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如何適應時代變革

管理教育如何適應時代變革——中外知名商學院和管理學院院長談管理教育創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理教育如何適應時代變革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變革時代。在全球範圍之內,我們正在經歷全球化的快速深化,技術對人類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新的挑戰、新的形勢要求新的管理教育及管理實踐。
那么,管理教育應該怎樣在現實浪潮中創新前行?這引發了國際範圍內的思考。近日,國內外頂尖商學院的“掌門人”齊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圍繞管理教育改革的新趨勢展開了探討。
管理教育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楊斌:在管理教育上進行創新,這不僅僅會影響商界,同時更能夠影響整個社會。請每一位院長簡短介紹你所關注的管理教育新趨勢。
吉爾菲·蓋瑞特:沃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商學院,有130年歷史。未來,沃頓要先尊重傳承,同時在傳承的基礎上更多地面對挑戰和機遇。大家認為商學院教育主要有兩個趨勢,一個是全球化,另一個是技術。這兩個趨勢符合歷史的進程。上世紀90年代,全球化一直是主題。2000年之後,技術成為主題。從巨觀角度上看全球,企業角色的拓展將會是未來幾年的主題之一。
加思·塞隆納:商學院在過去10到15年間發生了變化。目前商學院所講授的很多課程已經非常標準化,是可以廣泛獲得的,比如說金融、行銷等核心課程。現在,商學院的課程需要進行調整,在套用領域提升附加值,才會有更多價值。這與全球化和技術緊密相關。全球化非常重要,學生越來越全球化,我們要在他們畢業前使他們做好準備。技術則帶給我們越來越大的能力,讓我們能夠做到10年前無法想像的事情。商學院應當關注如何把自身的教育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傳播。現在,課程內容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速度之快讓人難以想像。
另一個會繼續加速的事情是商學院課程內容的改革。線上教育的內容將越來越多,涉及各種各樣的主題。我們要把相關內容向全球傳播。5至10年後,不管你在全球哪個地方,你都能看到一個課程的多個不同版本的講授,一個可能來自本地教授,其餘的可能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教授。這些內容將會被免費獲取,這對教授來說挑戰將會很大。
大衛·施密特雷恩:全球化以及技術意味著進入的門檻會更低,同質性也會更高。這正是一些經管學院以及商學院所關注到的。商學院一直以來希望提供類似的服務,把類似的理念介紹給同樣一批人。線上教育會有體驗式的教學,但更重要的是內容和概念。新穎概念根本性地改變了商學院的基因。比如,我們做的一個阿根廷通脹項目,物價信息來自網路,追蹤各個國家價格的波動,讓學生直觀了解通脹意味著什麼。
錢穎一:清華經管學院也同樣面臨著全球化和技術變化的趨勢。在中國和在清華,我們還有一些特殊的挑戰和問題。一是相對這三所學院,我們學院很年輕,只有30年歷史。清華乃至中國是從1991年起才開辦MBA教育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向前輩學習,而且要快速學習。
二是我們身處中國,具有一些特殊優勢。過去30多年中,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並將成為最大經濟體。所以,我們有著其他國家沒有的機會,我們可以在某些領域有跨越式的發展。去年4月,我們創建清華x-lab,建立一個關於創意、創新、創業的教育平台,為不同學科和不同學院的學生創造一種新的機會。僅僅一年半的時間,這個平台已經入駐400多個團隊項目,其中有100多個項目註冊了公司,獲得融資超過1億人民幣。
另外一個創新就是,清華經管學院從去年開始線上教育的嘗試。目前,在清華大學學堂線上平台上,最受歡迎的一門課就是學院會計系肖星老師的《財務分析與決策》。同時,我們也上線了5門MBA課程。
線上教育給商學院帶來什麼
楊斌:商學院是否有可能在10年或者15年之後消失,或者有重大的改變?你們的大膽預測是什麼?
加思·塞隆納:1999年是網際網路經濟方興未艾的時候,我跟當時的院長建議,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電子商務是什麼,就每周找一些業界的思想領袖介紹一下到底網際網路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當時,很多人說網際網路很重要,但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行業。現在看來,很多行業都被網際網路改變了。
在未來,世界可能會因為科技的發展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會在影響其他行業的同時,影響教育行業。不過,在未來,優秀的教育機構肯定還是會對學生髮揮重大作用,因為世界上非常優秀的學府還是能夠把最優秀的學生吸引過來。學生要想成為最優秀的管理者,還是要通過與教授、同學進行面對面交流才能實現。所以,雖然技術發展了,但面對面的教學不會改變,不過教育內容可能會傳播得更快一些。因此,20年之後我們不僅會存在,而且還會扮演更重要的知識傳播者的角色。
吉爾菲·蓋瑞特:大家最關注的就是線上課程會不會侵蝕你的課堂?我認為不會侵蝕課堂教學。如果規劃得比較好,甚至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到課堂,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全球各地的人才。對於線上教育來說,怎么和商學院的品牌保持一致,很重要。線上教學的質量還包括資源和品牌的匹配。我看到了未來的一些潛在機會,這並不是恐懼,線上教育非常令人振奮。
錢穎一:我想15到20年之後商學院的教育肯定會同現在很不一樣。這還要取決於我們做什麼。面對未來的學生,我們要保持謙遜的心態。目前,我們了解到的都是我們這一代或者下一代的學生。而未來的學生將是“internet native”(網際網路原住民)的一代,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待面對面交流的。他們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仔細觀察一下,現在人們在一起的時候卻在各自看手機。也許人們的DNA正在發生變化。
如何引導學生更多關注創新與創業
楊斌:今天,進入金融以及投行領域的MBA學生比例下降了,他們去了一些諮詢公司或者創業公司。怎么鼓勵學生承擔更多風險,給予非盈利機構或其他領域更多的關注?你們希望你們的MBA學生畢業後走上怎樣的職業生涯?
加思·塞隆納:在斯坦福,我們強調的是要改變人的生活,改變世界。這聽起來好像是商學院做行銷的口號,但是口號背後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斯坦福商學院每年只招收400多名學生,我們希望他們經歷這兩年在斯坦福的學習,最終能夠通過在所在崗位上的貢獻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世界。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他們要在職業生活中發揮影響,而不僅僅是依賴某個公司、某個企業。現在,18%的斯坦福商學院學生會在結束商學院的課程時馬上創業。而在上世紀90年代,這個數字僅僅是個位數的百分比。
一般來說,在商學院讀書的人,可能有兩年時間沒有辦法賺錢,還要背付一些因學費而產生的債務。但是他們還是勇於創業。從學生出路的這點來說,我們看到已經有一些變化。
另外,雖然我們的畢業生當中仍然有1/4進入金融行業,比例跟以往差不多,但是他們所進入的領域與以往不一樣,比如更多地進入對沖基金或者風險投資,而不像以往一樣一窩蜂地進入投行。他們用學費的資本去換不同的風險,然後用不同的風險對世界做出貢獻,發揮影響。我必須說,這些新一代的商學院畢業生,他們勇於承擔創業的風險,很了不起。
吉爾菲·蓋瑞特:在沃頓商學院,MBA課程與本科課程有不一樣的構成。很多到沃頓商學院讀書的MBA,關注得更多的是創新,而且是金融方面的一些創新。沃頓一直強調創業和金融,但是現在關注創業的人可能比想學金融的人更多。還有很多人希望兩者都實現,要做金融方面的創新與創業。他們通過房地產方面的金融創新或者是對沖基金的創新,實現了這樣的承諾。現在,年輕學生對生活的觀感影響著他們的決策。
可以說,這些年輕學生是在facebook(美國一個社交網站)當中長大的,他們見證了扎克伯格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功。這意味著如果你有很好的點子就可以讓它發揮無限的力量。創業的時候要有社會目標,應該把目標放得更崇高一些。
錢穎一:在清華,我們看到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關注創新和創業,越來越多的學生想創業,希望能夠建立起自己的企業。特別是在清華x-lab當中的學生,更是如此。不過,也要注意到,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金融行業還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很多學生還是很希望能夠進入金融界,不管是投行、風投或私募基金。已開發國家在過去幾年中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但是在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相對滯後,中國的金融行業仍然需要大量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