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外生枝(成語)

節外生枝(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節外生枝,亦作“ 節上生枝 ”。枝節處又生出杈枝。比喻問題旁出,事外復生事端。語出 宋 朱熹 《答胡季隨書》:“ 伯壽 下一見字,已是有病, 季隨 又更節上生枝,更不復以純熟自期。”茅盾《子夜》十:“他萬萬料不到勸誘 杜竹齋 做公債不成,卻反節外生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節外生枝
  • 外文名:New problems crop up unexpectedly.;bring u...
  • 注音:jié wài shēng zhī
  • 釋義: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
讀音,解釋,近義詞,反義詞,歇後語,用法,出處,示例,典故,

讀音

jié wài shēng zhī

解釋

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定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近義詞

橫生枝節、節上生枝

反義詞

一帆風順

歇後語

一堂官司兩堂審;十一個手指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出處

宋·朱熹《答呂方子約(九月十三日)》:“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

示例

兀的是閒言語甚意思,他怎肯道~。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元·高茂卿《兒女團圓》第四折:“莫怪他泥中隱刺,他不曾道節外生枝。”

典故

宋代理學家朱熹,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講學和著書,他認為讀書要從文章的思想內容、邏輯推理上去讀,不要管別的問題,呂祖謙的弟弟呂子約不同意這種觀點,朱熹認為讀書不要左遮右攔,沒必要去多惹一些麻煩,以免節外生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