禁忌、物質生產與日常生活的傳承習慣,在社會生活中有牢固的基礎;它又為每個人的一生所反覆經歷。其中不少風俗,總結了民眾生活中某些經驗,往往含有某些積極意義。如不忘先人貢獻,追懷歷史功績,紀念傑出人物,祝願生活幸福,進行社會交往,以及文化娛樂活動等等;但也有一些反映了舊的傳統意識。在科學進步,新思想、新文化傳播的新時代,情況已有所改變。節日風俗以及伴隨而產生的傳說故事,也和社會中其他一切事物一樣,不斷地發展著,演變著,只不過習俗這種強大的勢力,惰性很強,變化相對比較緩慢而己。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創建高度精神文明的新世紀,改造舊風俗,改變舊習慣,不可不注意傳統的風尚習俗,不可不研究伴隨著這些風尚習俗而產生的大量社會掌故,不可不考察這些習俗和傳說故事所反映的豐富的社會內容,任務尚很艱難。
我們今天的社會是從昨天和前天發展過來的,不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不了解人類的歷史,就不可能深刻地認識今天的社會性質和今後的發展趨勢。風俗和傳說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它能從不同的生活側面折射出我們民族的傳統道德和傳統觀念,為改造舊的文化傳統,建設和繁榮新時代新文化服務。這些節日風俗掌故,既可作為文學讀物,增長社會知識:也可使作家、詩人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找尋創作加工的素材。
但願本書能為琳琅的文化世界增添一束鮮花,對豐富我們的民族文學,加上一點色澤。本人竭誠地祈望行家和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蓋國梁

序言

古人云:“入國而問俗。”風俗是一個迷人的世界。
節日風俗是這個迷人世界中的異卉奇葩。它以奇異的靚姿和獨特的風貌展現在人們面前,形成了一座色彩繽紛的大花園。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這八大節日,是我國人民最為熟悉的傳統民俗節目。這些傳統節日和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中,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和故事,有無數奇妙風趣的習俗和逸聞。幾乎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個甚至多個起源故事,並且因節日風俗的盛行而廣為流傳,節日風俗也因故事的影響而根深蒂固,有時令人難以分辨到底是先有故事後有風俗,還是先有風俗爾後才有故事附會的。這些饒有趣味的風俗和故事,褒貶人們關注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傳播生活的甘苦悲歡,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動隋而感人,所以經千百年而流傳,為人們所喜聞樂道,歷久而彌新。
節日風俗是展現一個民族文化的視窗。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閃民族之光於眼前,寓社會人生於瞬間。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著民族的歷史風貌和社會生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在節令歲時之中,存歷史演變之跡。這其間,黎民百姓,歌哭於斯,作息於斯,蕃衍於斯,生死於斯,包含著廣闊深厚的生活經驗、文化內容。隨著人類社會的嬗遞演進,節日風俗也在不斷地變化發展。
中國人民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創造了無數光輝業績。在其間,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和美德,產生了不少精妙動人的民間風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底蘊,不僅存在於“縹緗捲軸”之間,還更豐富、更迷人地深深紮根於神州大地的“鄉風土俗”之中。而這點常易為人所忽視。忽視的緣因,是它太神奇而又太平凡,於是人們如居匡廬,日處其中,習而與之化;轉而只見其“平凡”,而忘其神奇。歡度歲時節令,是每年都要反覆進行的傳統節日活動。節日期間豐富多彩的習俗風尚,人們的衣食住行,民族的傳統藝術,民間的宗教信仰,以及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人際之間的各種情感,都會得到充分的展現,構成一幅幅濃縮的社會生活場景。中華民族的文化深層結構即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倫理道德、行為規範、審美情趣等在歲時節令中均得到突出集中的表現。在節日風俗中貫穿著一條脈絡,即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鑒善惡,凝聚著歷代人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嚮往。
對既有當代意識又有“尋根”意識的新一代讀者,節日風俗猶如一座具有奇特引力的豐富寶庫,又像是一座充滿疑問的龐大迷宮,當我們徜徉在這個絢麗多彩的領域,擷取先人文明的智慧花朵時,我們既不能囿於古民俗的陳舊窠臼,也不能陶醉在古文化的隔世桃源。新的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視角,這就是必須把節日風俗作為一項文化學科來探究。現代社會生活中芸芸眾生的世態民情,其中的蛛絲馬跡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任何現代民俗,都可以從古老的風俗中找到它的基因。況且節日風俗之中,有善有陋,善者宜保存之,發揚之;陋者宜剔除之,改變之。取捨之際,當因勢利導,保存發揚其善者,為民族傳統之繼承;剔除改變其陋者,為民族健康之前進:兩者至宜並重。
歷史的長河是望不到盡頭的,時代要前進,科學要發展,文明要進化,社會要變遷;但不管怎么進展變化,中華民族的根本質體與精神是不會變的。以此之故,後人要領略民族的神韻,才能夠更為愛惜自己民族的極其寶貴的文化財富。本書正是為此而作的努力。
當您與大家一同歡度節日或與大家一樣在節日來臨之前為著節日準備而忙碌時,您一定會發現,人們都喜歡過節,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有那么一份溫馨,都在默默地追求著自己的祈望。於此,作者以誠摯的心意由衷地祝願:本書能為您增添節日的歡快。
蓋國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