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舌線

箕舌線

定圓x2+y2-ay=0上一定點O(0,0)作任意直線,分別交直線y=a於A點,交圓於Q點;過Q、A分別作x,y軸的平行線相交於P點,則P點的軌跡稱為箕舌線(witch)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箕舌線
  • 外文名:Witch/versiera
  • 屬性:平面曲線的一種
  • 所屬學科:數學
  • 所屬問題:平面解析幾何(平面曲線)
  • 別名:阿涅西箕舌線
定義,箕舌線的方程,相關性質,起源,

定義

過原點的動直線交定圓
於P點,交直線
點,過
分別作
軸和
軸的平行線交於M點,則M點的軌跡叫做箕舌線
圖1圖1

箕舌線的方程

箕舌線的方程是:

相關性質

設定圓直徑為
,箕舌線有漸近線
,曲線與漸近線之間的面積為
,極大點為
,在該點的曲率半徑
。有拐點
,在這兩點處的切線斜率分別為
。過曲線上任一點M作
交圓於P,則有
。女數學家阿涅西(M.G.Agnesi)對箕舌線作了詳細的研究,故又稱箕舌線為阿涅西箕舌線費馬(P.deFermat)和格蘭迪(G.Grandi)早已知道這種曲線。
圖2圖2

起源

“阿涅西箕舌線”的名字來源於瑪麗亞·阿涅西(1718-1799),這是一位極有天賦的義大利數學家,1748年她的一篇關於微積分和解析幾何的長文發表在《分析講義》上(崔西戴爾(C.Truesdell),1989)。她討論了這個曲線及其一些數學特性,並稱它為“la Versiera”,義大利語意指“巫婆”或“女妖”。但是阿涅西不是第一個使用“Versiera”這個詞語的人,蓋多·格蘭迪(1671-1743)在1718年已經使用過該術語,在說明一個來源於“seni versi”,即正矢(譯者註:即為函式
)的曲線時,模仿拉丁單詞“Versoria”而稱之為“Versiera”(勞瑞(G.Loria),1930,PP.93-99)。然而一些人解釋“Versoria”就是正矢,那時字典里唯一與“Versoria”相關的解釋是“旋轉或扭曲”。由於“Versiera”不是義大利語中的“Versoria”,而是“avversario”的陰性詞,有時用來表示惡魔,因此格蘭迪也許在玩一個文字遊戲。或者由於義大利單詞“seno”是胸部的意思,與正弦一樣,也許他綜合考慮了其他問題。格蘭迪對柯西密度的構建非常簡單,可以輕鬆用來提高這個曲線現代素描的質量(圖3)。牛頓在1718年之前已經給出相同的圖解,但是直到1799年才被印刷出版。
圖3圖3
圖3 蓋多·格蘭迪1718年對該曲線的構建變成了柯西分布。當K從
變至
時,點C的變動軌跡描繪出該曲線,其中點C處的角度保持為直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